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俄關係:大國關係的典範(1 / 2)

國際瞭望

作者:楊 進

大國關係曆來為人們所高度關注,因為大國關係不僅對於國際格局的形成及其發展態勢具有決定性作用,而且是大國應對國際格局變化製定自身戰略的重要依據。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作為典型的大國關係,其遠近親疏不僅事關當今國際格局的新發展,而且事關中俄兩國人民長遠利益。當前,對於中俄關係的評價在不同層麵可能存在不同的認識。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評價當今中俄關係呢?用“大國關係的典範”如此高度評價兩國關係是否恰如其分?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從兩國關係的曆史來看,當前的中俄關係不同於曆史上任何時期,兩國在外交上擺脫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束縛,解決了一係列曆史遺留問題,為兩國關係正常化和深入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初期,出於對當時國際格局以及國內建設的實際考慮,中國政府選擇了“一邊倒”的外交戰略,不僅在意識形態上選擇了與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完全一致的政策,而且在外交上加入了“蘇聯老大哥”領導的“東方陣營”。新中國當時“一邊倒”的外交戰略是正確的,它不僅有效遏製了西方敵對勢力對新中國的扼殺,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而且蘇聯的援助對於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經濟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的中蘇關係是一種同盟關係,其“親密程度”自不待言。正是這種關係改變了當時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兩極格局能夠最終形成的重要力量。但是,這種關係實質上也是一種不對等的大國關係。蘇聯當局在中蘇關係中處處以“老大”自居,在國際交往中往往隻考慮本國利益,忽視對中國國家利益的平等關切,這就為日後中蘇關係的破裂埋下了禍根。自鴉片戰爭以來飽受屈辱和不平等待遇的中國人民在“從此站起來了”之後,決不會允許再次淪為大國附庸,獨立自主辦外交是中國人民最迫切的願望,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始終堅持的原則。從根本上說,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關係從“蜜月”走向破裂最終走向對抗,正是由於這種不平等、不正常的“同盟”關係所致。

“冷戰”結束後,國際格局的新變化為中俄關係正常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在中俄兩國曆屆領導人的長期共同努力下,兩國以大國風範摒棄曆史恩怨,克服意識形態束縛,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解決了諸如邊界爭端等曆史遺留問題,雙邊政治互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兩國關係逐步深入發展,成為當今國際格局下最為重要的大國關係之一。當前的中俄關係完全不同於以往,既非不平等“同盟”關係,又非緊張對抗的不正常關係,而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平等協商基礎上的正常國家關係。這一點十分重要,它是中俄關係能夠持續、穩定、深入發展的基石。

其次,當前中俄兩國所建立起來的“戰略夥伴關係”是曆史的必然,它是一種全麵務實的關係,中俄兩國在深入發展雙邊關係的同時不結盟,不針對第三國,以兩國根本利益為關切,以促進兩國人民福祉為出發點,這是當今其他大國關係中所少見的,堪稱大國關係的典範。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曾經把國家複興的希望寄托於西方國家的幫助,在外交上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了西方。實踐證明這隻是俄政府的一廂情願,冷戰的結束並不意味著西方俱樂部接納俄羅斯為其成員。削弱俄羅斯,侵蝕其戰略空間,遏製俄羅斯重新崛起,是西方國家的既定戰略,這一戰略不會因為俄羅斯國家轉型而改變。因此,在經曆了短暫的外交困境之後,俄羅斯把目光投向了東方大國——中國。事實上,西方國家一貫堅持的冷戰思維方式使中國所麵臨的國際環境同樣複雜多變。中俄兩國在主張國際政治民主化、世界格局多極化等方麵有著基本相同的立場,這為兩國在戰略上相互接近、相互倚重奠定了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俄關係的發展雖然曆經波折,即使是在當前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困難,但這並不影響雙邊關係向著日益深入方向發展的大局。從1991年12月兩國宣布“相互視為友好國家”,1994年9月宣布建立“麵向21世紀的建設性夥伴關係”,再到1996年4月宣布建立“平等信任的麵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兩國關係不斷登上新台階,提高到更高的層次。2003年5月,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即為俄羅斯,足見兩國關係之重要和兩國關係水平之高。正如2004年兩國在《中俄聯合聲明》中所指出的,“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都是兩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中俄關係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