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管理的3種思維
隨著全球經濟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和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要想求得生存和長遠發展,就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未來,研究企業戰略管理便成為精英的一個重要課題。企業戰略管理考慮的是如何利用自身有效的資源/資產,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去滿足顧客的需求,從而實現價值創造。這樣,資源、競爭和顧客3者就構成了企業戰略管理的戰略思維出發點。縱觀各種戰略管理理論,無不是從這3者出發來考慮企業的戰略製定,因此,形成了3種截然不同的戰略思維,即以資源為本的戰略思維、以競爭為本的戰略思維和以顧客為本的戰略思維。
一、以資源為本的戰略思維。這種思維認為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的特殊能力是企業的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與新事業發展的源泉。代表性的如品牌競爭,拳頭產品等。
二、以競爭為本的戰略思維。這種思維強調企業需要比競爭對手擁有某些優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一般認為,企業可以通過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垂直整合獲得競爭優勢。企業一旦實現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帶來的低成本就可以成為企業競爭取勝的法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把市場份額作為經營的重要目標,因為高市場份額往往代表著高利潤。
三、以顧客為本的戰略思維。以顧客為本的戰略思維認為顧客是企業經營的中心,研究顧客需求和滿足顧客需求是企業戰略的出發點。以顧客為本的戰略思維把顧客視為企業的一部分,它把顧客與企業存在的關係過程中給企業所帶來的利潤作為顧客價值的度量,亦作為企業盈利能力的度量。因此,發現/引導(甚至是創造)顧客需求、滿足顧客需求、維係顧客關係便成為這種企業戰略的重點。企業根據顧客來調整企業的各種資源組合和經營行為,以便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價值。
四、3種戰略思維的比較。以資源為本的戰略思維、以競爭為本的戰略思維和以顧客為本的戰略思維這3種戰略思維並沒有優劣之分,僅僅反映了不同環境條件下不同企業製定企業戰略時的戰略思考方向。當然,企業更多的是綜合運用這3種戰略思維來製定自己的企業戰略。
以資源為本的戰略思維把企業所能掌握和利用的資源視為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這種戰略考慮更多的是企業具備什麼獨特的資源,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獲得更多的利潤。但是,以資源為本的戰略存在一個問題,即戰略不是以顧客需求為中心。一旦企業的核心能力與顧客需求毫不相關,或企業的差異化不被顧客所認識和接受。那麼,以資源為本的戰略就會陷入困境。
以競爭為本的戰略思維以行業吸引力作為企業戰略取向的指標,把競爭對手的經營行為作為自身經營行為的標杆,考慮的是競爭對手之間的你爭我奪,考慮的是如何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或打敗競爭對手。不過,以競爭為本的戰略思維並不太重視價值的創新。企業若從這種戰略思維出發來考慮戰略的製定,則不可避免地產生3種影響:一是企業注重模仿而不是創新,因而企業常常接受競爭對手的成功之道並進行模仿;二是企業更多的是應對式地展開經營,這是競爭的本質使然;三是企業對新出現的市場和顧客需求的變化把握不夠。
以顧客為本的戰略思維則是由外而內的一種戰略思維方向,考慮的是顧客需求什麼,企業應該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把維係顧客或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顧客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並由此來對企業進行變革,以應對這種要求。當然,以顧客為本製定戰略要求企業能快速理解和把握顧客的需求及需求變化,有足夠的柔性來調整自身各種資源的組合,並以顧客能接受的成本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這種挑戰和壓力並不是一般企業所能麵對和應付自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