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周歲的汪建和鞏賀既是鄰居也是校友,兩人經常結伴上學下學,十分要好。可是,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兩個男孩因為互相嘲笑對方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在爭吵的過程中,稍大幾個月的汪建打了鞏賀幾拳,把鞏賀的嘴角打出一片淤青。鞏賀回到家後,母親劉芳看到兒子臉上有淤青,便詢問是怎麼回事,鞏賀委屈地向母親訴說了事情的原委。劉芳當即氣得火冒三丈,拉著鞏賀闖進隔壁汪建的家裏,狠狠地臭罵了汪建一頓。沒想到汪建不但沒有聽從父母的勸告向鞏賀道歉,還頂撞劉芳,汪建的父親當場踢了兒子兩腳,兩家人不歡而散。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但是汪建卻在心裏默默地痛恨劉芳,這口惡氣在他的心裏越積越深,半個月後的一個星期日,他決定好好“整整”這個辱罵過自己的女人。
這一天,他看到鞏賀同父親一起帶著漁竿外出釣魚去了,家中隻留下了劉芳一個人,他覺得“報仇”的機會到了,便翻出自己早已準備好的“毒鼠強”,趁著劉芳外出倒垃圾的機會溜進了她家的廚房。汪建看到灶台上有一盤沒有吃完的飯菜,估計一定是劉芳正在吃的東西,便拿出毒藥撒在了飯菜上,之後慌慌張張地跑回了家。倒完垃圾的劉芳在很遠就看到汪建鬼鬼祟祟地從自己家廚房出來,覺得事有蹊蹺。劉芳進屋後端起盤子仔細觀察,發現上麵有一層細碎的粉末,她決定試驗一下這些粉末到底是什麼,便把飯放到了一隻小雞的麵前,小雞吃後沒一會兒便死了。劉芳知道這飯裏被下了毒,她確信是汪建幹的,隨即報了警,警察趕到後檢查了劉芳家中的小雞確實是吃了有毒飯菜才死的,便跟隨劉芳來到了汪建的家。
進了屋,劉芳抓著汪建氣衝衝地質問:“你在我家剩飯裏放了什麼?”
心虛的汪建頓時嚇得渾身顫抖,吞吞吐吐地說:“我,我,什麼都沒放。”
“胡說!我看見你從我家廚房出來的,你還想耍賴!”劉芳咄咄逼人。
汪建看到警察們用犀利的眼光看著自己,又看到劉芳已經識破了自己的伎倆,無奈承認了犯罪事實。
小小的年紀,卻成了惡毒的投毒犯,而這個結果僅僅緣於一次爭吵。汪建的做法確實令大家驚訝,但是驚訝之餘更多的則是深思。如果麵對與鞏賀的爭吵,汪建能夠抱著寬容的態度;麵對劉芳的指責,汪建能夠冷靜地處理,他就不會戴上冰冷的手銬。
青少年正值衝動、叛逆的階段,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讓自己保持冷靜,絕不能像汪建一樣,因一時小小的怨氣犯下滔天大罪,讓自己成為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