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戰爭戰役(3 / 3)

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

朝鮮戰爭

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是一場朝鮮與韓國兩個意識形態對立的政府之間的戰爭,同時美國、中國、前蘇聯等18個國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這場戰爭。

越南戰爭

從1961年至1973年,為越南共和國及美國對抗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越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

兩伊戰爭

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1980年9月22日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長期來兩國經常發生武裝衝突。而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

海灣戰爭

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為恢複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包括曆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曆時100小時的陸戰。

科索沃戰爭

由科索沃危機引發的,由黑山和塞爾維亞組成的南聯盟共和國,反對科索沃獨立,致使雙方矛盾加劇。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幹預下,對南聯盟實施軍事打擊,以南聯盟戰敗而告終。

伊拉克戰爭

美國因疑似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發動的全麵戰爭,共有4國參與作戰。2010年8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8月底美國部隊在伊拉克的作戰行動將如約結束。

利比亞戰爭

2011年3月19日,美軍位於地中海的導彈驅逐艦“巴裏號”向利比亞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一場由利比亞本國人民引發的利比亞騷亂,2011年3月20日,演變成了法英美主導的多國部隊與利比亞的利比亞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著名戰役

索姆河戰役

英、法軍隊在法國北部索姆河地區對德軍的陣地進攻戰役。戰役從1916年6月24日開始至11月中旬結束。不論是雙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戰中最大的戰役。

馬恩河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軍隊同德軍於1914年和1918年在法國馬恩河地區進行的會戰。以法軍擊退德軍告終。

凡爾登戰役

1916年初,德意誌帝國決定把戰略重點西移,打擊目標定在法國境內著名要塞凡爾登,最後德軍敗退。這次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意誌帝國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

日德蘭海戰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雙方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北海海域爆發的一場海戰。這是一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令德國最後一次主動突破協約國在北海對德國封鎖的努力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戰役

波蘭閃擊戰

1939年9月1日拂曉,德軍大舉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9月16日,波蘭政府逃亡國外,被遺棄的守軍和人民進行頑強的抵抗,但在德軍強大的攻勢下,很快便潰不成軍。

法蘭西戰役

1940年5月10日至6月24日,德軍為侵占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對英法盟軍的實施的進攻戰役

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進行了當時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使英國最終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

不列顛空戰

1940年7月至1941年5月,英國武裝力量為抗擊德國空軍的空中進攻所進行的一場鬥爭,目的是為奪取製空權。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最終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終。

蘇德戰爭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軍分三路以閃電戰的方式突襲蘇聯。1941年7月3日,斯大林號召全體蘇聯人民團結起來鬥爭,蘇德戰爭全麵爆發。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中途島戰役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

瓜島爭奪戰

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圍繞著瓜島的爭奪,日美雙方在6個美軍士兵攻占瓜島月的時間裏,進行過大小海戰,30餘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海戰就有6次。

諾曼底登陸

發生於1944年6月6日,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300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柏林戰役

1945年春,蘇軍以3個方麵軍250萬人的兵力進入德境。德軍調集軍隊約100萬人死守柏林。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突入柏林中心區,後希特勒自殺,法西斯德國就此滅亡。

衝繩島戰役

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在衝繩島對日軍進行的登陸戰役。戰役以日軍失敗告終。這是美日兩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最後一次戰役。美軍達到了為進攻日本本土建立戰略基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