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軍事故事2(2 / 3)

第二天,吉鴻昌召集全體軍官訓話。不一會兒,軍需官興高采烈地走進來,把10000銀元送了上來。與此同時,被盜賣的軍火也被追了回來。得意忘形的軍需官一下子嚇呆了,癱軟在地。

吉鴻昌威嚴地說:“兄弟們!這個內奸,竟把我們的軍火偷賣給敵人,拉下去,立即槍斃!”

一聲槍響,全場歡呼。吉鴻昌下令把銀元和彈藥發給每個士兵,並吩咐各連隊改善夥食,養精蓄銳,準備迎擊敵人。部隊因此士氣大振。

紅軍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遊。它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穀間,江麵寬闊,水急浪大。如果紅軍過不去江,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穀,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

當紅軍大隊人馬向金沙江挺進時,蔣介石如夢初醒恍然大悟,認定紅軍的目的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達命令,控製渡口,毀船封江。就在紅軍進抵金沙江前夕,江邊的敵人已將所有船隻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中央軍委幹部團的同誌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未說,翻山越嶺日夜兼程90千米,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

在渡口,軍委幹部團的同誌們幸運地找到了一隻船。原來這隻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裏去了。後來,他們又在當地農民的協助下,從水裏撈出了一隻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後,同誌們乘坐這兩隻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並沒有怎麼在意。靠近北岸時,紅軍來了個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軍和一個保安隊,控製了皎平渡兩岸渡口。

紅軍控製皎平渡後,在百姓的幫助下,找到7隻渡船,召來30多名船工。紅軍成立渡河司令部,製訂《渡河守則》,千軍萬馬開始渡江。

金沙江寬140多米,江水擊石,白浪頓起。每隻船6人,3人一班,一小時換一班,踏波蹈浪,日夜穿梭。紅軍首長親自和船工們開會研究渡河,還非常關心船工生活。

紅軍不但給每名船工每天發5塊銀元的工資,還每天殺豬款待他們。後來買不到豬了,就買來毛驢。

劉伯承總參謀長對船工們說:“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沒有菜就請大家吃驢肉吧!”

有一次,有一個船工隨口說了句米飯裏有沙子,立即引起首長重視,從此紅軍炊事員每次給船工煮米飯前,都要仔仔細細地撿米中的沙子。

就這樣,從5月3日至9日,在這段時間裏,紅軍主力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第九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繞圈子,時東時西,忽南忽北,牽製了敵人部分兵力。

5月6日,紅軍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5月9日在樹節渡順利地渡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是這時紅軍已經毀船封江,遠走高飛,無影無蹤了。

世界軍事故事

特洛伊木馬計

在宙斯統治宇宙的年代,帕裏斯在阿佛洛狄忒的幫助下,拐走了當時最美的女子海倫——斯巴達王墨涅依斯的王後。由此,引發了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的戰爭。卻說希臘人聯合起來攻打特洛伊城,但特洛伊城是個十分堅固的城市,希臘人攻打了9年也沒有打下來。

第十年,希臘一位多謀善斷的將領奧德修斯想出了一條妙計。

這一天的早晨非常奇怪。希臘聯軍的戰艦突然揚帆離開了。平時喧鬧的戰場變得寂靜無聲。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撤軍回國了,他們跑到城外,卻發現海灘上留下一隻巨大的木馬。

特洛伊人驚訝地圍住木馬,他們不知道這木馬是幹什麼用的。有人要把它拉進城裏,有人建議把它燒掉或推到海裏。正在這時,有幾個牧人捉住了一個希臘人,他被綁著去見特洛伊國王。

希臘人告訴國王,這個木馬是希臘人用來祭祀雅典娜女神的。希臘人估計特洛伊人會毀掉它,這樣就會引起天神的憤怒。但如果特洛伊人把木馬拉進城裏,就會給特洛人帶來神的賜福,所以希臘人把木馬造得這樣巨大,使特洛伊人無法拉進城去。

特洛伊國王相信了這話,正準備把木馬拉進城時,特洛伊的祭司拉奧孔跑來製止,他要求把木馬燒掉,並拿長矛刺向木馬。

木馬發出了可怕的響聲,這時從海裏竄出兩條可怕的蛇,撲向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拉奧孔和他的兒子拚命和巨蛇搏鬥,但很快被蛇纏死了。兩條巨蛇從容地鑽到雅典娜女神的雕像下,不見了。

