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通往精英之路的職場處世(2)(1 / 3)

3.嚐試改變行為方式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更沒有絕對的是與非。

在千變萬化的職場中,有很多人會認定一個原則“咬定青山不放鬆”,其實,要想在一個環境裏遊刃有餘,當然變通很重要。在不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的前提下,可以嚐試改變一下自己的行為方式。並不一定“踏踏實實做事”的處事方式就是完全正確的,如果能與同事和領導之間更好地溝通和交流,你會發現,你的職場升遷之路會變得更加平坦。

4.要“拿村長當幹部”

在職場中還要時刻銘記:老板和領導的事,不管大事小事,都是要事,但是這並不是要每個職員都一味地對領導進行奉承,因為“拿村長不當幹部”的結果一般都是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做好老板和領導交代的事也是工作的要務之一。想他人之所想,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並博得好感。

如果你在工作中無意得罪了上司,那麼也很有可能進入職業冰凍期。別慌,這裏也有一些好的建議,幫助你度過難關。

5.利用一些輕鬆的場合表示對他的尊重

即使是開明的上司也很注重自己的權威,都希望得到下屬的尊重,所以當你與上司衝突後,最好讓不愉快成為過去,你不妨在一些輕鬆的場合,比如會餐、聯誼活動等,向上司問個好,敬下酒,表示你對對方的尊重,上司自會記在心裏,排除或是淡化對你的敵意,也同時向人們展示你的修養與風度。

6.不要寄希望於別人的理解

無論何種原因“得罪”上司,我們往往會想向同事訴說苦衷。如果失誤在於上司,同事對此不好表態,也不願介入你與上司的爭執,又怎能安慰你呢?假如是你自己造成的,他們也不忍心再說你的不是,往你的傷口上撒鹽,更有居心不良的人會添枝加葉後反饋回上司那兒,加深你與上司之間的裂痕。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清醒地理清問題的症結,找出合適的解決方式,使自己與上司的關係重新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7.找個合適的機會溝通

消除你與上司之間的隔閡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自己主動伸出“橄欖枝”。如果是你錯了,你就要有認錯的勇氣,找出造成自己與上司分歧的症結,向上司作解釋,表明自己在以後以此為鑒,希望繼續得到上司的關心。假若是上司的原因,在較為寬鬆的時候,以婉轉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與對方溝通一下,你也可以自己的一時衝動或是方式還欠周到等原因,無傷大雅地請求上司寬宏,這樣既可達到相互溝通的目的,又可以替其提供一個體麵的台階下,有益於恢複你與上司之間的良好關係。

以退為進應付被搶“戲”

搶戲是戲曲裏的行話,也稱攪戲。即演員在台上演出時,不顧劇情,不顧人物,一味地突出自己。既攪了別人的戲,又破壞了整個舞台的氣氛。職場上,我們也會遇到“搶戲”的同事,他們喜歡在上司麵前突出表現自己、搶功勞、搶風頭,像舞台上的主角一樣,而使周圍人都黯然失色成了配角……麵對搶戲,與其鬱悶地心碎,不如勇敢地接招。

蘇小米就剛剛遭遇了“搶戲”,她在一個培訓機構做前台。一次她的主管大概有一個多月沒有銷售記錄了,恰好第二天蘇小米電話銷售了一個產品,錢收回來的時候,主管在屋裏打電話和老板說自己的業績就是這個,說最近是淡季,所以銷售狀況不好,以後會改進。屋子關上門了也不隔音,蘇小米和同事都聽到了。小米是這麼應對的:後來就經常把一些快要成交的客戶電話放在老板來的時候打,並找機會說明了上次事件的原委。後來老板想給蘇小米加提成,主管卻說蘇小米是沒有銷售作用的,不過這次老總持了保留意見。幾個月後主管就離開了這家公司。

1.以退為進,平靜應對

搶戲不知不覺成了流行詞。據某網站的統計數據顯示,麵對職場搶功74.78%的被調查者選擇默默忍受,23.78%的人選擇直接找老板澄清事實,14.6%的人則選擇以牙還牙,13.7%的人選擇聯合他人,發動群體力量,驅逐搶功小人,12.14%的人選擇離開。因此,如何從搶戲事件中的受害者變為對自己有利的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一些分工不明確或者職責不清的公司,有時候一個人會承擔好幾個職位,經常會出現同事之間“搶戲”的事情。有時事情幹一半,被調去幹別的事情,結果都是別人的功勞。或者由於各人的溝通方式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常常會出現自己辛辛苦苦幹的活卻被別人搶了功,心理不平衡。同事爭功還會引起辦公室矛盾,影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