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軍事故事2(1 / 3)

第五章軍事故事2

諸葛亮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孟獲真的被放回去了。當天晚上,孟獲率領人馬準備向蜀軍發起突襲。可他再一次中計,蜀軍從四麵八方圍了過來。孟獲被俘後又被押到諸葛亮的麵前,孟獲說:“這次兩軍沒有真正交鋒,要是在兩軍對陣時你抓住我,我才服氣。”

諸葛亮又將他放了,讓他回去擺好陣勢對壘。孟獲將帶來的人馬撤回金沙江南岸,在岸邊築好工事等待蜀軍發起進攻。

諸葛亮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擊敗孟獲的計策。諸葛亮撥出部分兵力伐木趕製木筏,擺出準備強行渡江作戰的樣子。其實,蜀軍主力已分別從上遊和下遊的水流平緩處渡過金沙江。

一天夜裏,蜀軍從後麵殺進孟獲的大營。前有金沙江、後有蜀軍,想逃也沒處逃,孟獲和他的部下再次成為俘虜。孟獲還是不服氣,認為兩軍正麵廝殺時自己被俘才算輸,又將孟獲和他的部下放回。

孟獲一連被逮住6次,每次都被放回。諸葛亮為使孟獲口服心服,答應孟獲的要求:正麵打一仗。

有一天,兩軍在一片開闊地擺好了陣勢,孟獲大吼一聲,率領部下直朝蜀軍衝去。原來,這一次諸葛亮擺出的是八卦陣,孟獲衝進了八卦陣就像進了迷宮。折騰到最後,他第七次被俘。

孟獲被押到諸葛亮麵前,他跪倒在地,動情地說:“丞相仁至義盡,從今以後,我一定為丞相效力。”

諸葛亮連忙將他扶起,說:“將軍快起。漢人、南人都是一國之人,應當世代和好共創太平盛世。”

孟獲聽了,連連點頭。

秦晉淝水之戰

370年,前秦苻堅統一了北方,隻有南方的東晉與他對峙。383年,苻堅征調各族人民,組成87萬人的軍隊南下進攻東晉。

東晉得知前秦大軍南下,急忙派謝石、謝玄率精兵80000人,抗擊敵人。這時前秦的先遣部隊已到達離東晉國都不遠的洛澗,截斷了淮河交通,形勢十分危急。

謝石、謝玄派了5000輕騎兵偷襲洛澗的敵軍,大獲全勝,晉軍士氣大振,水陸並進直達淝水東岸布陣。

苻堅得知打了敗仗,急忙趕來督戰。他登上城樓,觀察淝水東岸的晉軍。隻見對岸營帳林立,旌旗簇擁,軍營裏還隱隱傳來陣陣鼓聲,苻堅心中一驚,忙轉身遠眺北方的八公山。

可是苻堅心裏還想著剛才晉軍軍容嚴整的景象,恍惚之時,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漫山遍野的敵旗、如林的戈戟。

苻堅心裏非常恐懼,不敢再抬眼看了,轉身對部下說:“晉軍有這麼多人馬,分明是強敵,你們怎麼能說他們弱呢?”

這時,謝石、謝玄經過研究,覺得前秦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都是從各族人民中強行征來的,人心不齊,而且前秦隊伍龐大,遠途行走,人困馬乏,晉軍應該采取速戰速決的戰術。

於是謝石、謝玄就發信給苻堅,要求秦軍從淝水岸邊後撤,留出空地來,讓晉軍渡過淝水,前來決戰。

苻堅心想:乘晉軍渡河之時,出兵襲擊,豈不正好?於是下令前秦軍隊後撤。不料前秦士兵民族眾多,都不願作戰,後麵部隊聽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戰敗了,爭先恐後地逃跑,前秦軍隊頓時大亂。

晉軍乘機搶渡淝水,衝殺過來。前秦軍隊中又有人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

前秦士兵一聽,更加混亂。頃刻間,前秦幾十萬軍隊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苻堅在逃跑中,被追趕的晉軍一箭射中肩頭,他顧不得疼痛,催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停下來歇口氣。

倉皇逃命的前秦官兵個個心驚膽戰。他們不敢從大路走,專揀雜草叢生的小路逃。夜間,聽到風的呼嘯聲和鶴鳴聲,都以為是晉軍的追殺聲。他們餓了就胡亂找點東西吃,累了就睡在田野裏,當時正是冬季,凍死、餓死了許多官兵。

苻堅率領殘兵敗將逃回關中後,部將慕容垂等紛紛反叛。苻堅被姚萇所殺,前秦隨之瓦解。此後,北方先後建立了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後燕、西涼等國,北方又陷入了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麵。

嶽飛計除劉豫

1137年,宋軍元帥嶽飛奉命攻打金兵。

出兵之前那天晚上,嶽飛久久不能平靜:“漢奸劉豫投降金主,賣國求榮,被金主立為大齊皇帝,這賊對宋朝威脅極大!”嶽飛坐下來,在中軍帳前翻閱著最新情報,一行文字吸引了他:“金將粘罕喜歡劉豫,金將兀木討厭劉豫!”

