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要經常洗,地要經常掃,心房何嚐不要經常“清掃”呢?清掃心境,是認識自己,調整心態,從容麵對生活的不二法門。
人一定要隨時清掃、淘汰不必要的東西,日後才不會變成沉重的負擔。
在人生路上,每個人不都是在不斷地累積東西?這些東西包括你的名譽、地位、財富、親情、人際關係、健康、知識等等;另外,當然也包括煩惱、憂悶、挫折、沮喪、壓力等等。這些東西,有的早該丟棄而未丟棄,有的則是早該儲存而未儲存。
實際上,對那些會拖累你的東西,必須立刻放棄。心靈清掃的意義,就好像貿易公司是生意人的“盤點庫存”。你總要了解倉庫裏還有什麼,某些貨物如果不能限期銷售出去,最後很可能會因積壓過多拖垮你的生意。
在人生諸多關口上,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得做“清掃”。念書、出國、就業、結婚、離婚、生子、換工作、退休……每一次轉折,都迫使我們不得不“丟掉舊的你,接納新的你”,把自己重新“掃”一遍。
的確,心靈清掃原本就是一種掙紮與奮鬥的過程。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每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這就是最後一次。而且,沒有人規定你必須一次全部掃幹淨。你可以每次掃一點,但你至少應該立即丟棄那些會拖累你的東西。
生命裏填塞的東西愈少,就愈能發揮潛能。學會在人生各個階段中定期解開包袱,隨時尋找減輕心理負擔的方法。
生命的進行如同參加一次旅行。你可以列出清單,決定背包裏該裝些什麼才能幫助你到達目的地。但是,記住,在每一次停泊時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麼該丟,什麼該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來,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自在。
經常打掃心房,把那些憂愁、鬱悶、苦惱、悲傷、憤怒、委屈、懊惱、怨恨等負麵情緒驅走,讓心靈照進陽光,心田遼闊寬廣,心境愉悅安詳,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