正文 格裏米內利:長笛是我一生唯一的樂器(1 / 2)

格裏米內利:長笛是我一生唯一的樂器

訪談

作者:胡越菲

安德烈·格裏米內利(A nd rea Griminelli)十一歲開始跟隨兩位傳奇長笛手郎帕爾和詹姆斯·高威學習長笛,高威盛讚他“也許是最傑出的長笛演奏家,在未來很多年都會站在音樂界的前沿”。雖然在十五歲左右時,他發現長笛在吸引女孩方麵沒有什麼幫助,於是自學了一段時間“更加浪漫”的吉他;不過,在有了未婚妻之後,他就不再玩吉他了,因為覺得“沒必要了,吉他隻是用來取悅女孩子的”。格裏米內利認為,“如果你想在某個領域做到最好,你必須隻選擇一樣東西,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專業性的成功”。格裏米內利的選擇無疑是長笛,“我對這件樂器非常嚴肅認真。我隻吹長笛,它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最重要的樂器”。

隨後,格裏米內利就讀於巴黎音樂學院,在意大利斯特雷薩(Stresa)和亞曆山德裏亞(Alessandria)獲得過多次音樂比賽的冠軍。1984 年,剛剛二十歲出頭的格裏米內利收到盧奇亞諾·帕瓦羅蒂的邀請,參演著名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音樂會。那次經曆對格裏米內利的職業生涯來說至關重要,“對於一個年輕的學生來說,能參與到這樣的一場音樂會中去,而且是以獨奏的身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以那次邀演為契機,兩位音樂家開啟了之後兩百多場音樂會的合作,包括1990 年的倫敦海德公園、1993 年的紐約中央公園以及巴黎埃菲爾鐵塔、莫斯科紅場等。格裏米內利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跟著這樣的大師,去最好的音樂廳,為最多的觀眾演出,並頻繁出現在各種媒體上”,對他來說,帕瓦羅蒂就像是一個父親一樣,引領著他在音樂之路上前行。

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後,格裏米內利先是進入了交響樂團工作,但是短短一年後就退出了樂團,放棄了音樂教學,選擇了獨奏作為自己事業發展的重心。“在樂團工作雖然會有很多朋友,但占據的時間太多,那樣我就沒有時間來演奏一些富有創造性的音樂了。而現在,我有足夠的自由去演奏各種風格的音樂,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他表示,成為獨奏家是順應自然的事。“不是我選擇做一名獨奏家,而是我被大家選擇做一名獨奏家。”他頗有些得意地說道。

格裏米內利在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等世界一流演出場所演出過,合作過的指揮家和樂團也是名號響亮:朱利尼、祖賓·梅塔、詹姆士·列文以及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等。他細膩的詮釋方式和高超的演奏技巧為他贏得了來自音樂界的各個獎項,包括格萊美獎、巴黎大獎和意大利騎士獎等。他曾多次擔任卡洛·波卡多羅(Carlo Boccadoro)、法布裏奇奧·菲斯塔(Fabrizio Fest)等當代作曲家新作品世界首演的長笛手,成為新曲的禦用演奏家。此外,格裏米內利還是一位多產的唱片藝術家,由他擔任獨奏錄製的唱片有三十多張。

采訪時,有記者問道,除了技巧之外,他演奏旋律打動人最大的訣竅是什麼。格裏米內利先簡單回答了幾句,說著說著,覺得不夠形象,索性拿起長笛吹起來了。他演奏了同一條旋律兩遍,第一遍是平鋪直敘的,第二遍則飽含了豐富的情感,似乎在訴說著一個故事。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在場的人頓時都理解了,看來音樂的確是沒有國界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