希臘人又說,“這是因為他想毀掉獻給女神的禮物,所以得到了懲罰”特洛伊人趕緊把木馬往城裏拉。但木馬實在太大了,它比城牆還高,特洛伊人隻好把城牆拆開了一段。

當天晚上,特洛伊人歡天喜地,慶祝勝利,他們跳著唱著,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至深夜才回家休息,做著關於和平的美夢。

深夜,一片寂靜。勸說特洛伊人把木馬拉進城的希臘人其實是個間諜。他走到木馬邊,輕輕地敲了3聲,這是約好的暗號。藏在木馬中的全副武裝的希臘戰士一個又一個地跳了出來。他們悄悄地摸向城門,殺死了睡夢中的守軍,迅速打開了城門,並在城裏到處點火。

隱蔽在附近的大批希臘軍隊如潮水般湧入特洛伊城。10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希臘人把特洛伊城掠奪成空,燒成一片灰燼。男人大多被殺死了,婦女和兒童大多被賣為奴隸,特洛伊的財寶都裝進了希臘人的戰艦。海倫也被墨涅依斯帶回了希臘。

漢尼拔大敗羅馬軍

漢尼拔是古迦大基國的著名軍事家。公元前216年8月,漢尼拔率領40000步兵,10000萬騎兵在意大利東南沿海的卡內地區同羅馬軍隊決戰。羅馬軍由羅馬執政官伊米裏亞斯率領,共有80000步兵、7000餘騎兵,在人數上明顯優於漢尼拔的軍隊。

漢尼拔麵對強大的羅馬軍,決定以智謀取勝。他了解到卡內地區當時的季節,每天中午常有強勁的東南風。於是,他在部署陣勢時,讓部隊背向東南,以便順風作戰。

他擺開了這樣一種陣式:步兵立於中央,呈半月形,在半月形陣式的中間突出部,以一部分兵力占領寬大正麵,並故意將兵力較弱的中間突出部暴露給敵人。

半月形陣式的兩翼,配置步兵主力,以便從兩翼夾擊敵人。又令500餘名士兵手拿刀、劍和盾牌等武器,身藏匕首,準備在必要時向羅馬軍假裝投降,混入敵人內部。步兵的兩側,配置騎兵,保護步兵兩翼的安全,防止羅馬軍從兩翼進行攻擊。同時,利用自己騎兵的優勢,從兩翼包抄敵人,斷絕敵人後路,從敵軍背後發動攻擊。

決戰於8月2日上午開始。不出漢尼拔所料,羅馬軍果然集中步兵猛攻漢尼拔軍步兵中央突出部,漢尼拔見狀,立即指揮左右兩翼的騎兵,分別向羅馬軍兩翼的騎兵出擊,同時命令前沿陣中的步兵迎擊敵人。漢尼拔軍騎兵很快便擊潰羅馬軍兩翼騎兵,繞到了羅馬軍的背後。

步兵激戰了一會兒,漢尼拔即命令事先準備好的500名士兵,向羅馬軍方向逃去,交出自已的武器,假裝投降。羅馬軍見這些“投降”過來的士兵已交出武器,就把他問留在陣地後,不加看管,仍集中兵力猛攻漢尼拔步兵陣地。

在羅馬軍步兵的強烈攻擊下,位於半月形中央突出部的漢尼拔步兵且戰且退,使半月形陣勢變成了凹部向敵,從而對羅馬軍形成了一個口袋形的陣勢。漢尼拔見敵人已中圈套,就命令兩翼的步兵主力,猛攻羅馬軍側翼,從兩側夾擊羅馬軍。羅馬軍開始混亂了。

激戰至中午,東南風乍起,狂風把飛沙塵土刮向敵軍,敵人的眼睛被風沙所迷,既不能準確地使用手中武器,又無法躲避漢尼拔軍投射過來的矛、箭和石頭,這樣一來,羅馬軍更加混亂了。

正在這時,漢尼拔軍假裝投降的500名士兵,從身上摸出暗藏的匕首,突然向敵人發動攻擊。漢尼拔的騎兵也從敵軍背後衝殺過來。羅馬軍已深深地陷入了漢尼拔設下的“口袋”裏,裏外受擊,傷亡慘重。戰至天黑,羅馬軍大敗,羅馬執政官伊米裏亞斯在混戰中被殺。

