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企業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規律:在企業創業時期,可能要依靠強大的團隊支持導向文化凝聚人心,團隊成員密切配合,不計較個人得失,充滿激情地開拓;當企業逐漸在市場站穩,層級規範導向就逐步體現,企業開始完善各種內部管理製度,規範行為;麵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開始追求更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市場績效導向凸顯,結果成為衡量員工業績的重要標準;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加大變革力度,內部管理更加靈活,體現出靈活創新導向的文化。
蘋果電腦公司成長過程中的“血型”變化則代表了另一種文化的變革:當蘋果公司剛剛創建的時候,成員都是年輕而不願受約束的青年人,他們的文化體現出強烈的靈活創新導向;幾年後,蘋果電腦公司組建了外號叫“海盜”的麥金塔團隊,這個小團隊獲得了巨大成功,整個公司都效仿他們的團隊文化,成為靈活創新導向為主,團隊支持導向為輔的文化;隨著公司的壯大,組織內部越來越需要嚴格的管理和標準的流程,形成了層級規範導向為主的文化;當蘋果發展成為一個大型、成熟的組織時,它開始追求更加高效和市場應變能力,組織文化開始向層級規範與市場績效導向協同的方向發展。
羅伯特·奎因提出,組織最需要的不是文化的平衡,而是當時局改變時,向適合的文化類型轉變的能力。
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盡管四種“血型”的作用不同,但企業的價值觀中優秀的文化基因是應該長久保持和繼承的,它可能正是企業的關鍵成功要素。因此,當一個企業的文化沒有與時俱進,而遭到市場淘汰時,它的原因不是因為組織成員價值觀相同造成墨守陳規,而是沒有適時地調整文化戰略,使“血型”的架構更適合企業發展。
靠什麼去成就卓越的領導力
優秀的領導者不是天生的。如果你有決心和毅力,你也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領導力是領導者自身品質再加上通過自學、教育以及相關的培訓磨練而成的。企業的業績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檢驗企業領導者領導力的標準。
員工決定是否認同某位領導者的依據是什麼呢?他們主要看他到底做了些什麼。通過觀察,能夠知道這是一個可信、可敬的領導者,還是一個濫用權威為自己謀利益的人。後者在工作中很難有效率,因為下屬僅僅是服從他,而不是從內心認可他。
1.讓員工相信你的企業戰略
優秀企業時刻向員工傳遞企業戰略實施情況的信息。作為領導者,你必須讓員工相信你以及你的企業戰略。為了向員工灌輸你規劃的戰略,你必須具備一種具有感染力的積極態度。每個員工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的組織中,沒有人願意死守在一個沒有前途的企業中。在設置和實施戰略目標時,要注意以下4點。
◆發動員工參與戰略目標的設置。參與目標設置可以幫助員工樹立對於目標的信念,增強實現目標的動機。
◆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目標有一定難度可以激發員工的潛力,隻要可行,難度越高業績就會越好。
◆目標要明確。隻有目標明確,員工的工作才會有績效。
◆及時收集反饋信息。這有利於使員工的行為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並促使他們為了實現目標更加努力地工作。
2.塑造領導力
為了塑造你的領導力,你有必要了解以下原則:必須精通專業技術;擔責任並對結果負責;及時做出合理的決策;用自己的行動為員工樹立典範;了解員工並關心他們的生活;保持與員工、與高層管理者的信息暢通;培育員工的責任感;增強員工對於目標的理解;充分挖掘組織的潛力,塑造團隊精神。
3.領導力的風格
領導力的風格共有3類:(1)獨裁式的領導風格。這種風格的領導隻是告訴員工需要做什麼以及怎麼做,不想聽取下屬的意見。(2)民主式的領導風格。這種風格比較注重在決策中聽取員工的建議,領導隻是決策的最後一個環節。(3)放任式的領導風格。在這種風格中,領導者允許員工決策,但是領導者仍然對決策產生的結果負責。這種風格的前提是員工能夠決定需要做什麼以及怎麼去做。
領導技能的全麵性與領導者工作的有效性有著非常緊密的聯係。領導者既要認識自身領導技能的不平衡性,又要自覺調整這種不平衡。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根據情景善於運用以上3種風格。對於一個新員工就可以使用獨裁式的領導風格;在一個自己非常熟悉的團隊裏麵,適合應用民主式的領導風格;當員工比你更加了解工作的時候,你就可以運用放任式的領導風格。在下麵的情況中,領導者需要綜合運用這3種風格:當你告訴員工某個工作程序運轉出現了問題,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工作程序時,可運用獨裁式風格;當你建立新的程序需要征求大家意見時,可運用民主式風格;當你分配完實施新程序的任務後,可運用放任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