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3)

神州國光錄之二

明江寧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五中,有這樣的一節:

晉納後,六禮之文皆稱“皇帝谘”。後家稱“糞土臣某頓首稽首再拜”以答。又:宋時刺史二千石,拜詔書除辭闕板文雲;“某官糞土臣某甲。”

從這上麵,我們知道“臣”與“奴才”之外,還有“糞土臣”這樣的一個好稱呼——這真是找遍了世界萬國的字書找不出來的一個好名詞。嗚呼!生乎古之世,吾其為糞土臣乎?生乎今之世,吾其免於為糞土臣乎?或曰:你休想!你是什麼東西!你既不是國丈,又不是刺史二千石,離糞土臣還有一萬年!

同書同卷又有這樣的一節:

宋孝武至殷貴妃墓,謂劉德願曰:“卿哭貴妃若悲,當加厚賞。”德願應聲便號慟,撫膺擗踴,涕泗交流。上甚悅,以為豫州刺史。

據說小鬼頭采取了中國《金瓶梅》等書上的事實,纂成一書,以見中國民族之卑劣。若然這等事實也給他采取了去,不知又作何等論調。然而人家說什麼,盡可以不問,在我們看去,總是國粹,總是國光,總是精神文明!

《湘湖雜詩》

前月中,在AC學校裏住了兩天,沒事做時,便把書架上的一部精抄本宋會稽孫元規(沔)所著《曲水集》,借下來看看。其卷下中,有《湘湖雜詩》十數首,當時覺得很有趣,抄了下來,今再轉抄於此:

上湖舟去下湖還,處處花村雞犬閑。二十四塘農事足,至今野老說□山。

曆曆青山擁水涯,海門西望夕陽斜。飛來積翠如煙雨,散作湘湖二月花。

湘湖春水淨漣漪,渺渺東風歌竹枝。雨槳行來寒色遠,鷓鴣啼斷雨如絲。

如雲嬌女逞妖姿,高矗青鬟淡寫眉。為問蘭橈何處去,苧蘿山下拜西施。

誰家思婦惜年華,楚楚長歌湘水涯。夜色飛來天上月,春風吹滿鏡中花。

西村少婦豔新妝,妝罷盈盈上錦塘。帶下風翻紅蝴蝶,湖中香散紫鴛鴦。

村舍紛供夏至茶,紅薑紫棗色交加。瑣窗嬌女多殊思,金剪新雕蓮子花。

湘浦紅兒翠袖鮮,停橈隻采並頭蓮。日斜用細人歸去,一段巫雲沒遠煙。

秋氣蕭森汲淼茫,羅生綠萸滿湖央。葉翻白花謝,服擘蟾蜍紫角香。(第三句缺二字)

八月十八大潮生,鼓棹楊舟令逐隊行。同到浙東台上望,雪山一片壓吳城。

鳴榔得得散湖煙,雙槳紛來掉白船。浦口漁家三百戶,一時多在鏡中天。

柏葉流丹楓葉黃,蕭蕭風雨滿湖塘。阿郎西去潮聲遠,愁見寒江煙水長。

寒水冷冷孤月生,一湖秋色散空明。歸鴻飛去不知處,愁聽孤舟橫笛聲。

夜鳥啼斷已三更,湖上風高波浪生。正是第簷人未寢,寒難聲和紡花聲。

□□□苦不堪聞,淒斷流波遏暮雲。試向思落紛紛……後二句隻剩六字)

(以上四則原載1926年9月18日《語絲》第97期)

《西遊補》

董茗雨的《西遊補》,現在已經校點完畢付印了。他是明朝的遺老;他這部書,一半是誌在複明,隻因處於他那個“年頭兒”,一不留心,非但要砍腦袋,而且要滅九族,甚而至於死了也要戮屍,所以有話不能直說,隻得借著《西遊記》中的孫行者,寫出一篇離奇神怪的大文章來,把他的牢騷孤憤,稍稍發泄;又一半是他看了明朝末年的一般沒腦筋,沒氣性的讀書人,心中也著實氣悶,所以書中把這些寶貝,淋漓盡致的描摹,結結實實的教訓。《小說林》第二期中有署名“蠻”字者所作《小說小話》,中有一節,論此書頗有中肯處(雖也有些太穿鑿的地方),為轉錄於此。