彼得大帝不戰退敵

18世紀中葉,瑞典軍隊在國王查理十二的率領下再次發動對俄國的進攻。就在總攻前夕,瑞典人不約而同地從各地抓獲許多俄國的信使。

這些信使帶著彼得大帝親筆簽署的命令,要各地將領帶兵來波羅的海沿岸集結,擺出了要與瑞典軍決一死戰的姿態。按照這些指令前來集結的軍隊之多,出乎瑞典人的意料。

瑞典在那時候是歐洲的軍事強國,屢屢侵占俄國的土地。但自俄國的彼得大帝即位後,形勢發生了變化。

彼得大帝是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統帥。他加強了沿海地帶工事的修築,還不惜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海邊建設彼得堡,不僅想控製波羅的海,而且想以彼得堡為基地向西方擴張。

瑞典當然不能容忍彼得大帝的這種做法,欲將修築彼得堡的計劃扼死於搖籃之中,於是派兵攻打俄軍。誰知以往不堪一擊的俄軍在彼得大帝的率領下,居然打了個大勝仗。

瑞典雖吃了次敗仗,仍動員全國的兵力,再次向俄國進攻。麵對險惡的形勢,積弱已久的俄國許多將領動搖了,他們主張退出沿海地區,放棄修築彼得堡的計劃,將兵集中在內地,再與瑞典軍周旋。

彼得大帝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氣可鼓而不可泄,倘若退守內地,不僅放棄了苦心經營的彼得堡,丟掉了沿海防地,而且在退守中會使士兵喪失鬥誌,亂了陣腳,很容易被強大的瑞典軍擊敗。所以,他主張:“決不能向後退縮半步!”

將領們心存疑慮:“敵眾我寡,若不後退,必落敗局!”

彼得大帝當機立斷:“我不需要用兵,就能退敵!”

彼得大帝並非口出狂言,而是分析了查理十二及瑞典將領猶豫躊躇的特點,已經敗了一次,存在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所以施用了一條疑兵之計:他親自簽發了許多命令,讓信使通知各地將領帶兵到沿海地區集結。

其實,這些將領有的遠在內地,有的根本不存在。而且他讓這些信使故意走進瑞典的防區,情願讓瑞典人俘虜去。

查理十二看了彼得大帝的調兵信件,親自審問了信使。他作出了判斷:“俄國的兵力出乎意料的強大,即使能攻占沿海地區,也會陷入彼得大帝布下的圈套中去,所以主動地將部隊撤了回去。”

彼得大帝利用這寶貴時間,修建成了彼得堡,從此俄國再也不怕瑞典軍的進攻了。

華盛頓避實擊虛

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人民在來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來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6年12月25日,英國殖民軍正在“聖誕節”尋歡作樂,華盛頓乘機發動突然襲擊,出其不意地連夜渡河,占領特倫頓城,一下子俘虜了英國的德籍雇傭軍1000餘人。

華盛頓於聖誕節之時率軍偷襲特倫頓的消息傳到紐約,英國豪將軍大為惱火,他命令康華利率7000名精兵攻打華盛頓。

康華利把軍隊布置在特倫頓附近及普林斯頓。華盛頓前後受敵,處境十分危險。為此,他派出偵察兵了解敵情,得知康華利把主攻方向定在特倫頓,普林斯頓見布置了少量的兵力。於是華盛頓決定放棄特倫頓,向普林斯頓出擊。

為了給敵軍造成一種假象,華盛頓采取了兵不厭詐的戰術。他派一小股士兵,在陣地前沿燒起篝火,假裝挖工事,加固陣地,準備阻擊敵人。

康華利果然中計,以為華盛頓將在特倫頓同他決戰。於是命令部下好好休息,準備第二天的大戰。當英軍呼呼大睡時,北美大陸軍已經向普林斯頓進發了。黎明時分,戰鬥在普林斯頓打響了,英軍傷亡慘重,華盛頓大獲全勝。

英國侵略軍惱羞成怒,進一步增兵入侵,占領了美國當時的首都費城。華盛頓處境相當困難。為了孤立英國的侵略政策,美國又多方開展了外交活動,爭取法國等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