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過了大概有十多天,那種子終於顫巍巍地露出頭來,在那個清風徐徐的早晨,它左瞧瞧右看看,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好奇,不明就裏。
[13]女兒一個勁兒地揉著眼睛,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她捧著花盆,和那個初出茅廬的小家夥打著招呼:“朵兒,讓我領你去看你的媽媽,好不好?”朵兒點點頭。
[14]朵兒的心,就那樣發芽了。
[15]我幫女兒找來一個罐頭瓶子,把朵兒罩上,瓶子裏沁著一粒粒生命成長過程中的汗珠。
[16]又一個“感化日”的時候,她們倆拿著那盆花,來到監獄。
[17]女兒回家對我說,她看到朵兒的媽媽摟著朵兒哭得像個淚人似的。她還看到朵兒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她說她們娘倆,就像一大一小兩朵開得正豔的花。
[18]從那次“感化日”後,老師為孩子們布置了新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養一盆花,送給與自己結對的阿姨。
[19]“爸爸,朵兒會開花嗎?”女兒問我。“每一粒花籽都是一個沉睡著的生命,”我對我的女兒說,“你已經喚醒了她,那麼她就一定能夠開成世界上最豔麗的花。”女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22]我知道,女兒小小的心已經開花了,因為她喚醒了愛的種子。
>>>本文入選試卷現代文閱讀真題
1.文中在(9)[13][19]段中有三處“點點頭”,請結合具體語境說說你的理解。
2.從全文看,女兒是怎樣的一個孩子,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
3.假如你是文中的朵兒,在有這樣的一番經曆之後,在“感化日”見到母親時,你會對文中我的“女兒”說些什麼?
>>>原題名師解答
1.朵兒接受女兒的建議,同意將花盆放在我們家裏,等待花種發芽;花種發芽了,朵兒兌現承諾,答應去見媽媽;女兒在成功地化解了朵兒母女之間的矛盾後,在聆聽了我的教誨後,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讚同我的觀點。
2.女兒是一個懂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孩子。她在和朵兒媽媽結對子之後,就決定幫助她們母女,並且堅持培育花種,直至種子發芽,使母女和好如初。
3.圍繞感恩、接受母親、把愛心傳遞出去來寫即可。注意人物身份、說話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