看到這裏,嶽飛心有所動,“何不利用這種矛盾,破壞他們的關係,削弱敵人力量。”

幾天後,軍中有人俘虜了金兀術的間諜,忙送到嶽飛這兒來。嶽飛想:“咦,何不借他的一張嘴巴呢?”

嶽飛屏退左右,突然質問眼前這從未見過的間諜:“你不是探馬張斌嗎?前幾天,我派你到齊王劉豫那裏去,約劉豫和我一起把四太子金兀術誘騙來殺死,你卻一去不回來,該當何罪啊!”

嶽飛頓一頓,把嗓門提高了:“我又派別人到劉豫那裏去約定這事。劉豫已答應聯合,今年冬天我們將以會合打過長江為名,把四太子引誘到清河消滅他。我問你一句,你帶著我的書信竟敢不到劉豫那裏去,你為何背叛我?”

間諜被嶽飛編造的這番“責問”弄得莫名其妙:“我是金兵間諜,哪受過你嶽飛指派?難道我長得像那個張斌嗎?”刹那間,間諜猛然想到:“自己在嶽飛手裏,不認這帳,小命不完啦?幹脆認了吧!”想到這兒,他撲通跪下:“小的是張斌,望嶽元帥饒罪!”

嶽飛似乎很認真地審視了間諜一番,轉身坐在書案前,筆走龍蛇,“刷刷刷”寫好一封信,迅速裝在蠟丸裏。他站起身子,對間諜說:“給你一次立功機會,把這信送給劉豫,千萬不能泄露。為了不丟失泄密,隻好委屈你受點皮肉之苦啦!”

說完,他喚來親信,在間諜大腿上割了個口子,將蠟信塞進去藏妥。

間諜拿到信,如獲至寶。他哪顧得腿上傷痛,馬上跑回去麵交金兀術。金兀術打開一看,牙齒咬得“咯咯”響:“嶽飛寫信約劉豫一起誘殺我。啊!劉賊真是吃裏扒外,竟敢暗暗勾結嶽飛謀害我!”

兀術馬上趕到金朝皇帝那兒,一五一十作了彙報。後來,金主就把劉豫廢掉了。

關天培血濺虎門

賣國賊奕山還沒有趕到廣州,英軍已探得琦善簽署的《穿鼻草約》被廢,惱羞成怒,於1841年2月25日,向虎門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各防線在琦善的撤防命令逼迫下,已是兵微將寡,彈藥又少,防禦工事幾乎全毀。英軍很快攻下虎門前橫檔、永安二炮台,正揮軍向虎門後的鎮遠、威遠二炮台進發。這是虎門僅存的兩座炮台,由軍門關天培鎮守。

關天培深知虎門這最後兩座炮台也難以守住。鎮遠和威遠同樣兵微將寡,彈藥又不充足,防禦設施也遭到琦善的破壞,想守住虎門談何容易。老英雄抱定與虎門共存亡的決心,他立即召集全體將士,進行新的布防。

關天培對將士們說:“人可死,誌不可侮。今日,吾等麵對強敵,隻有決一死戰,以報國恩。關某在此,對天明誓,關某在,炮台在,決不後退!”

全體將士被老英雄的氣慨深深感動,禁不住異口同聲高呼:“吾等願與大人同生死,與炮台共存亡!

忽然,平靜的海麵出現幾個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關天培在望遠境內看到英艦正向我炮台進發。

關天培立即命令兵士做好戰鬥準備。並告誡兵士說:“我們炮彈少,讓敵人全部進入我們的射程,瞄準後狠狠地打!”

英艦指揮台上站著喬治、義律和伯麥。義律對喬治說:“這是關天培老將軍的防地,他十分厲害,應該小心點好!”

喬治說:“琦善把他撤得一無兵,二無彈藥,這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今天,我們必勝!”