董若雨《西遊補》一書,點竄楞嚴,出入三易,其理想如逍遙齊物,其詞藻如天問大招,身丁陸沉之禍,不得已遁這詭誕,借孫悟空以自寫其生平之曆史,雲譎波詭,自成一子;糸由其宗旨,與木皮居士“鼓詞”,蘖庵和尚《係築餘音》(即《萬古愁》,或謂歸元恭作,或謂王思任作。餘曾見國初人抄本,則確出蘖庵手)異曲同工,而於《西遊》原書,固毫無關涉也。其係於三調芭蕉扇後者,以火焰山寓朱明焉;俗稱本朝為清唐國,故曰新唐世界。大禹之戮防風,始皇之逐匈奴,皆為漢種摧伏異族之代表,故欲向之乞驅山鐸及治妖斬魔秘訣,以遂廓清之誌。由鬆溺於聲色,唐桂二藩皆製於豔妻,故托西楚霸王以隱諷之。綠珠請客,而有西施在座,譏當時號為西山餓夫洛邑頑民者,不免與興朝佐命往還也。西施兩個丈夫之招詞,其即洪遼陽之兩朝行狀乎。天門不開,靈霄寶殿被人偷去,而在未來世界中,殺卻百秦檜,請得一武穆,而天門大開,寶殿再造,蓋不勝恢複之將來希望也。萬鏡樓指明代學者之門戶。天字第一號為時文世界,從頭風世界分出,不錯亂其腦機,不能為時文,不能養成一班無眼耳鼻舌心肺血氣之人才也。第二號乃為古人世界,即在頭風世界隔壁,蓋當時積習,舍時文而從事古學者,亦近於腦病也。且古人世界隔一未來世界,即是懵懂世界,彼敝敝然以繼往開來自負者,其不懵懂也幾希。祖龍之雄才大略,猶且不免,況若輩一孔之儒乎。玉門伏道,沉沉無底,窮老盡齒鑽研故紙,而妄冀身後之名,其現象亦複如是,安得無人世界中人一為之指迷哉。愁峰頂上抖毫毛,蓋謂積愁如山,雖化千百萬億身,一一身出一一舌,而不可說不能說也。紅線傷平日虛名之累,翠繩指興朝文綱之密。一恃其自救,一望其自斃,無可解脫中之解脫法也。新古人有內外兩父,即指兩朝領袖馬首巢由一輩人物。波羅密王出身火焰山,雖事涉曖味(家父家母家伯一段隱指入漢軍籍),不可謂非炎漢朱明之末裔,而忍於敵視其所生,躬戮其同種,此平西平南諸名王所挾以自豪,而又非新古人之僅認兩父者所能望其項背者也。遂令八部旗翻,盡掩天下之目,赤幟長偃(五色旗中獨無赤旗),無複故國之遺。際此雖有三頭六臂大鬧天宮之法身,亦無可措手,不得不遁入空門,覓我本師,而聽虛空主人之解嘲矣。(此書國初僅有傳抄本,初刻於申報館,近日翻印者,有病禪跋語,多與鄙意暗合。雨窗無事,偶與友人論及,覺其一字一意,皆無泛設,病禪唯發明其大要耳。就所記憶,拉雜征引數條,以資談柄。若悉數舉之,累百紙不能盡也)

少時曾評此書,十五不複記憶,就他人摭錄者,更附數則,與前條互證:

“牡丹紅,鯖魚吐氣。”——牡丹寓富貴。屈身異類,不過為富貴耳。一班孌童弱女,直得一棒打殺。

“牡丹不紅,徒弟心紅。”——紅,朱氏也。知有富貴,則忘朱氏矣。心乎朱氏者,獨大聖耳。

“萬物從來隻一身。”——一身對異種言。

“一身還有一乾坤。”——勉同種努力恢複也。

“敢與世間開眇眼。”——開眇眼,複明也。

“肯把江山別立根。”——立根,立主也。

“惟大唐正統皇帝。”——與大唐新天子針對。

“日麗鳳凰城。”——鳳凰城,在遼地。

“伯欽道:“如何說個同字?你在別人世界裏,我在你的世界裏。”——伯欽孝子也。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伯欽所以不認別人世界,此語惜不令向別人世界尋外父之新古人聞之。

“女媧不遇,神禹不見。”——可見矯揉造作之古人世界中,隻有結賓客媚妻子之人,而補天平水者,無處可覓也。

“三個師父。”——皆指石齋。第一個師父師石齋之學;第二個師父師石齋之道;第三個師父師石齋之忠義。(以嶽武穆比石齋,本周宜興對莊烈帝語)所謂三位一體也。三個師父正與兩個丈夫兩個父親針對。

“新居士名新在。”——新在,在新也。新指愛新。薇蕨精光,夷齊下山而居士新矣,住不穩古人世界而入懵懂世界矣。

“東邊不收,西邊不管。”——恰好入貳臣傳。

“一池綠水。”——綠水,青水也。心乎紅者,綠水不能陷,而朱闌縛之。

“一個師長聚幾學徒,正講著一句‘範圍天地而不過’。”——以石齋易學授受淵源結全篇。

附龍尾曰:“蒙叟《吾炙集》載太倉黃翼子羽《三月十九日感事一絕》雲:“腐儒兩度滯京華,日落園林慘暮笳。一似東風能解意,韋祠不放牡丹花。”與牡丹紅一段同一寄興。

(原載1926年10月2日《語絲》第99期)《當兵苦》

一九二○年在倫敦的時候,曾從一種中國報上抄下一首民歌(報名當時未曾寫下,現在已記不清了),是通行於南京的,題目是《當兵苦》,搜輯的人是東平君。這是首民間文學中極好的作品,雖然曾在近今的報紙中登過,卻不妨轉錄一下,以廣流傳。

正月當兵百花香,朝上文書奏說動刀槍。長槍短槍都用過,日受虧來夜受寒。

二月當兵百花開,朝上文書連夜來:家有三兄抽一個,家有五兄抽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