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高中課程體係簡介(1 / 3)

美國高中課程體係簡介

域外廣角

作者:郭滿庫

美國高中課程的價值取向不同,可以分為學術類課程、應用類課程和藝術體育類課程。學術類課程是高中的核心課程,是為高中生升學所準備的;應用類課程是為了滿足學生走向社會、更好地生活的需要;藝術體育類課程是為豐富學生的人生和學習生活而設置的,也為在體育藝術方麵有特長、有興趣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一、學術類課程

美國高中學術類課程一般分為英語、數學、科學、社會科學、世界語言等5個領域,每類課程在不同學校的開設數量不等,大致有100門左右。不同學校學術類課程差異不大,在筆者考察的3所典型中學中,北中心學校是印第安納州(以下簡稱印州)較好的一所公立高中,它能提供的學術類課程多達147門。而伯利·默瑞迪恩高中是一所普通公立高中,它能提供75門學術類課程。印州學術高中是一所兩年製的學術高中,它是一所特許學校,能提供93門學術類課程。

1.學術類課程的層級和學習順序

在美國高中學術類課程中,從難易度看,它們有3個明顯的層次:基礎性核心課程(CORE 40);提高性課程,如“英語9X”;大學層次的課程,如雙學分項目課程(DC課程)、大學先修課程(AP課程)、國際文憑項目課程(IB課程)、大學高級項目課程(ACP課程)。有的學校還為沒有達到正常學習水平的學生開設預備級課程,如北中心高中開設了預備級英語課程“英語9M”。

基礎性核心課程是對每個高中生畢業的基本要求,印州規定高中生必須修滿40學分才能畢業。提高性課程和大學層次的課程通常被學校定義為“榮譽課程”,學生選修此類課程會增加成績權重。如學習一門基礎性核心課程,最高可獲得滿分4分,但選修同領域的榮譽課程可以增加1分,最高可獲得滿分5分。

學生在選修課程前,會在課程目錄中看到學校所開設的全部課程和相應的要求和建議,如一門課程的選修資格條件、在學科中課程學習的一般順序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進行選擇。在課程目錄中,除了提供上述課程學習的一般順序外,每門課都有嚴格的選修資格條件,如北中心學校高中數學學科課程選修流程中,選修條件的規定十分詳細。

2.學術類課程的管理

美國聯邦政府隻規定課程標準的最低要求,州政府與學區具體建構學校課程的框架與標準。

關於學術類課程,除了由州政府規定的課程外,大學、社會機構、軍事組織等也積極從事課程的開發。北中心高中所提供的ACP課程就是印第安納大學挑選與培訓高中教師來教授的大學課程,這樣,學生有機會在高中就開始大學的學習。ACP課程的學分被許多大學認可,但學分認可政策因校而異。

大學理事會、國際文憑組織等社會機構都積極地進行課程的開發。目前,大學理事會提供37門AP課程,涵蓋英語、數學、科學、社會科學、世界語言等領域。印州共核準開設34門。國際文憑組織麵向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針對不同的教育需求,為全球的IB成員校設立了小學、初中及高中係列的課程。IB項目課程是國際文憑組織設立的高中項目。它包含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個人與社會、實驗科學和數學等5個領域的課程。

目前,美國高中具備完備的學術類課程體係。印第安納州教育部每年都會將本州高中的全部課程公布出來,對課程進行整體說明,每年的變化不大。在現有的課程體係內,如果某學校計劃增設一門新課程,就需向州教育部申報。另外,如果某學校計劃在州所提供的AP課程中選擇增設一門新課,該校必須向高校董事會提出申請,提交自己有能力開設該課程的證明材料,然後由董事會對教師進行培訓考核、認可後,方可正式開課。

高中學校使用的教材是由各州設立標準,學校選擇,各州定底線,因校增加。印州通常提供一份可供學校選擇的課程教材彙總名單,每門課程通常有5~8本教材。學校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課程組長和相關教師的決定,確定一本教材。

其實,美國高中學術類課程的實施,具體執行的是一種隻限領域、不限難易度與興趣的選擇辦法。也就是說,除了規定選修學科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如北中心學校規定,“高級英語寫作”的學習為高中畢業的限定條件。按照這個要求,學生可以選修課程“英語9”,也可以選修課程“英語9X”。在科學學科領域中,學生既可以選修課程“化學”,也可以選修“物理”或“物理—化學綜合”。

3.AP課程和IB課程簡介

(1)AP課程

AP課程即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是供出色完成普通高中學習任務的優秀高中生提前進行大學專業學習的一種課程。簡單說,就是把大學的課程提前到高中來上。優秀高中生在中學期間就可以學習大學一、二年級的學術性課程。學生學習AP課程獲得的學分在其進入大學後可抵大學學分,達到免修課程、縮短學時、跳級、節省學費和獲得獎學金等目的。

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自20世紀50年代起聯合中學共同為高中生開發了AP課程。該理事會成立於1900年,是美國最大的教育谘詢和考試服務機構之一,其成員包括中學、大學和其他教育機構。它每年為23 000所高中、3 500所大學和超過700萬名的中學生和家長提供教育測試、信息谘詢及大學升學服務。

AP課程目前有22個門類、37個科目。印州核準開設34門AP課程,學院高中選擇開設了11門,伯利·默瑞迪恩高中選擇開設了14門。高中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將來的發展方向選讀AP課程。由於其設計的科學性和在申請大學時的優越性,AP課程已在美國15 000多所高中裏普遍開設。

AP課程在40多個國家得到認可,有近3 600所大學(包括美國全部的大學、加拿大90%以上的大學)都將AP學分作為其招生標準或參考標準。其中包括哈佛、耶魯、牛津、劍橋、北大、清華等世界名牌大學。根據美國大學升學顧問委員會(NACAC)在全美範圍內所作的調查,美國大學已經普遍把學生在AP課程學習及考試中的表現作為衡量其是否能夠勝任大學學習的依據,因為這些大學的部分教師也參加AP課程的大綱設計、考試命題和考卷評改。而且AP課程的設計者們參考了200多所主流大學的課程設置,確保學習AP課程的學生能真正學到大學裏麵所需要的知識。所以,AP課程的學習及考試成績已成為影響美國大多數大學決定是否錄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學校準許學生減免學分的一個重要依據。

如果某所美國高中想將自己學校的一門課程冠以AP課程的名號,必須向大學理事會遞交一份課程評審表和該課程的大綱。

美國大學理事會組織6名學科教師組成考試發展委員會(3人來自大學,3人來自中學)來設計AP課程大綱並負責AP考試命題。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來負責考卷的印刷和考試的組織(ETS有時也會參加命題)。

AP考試試卷一般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部分由機器評分。主觀題部分則類似於我國高考,由部分大學和中學教師組成評卷組來完成評分。在評卷中,評卷教師非常強調解題的清晰和表述的流暢。

AP課程的成績分5檔,即5分、4分、3分、2分、1分,分別代表“非常不錯”“比較不錯”“合格”“可能合格”“太差、不推薦”,大致對應於百分製的80分、70分、60分、50分、40分。以2004年的“統計學”考試為例,有12.6%的學生得5分,22.4%的學生得4分,24.8%的學生得3分,19.8%的學生得2分,20.3%的學生得1分。約有40%的學生能得到4分以上的好成績。3分以上的成績是大多數大學願意接受的分數,可以在入學後折抵學分。少數頂尖大學會要求AP考試成績達到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學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