話音剛落,艦前落下一排炮彈,轟炸聲嚇得喬治等人趕緊後退。喬治鎮定後,下令從三麵包圍過去,同時開炮,一定要摧毀關天培的主炮台。

敵人仗著船多,彈藥充足,三麵圍攻,萬炮齊發。關天培鎮定自若,沉著應戰。但是關天培彈盡無援,炮台又起火,英軍乘勢登上炮台,關天培手揮大刀,率領兵士與敵人展開血博戰,大刀、長矛殺得敵人紛紛後退。

英軍人多勢眾,官兵傷亡越來越慘重,關天培殺得渾身是血,肩頭、胳膊已多處受傷,眼看周圍盡是英軍,老英雄最後劈死一個英軍後,仰天大呼:“英人可惡,琦善可恨,天培從此殉國了。”

手中的劍,向頸一抹,引頸自刎。

鎮遠、威遠失陷,老英雄關天培與數百名官軍全部壯烈殉國。虎門要塞鎮遠、威遠炮台隨後也相繼失守,但數百官兵無一投降、退逃,全部戰死。

英軍兵敗三元裏

1841年1月,英國侵略軍攻入廣州,清軍不戰自潰。英軍得手後,連日四處騷擾,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廣州北郊三元裏附近103鄉的村民,在當地紳士的號召和聯絡下,紛紛拿起武器,組成義軍,同侵略者展開鬥爭。義軍用北帝廟中的一麵三星旗作令旗,相互約定,一村有事,各村支援,共同抗敵。

淩晨,一隊義軍將英軍誘出了炮台。大約600餘英軍分左右兩路向三元裏一帶進犯。三元裏人民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由於英軍使用的是洋槍洋炮,而義軍的武器隻是大刀長矛,若正麵交鋒,義軍必敗無疑。

所以,英軍向前步步逼近時,義軍便向山崗退去;英軍停止追擊,義軍則鳴鑼擊鼓,向敵人進逼。英軍見狀再次進攻,不料義軍又退走。這樣一步一步將英軍引誘到了牛欄崗附近。義軍在牛欄崗早設下了埋伏,敵人一進入伏擊圈,義軍伏兵突然殺聲震天,漫山遍野都是,英軍發現中了埋伏,已經晚了。

午後,烏雲密布,大雨將至,英軍似乎預感到不妙,便再次向義軍發起進攻。但義軍卻仍不同敵軍正麵交鋒。不久,大雨傾盆而下,淋濕了英軍槍炮的火藥,槍無法打響。

義軍不失時機地從兩翼包抄過來,手拿大刀、長矛、鐵鍬、鋤頭等各種武器向英軍殺去。英軍抵擋不住,落荒而逃,而義軍窮追不舍,將60餘名英軍包圍在水田中,殺死殺傷30多人。

此後英軍派出了兩個水兵連,帶著“雷管槍”前去增援,才將餘下的英軍救回。三元裏人民取得了抗擊侵略者的巨大勝利。

吉鴻昌巧籌軍餉

1929年是北伐戰爭剛結束的年頭,馮玉祥把西北軍主力全擺在中原戰區,造成後方空虛。蔣介石趁馮玉祥後方空虛,圍攻當時馮的地盤銀川,於是,打起了內戰。

危急時刻,馮玉祥想起了手下大將、智勇雙全的第十九師師長吉鴻昌,命他火速趕回西北,接任第十一師師長之職,並要求他自籌軍餉,就地作戰。

吉鴻昌上任後來到第十一師一看,著實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的確是一群豆腐兵!一個個麵黃肌瘦,無精打采,槍支破舊,毫無士氣。

麵對這種局麵,吉鴻昌並不著急,他一頭鑽入連隊,發現關鍵問題是給養困難,軍餉無著落,導致了軍隊供給不足,士兵毫無戰鬥力。

更有甚者,軍需官竟私下把成批的彈藥賣給叛軍。這時,又得到一份確切情報:剛有一批軍火被偷運到城外,軍需官又得到了一筆巨款。

根據這種情況,吉鴻昌覺得應該從這個軍需官身上開刀。軍需官很快被召到了司令部。

吉鴻昌熱情接待,親切地說道:“老弟,聽說你為部隊給養操心受累。我給你透個喜信,我來時,馮老總給我撥10萬軍餉,估計10來天就能到,隻是遠水難解近渴。據說,你在銀川多年,認識不少頭麵人物,我想讓你出麵,找他們暫借10000元供急用等餉銀一到,立即歸還,並付給2分利錢,對你對大家都好,你看怎麼樣?”

軍需官聽吉鴻昌說完,心裏一翻個:難道真是這樣嗎?莫非他……不過,他察顏觀色,覺得師長的態度十分誠懇可信,就滿口答應下來,立即“忙乎”去了。

他剛一出門,吉鴻昌就調集一連人馬,暗中出城,去追劫那批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