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體驗在我代表北京做奧運陳述時,感覺尤其強烈。記得當時在莫斯科,那天中午大家都比較緊張。雖然大家都覺得很有希望,但總怕有什麼閃失。後來許多人問我,楊瀾你當時緊張不緊張?說實在的,我隻是在進入大廳前,有點緊張,手心有點冷汗,但當何振梁先生宣布,該我做陳述了,我突然感覺特別放鬆,這在我做主持中都很少見。當然,我也是嘟囔很多遍了,準備的應該沒問題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這兒說,也不等待他們對我的評價,而是我有話要告訴對方,而且這對於他們很重要。所以也就是這一心態,把緊張、生怕自己出錯、患得患失這些,給壓過去了。專心於把我們想說的話,傳遞給了這個世界。
技巧分析:幾個故事的堆疊。楊瀾一連說了3個故事,並從這3個故事中總結出了自己要表達的內容。通過故事來表達觀點,就比幹巴巴地說出自己的觀點而沒有一個導入的過程要好得多,更符合人們的思維方式,從而更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這種歸納總結的方式更容易讓人集中注意力,聽課也是45分鍾,聽評書也是45分鍾,肯定人們覺得聽評書的時間過得更快樂。同樣的道理,故事的情節能帶動人,能使聽眾比較容易地保持注意力。更為重要的是,故事聽過一遍可能就記住了,但論點式的陳述可能聽100遍也記不住。演講的目的是傳播思想,當然希望聽眾能夠記住一些演講中的主旨思想,演講者有責任降低聽眾記憶的負擔,選擇以講故事的方式來陳述自己的觀點是比較好的一種降低聽眾記憶負擔的方式。
尋找時代的坐標需要了解時代的特征
既然我們要尋找這個時代的特征,那麼這個時代有什麼特征呢?我覺得有三點。
1.世界越來越變得扁平化了
有一個叫托馬斯·弗裏德曼的人寫了一本書,名字是《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書中講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全球化擴張時期,在全球範圍內攝取生產資料和市場;第二次是從美國經濟大蕭條、“一戰”和“二戰”開始,是跨國公司為單位的全球化擴張時期,也是為獲取生產資料和市場;第三次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以個人為單位開始進行全球性伸展的時代。也就是說,你學的可能是很冷僻的印度梵文,卻能在德國找到知音,並通過互聯網結成網上的社區。還比如,過去美國中學生的足球比賽,大眾傳媒是不可能轉播的,而現在通過網上ⅠPTV就可以轉播。通過互聯網,能使幾百萬人同時觀看這一比賽。越來越多的,以個人為單位,你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攝取你所要的信息和服務。給予個人很多權利,英文叫Empowerment,賦予個人更多能力的時代。我采訪過e-Bay的總裁惠特曼,她被評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女性。因為e-Bay主導了大量的網上交易。我當時問她:對於這一稱謂,是否感到開心?她是怎樣理解權力的?她說:實際上,權力給人的印象一直不太好,權力被認為是控製別人的一種力量。但是她認為:在新的網絡時代,權力不再意味著控製。因為e-Bay不可能控製網上的交易者。她的權力是體現在能夠幫助許多人成功。比如說幫助一些身體有殘疾、不能正常工作的人,在自己的家裏開一個小店,通過網上交易,實現正常的收入,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所以在網絡時代,並不是說,讓你幹什麼或不讓你幹什麼,而是能幫你幹什麼,這可能是與以往世界有很大不同的一點。
技巧分析:通過列舉一係列的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相信這裏楊瀾關於“世界扁平化”的論述,一定會得到聽眾的認可,她所舉的例子,都是在每個人身邊就有可能發生的例子,這更增添了聽眾對於觀點的認同度。演講者在陳述普遍觀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要列舉的例子一定是容易得到聽眾認可的例子,而不是一些特別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