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網絡心理誘惑(2)(3 / 3)

3.好奇求知——滿足認知誘惑

互聯網每天都是新的,其信息量是任何傳統媒體所無法企及的,各種各樣的新聞、遊戲的發布,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凡是青少年喜愛的,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相關的內容,而且集文字、圖片、聲音、動漫、視頻於一體。青少年渴望了解更多新奇的刺激內容。

好奇是一種以認知為基礎的情緒,任何人對新異的刺激都會產生好奇。“好奇是由新異刺激引起的一種生理喚醒水平或認知衝突的探究傾向”。一般認為好奇是青少年探索世界的動力,在網絡豐富的新知麵前,青少年探索著,時光在飛速流逝著。神奇的網絡像磁石一般緊緊地吸引著青少年的心。探索著、興奮著、愉快著,心緊緊和光標連在一起,時光在手指上輕輕滑過。

4.觸網——網絡時尚的誘惑

當同齡人談論網絡遊戲的時候,當同伴談論網絡軟件的時候,當同學談論博客的時候,深處其中的青少年如果能插上幾句話,那該是何等的愜意、自豪!如今,能否使用網絡語言,成為青少年炫耀自己的一種時尚。

在市場經濟時代,網絡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體現在社會生活中的名片上,尤其是商人,可以沒有大哥大的號碼,但不可沒有QQ號碼、電子郵箱。書店裏的暢銷書首推有關網絡使用的書籍,不管是兒童雜誌,還是婦女雜誌,都來湊熱鬧,趕時髦,不時選編幾篇網上的文章。追逐時尚的青少年自然不會在談論、使用網絡方麵甘拜下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可以不會英語,身處21世紀網絡突飛猛進的青少年,誰好意思說“我沒有碰過網絡”。

5.自由獨立——渴望成人的誘惑

網絡給青少年帶來了的自由,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表達。其實,在互聯網上心理和行為的表現是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欲望、需要、動機、情感以及各種社會關係的折射,所以青少年在虛擬世界中的表現往往更加徹底地揭示出他們的本來狀態,展示出青少年更加豐滿、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心理狀態。

自我暴露就是在虛擬空間向他人講述有關自己的信息,即將純屬自身的真實、重要、隱私細節和內心想法向他人顯示的過程。這也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作為具有軀體、心理和社會獨特特征的同一身份的自我,在現實社會中摘下麵具,赤裸裸地向他人、向社會顯示自己的“真實、重要、隱私的私人細節”往往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他們必須隨時來承擔來自他人的、社會的種種責難和壓力,但是人們的欲望是難以壓抑的。比如,有的人忍受不了“本我”的煎熬,迫不及待地想向別人暴露自己的隱私;有的人不願意受製於人,希望體驗統管他人的快樂;有的人孤獨,期望在網上找到知心朋友。在數字時代的虛擬社會裏,由於網絡空間的獨特虛擬性質,正好滿足了青少年尋求獨立、擺脫控製的心理需求。他們敢於隨心所欲地暴露自我、張揚自我、宣泄自我,有意識地在網上顛覆自己的社會角色,充當一回自己心目中的上帝。有中學生在坦言為什麼迷戀網絡時講,家庭不和諧,沒有溫暖,在學校班級裏,由於學習成績差,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甚至感到壓抑和自卑。但是,在網絡遊戲裏,他們體驗到了心理的快樂與滿足,體驗到了成功,體驗到了來自別人的祝賀。在遊戲的世界裏,他感到了自己的價值。

6.娛樂誘惑——我娛樂,我快樂

第20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的報告數據表明,青少年學生網民對互聯網娛樂功能的使用超過任何一種其他功能。這一現象也說明網絡時代的視聽等媒體文化在加強著青少年的感官功能。

對青少年網民來說,互聯網所扮演的各種角色的應用程度排序為:娛樂、溝通工具、信息渠道、生活助手。他們對互聯網娛樂功能的使用超過對任何一種其他功能,青少年尋求著娛樂,追求著快樂。這種現象需要引起人們的注意,成人需要通過宣傳教育和正確引導,使青少年學生網民將互聯網作為娛樂工具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和應用互聯網的其他功能,特別是對學習的輔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