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國曆史故事2(1 / 3)

第一章我國曆史故事2

荊軻刺秦王

戰國時期,秦國的勢力逐漸強大,秦王滅了趙國後,兵臨易水。燕太子丹為緩解秦軍攻勢,派義士荊軻去刺殺秦王。太子丹為了使荊軻騙取秦王信任,就和從秦國逃出的樊於期商議。樊於期為報太子丹的恩,自刎而死。這樣,公元前227年,荊軻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來到秦國。秦王聽說荊軻帶著叛將的人頭和燕國的圖來投奔非常高興。荊軻借獻圖之際,拿出匕首抓住秦王的衣袖就要剌,秦王拚命掙紮,並乘機抽出長劍斬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又把匕首擲向秦王,被他躲過,這時旁邊的武士上來把荊軻砍死了。

楚漢相爭

公元前204年,劉邦會合諸侯56萬大軍東進,一舉攻下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他以為大功告成,搜羅了宮中的美人珍寶,整天擺宴喝酒。這時項羽正在齊國作戰,聞訊帶領3萬精兵南下反攻,一下子消滅了劉邦軍隊20多萬,不僅收複了彭城,還俘虜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呂雉。

劉邦逃到滎陽,被楚軍包圍起來。劉邦求和,項羽準備同意。範增勸阻說:“消滅漢王正是時機,如今不加緊攻打,將來後悔就遲了!”劉邦知道了,用4萬斤黃金去施行反間計,讓項羽趕走了範增。5月的一個晚上,滎陽東門大開,湧出兩千名婦女,後麵跟出了劉邦的車輦,左右大呼:“漢王投降了!”楚軍信以為真,都從圍城四麵趕來觀看。結果車中坐著的是劉邦的部將紀信。他本人則從西門突圍逃跑了。

第二年10月,劉邦重整旗鼓,同項羽對峙於廣武。項羽把劉邦的父親綁在肉案子上,威脅劉邦說:“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他殺了煮肉汁!”劉邦回答說:“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煮好肉汁,請分給我一杯!”項羽也無計可施。劉邦在陣前曆數項羽十大罪狀,項羽大怒,一箭射中了劉邦的額頭。劉邦怕擾亂軍心,摸著腳大叫:“狗賊竟敢射我的腳趾!”廣武未能成為決戰的戰場,雙方各有顧忌,最後還是議和:項羽放回人質,楚漢以鴻溝為界,溝東屬楚,溝西屬漢。象棋盤上“楚河漢界”的名稱,就來源於這段曆史。

劉邦引蟻排字殺項羽

公元前203年,劉邦派大將韓信設下十麵埋伏,將楚霸王項羽的人馬圍困在垓下。

項羽帶領的800子弟被漢軍重重包圍,可是,劉邦卻喜憂參半。喜的是楚軍將被消滅,天下將歸於自己;憂的是項羽及其部下勇猛頑強,萬一項羽突圍,東渡烏江,說不定會卷土重來。

劉邦日夜發愁,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著。一天深夜,夜飯早已涼了,劉邦正要端起飯碗,發現碗邊爬滿一圈螞蟻,忽然心中有所感觸,連忙請來丞相蕭何商量了一番,又找出俘虜過來的楚國士兵教漢軍唱楚歌。

第二天晚上,漢軍的營寨裏傳來陣陣淒涼的楚歌,項羽聽了大吃一驚,心想:“莫非漢軍已攻下楚國,不然,怎會有這麼多人唱楚歌呢?”項羽聽到那悲愴的楚歌,跨上烏騅馬,帶領800多士兵,向南突圍。楚軍渡過淮河,又來到烏江邊。

項羽一路突圍衝殺,最後隻剩下26名士兵。正在走投無路之際,隻見烏江亭長駕一隻小船駛來,勸項羽渡江。突然,項羽發現士兵們圍在江邊看什麼。問了問士兵,誰也沒有回答,他親自上前一看,早已嚇得魂不附體,隻見岸邊成千上萬的螞蟻排成一行大字:項羽速死於此。

項羽望著奔騰的江水,老淚縱橫,仰天長歎:“天亡我也!天亡我也!”亭長在船上迫不及待地問道:“大王,何故天亡於你?”項羽指著這一行字,慘然一笑說道:“螞蟻都出來排成字要我死,這是天亡我也。而今我還渡江幹什麼呢!想當初八千江東子弟隨我渡江西征,今天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可憐我,原諒我,但我還有什麼臉去見他們呢?”

劉邦的軍隊追過來了,26名士兵又抵擋了一陣,最後隻剩下項羽一人,他決不願做漢軍的俘虜,拔出劍來自刎了。

原來,劉邦得知項羽十分迷信,從碗邊上的螞蟻得到啟發後,讓蕭何帶上士兵來到江邊,用糖稀在地上寫下這幾個字,螞蟻聞到糖味後都爬來吃糖稀,正好形成這幾個大字。項羽受到迷惑,真認為天命該死呢。

楚河漢界今安在

象棋盤上,兩軍對壘的中央有一條“楚河漢界”,這是比擬曆史上的“楚漢相爭”。那麼,“楚河漢界”現在究竟在哪裏呢?

有的人以為,今日揚子江畔的楚漢之地就是曆史上的“楚河漢界”。其實不然,據史書記載,古代豫州(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才是真正的“楚河漢界”。它北臨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曆代兵家興師動眾的古戰場。

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3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在滎陽成皋一帶短兵相接,進行了我國古代戰史上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劉邦為了改變楚強漢弱的不利形勢,采納謀士張良等人的建議,重用謀臣,團結內部力量,在軍事上製定了一個正麵堅持、敵後擾亂和南北兩翼牽製的對楚作戰方針,憑借後方糧草充足,興兵擊楚。公元前203年10月,劉邦乘楚軍主力東進,進攻成皋,成皋守將曹咎起初還遵照項羽“小心堅守成皋,即使漢軍挑戰,也千萬不要出擊”的告誡,堅守不出,但是經不起漢軍連日的辱罵和挑戰,一怒之下,率軍出擊,當楚軍正在渡汜水的時候,漢軍乘機攻擊,把楚軍的先頭軍隊打敗,後軍亂了陣,自相踐踏。曹咎兵敗,覺得沒臉再見項羽,在汜水邊自殺了。漢軍奪取成皋,乘勝推進到廣武(山名,今河南滎陽縣東北),楚漢兩軍隔著一條廣武澗對峙起來。

日子一久,楚軍糧食缺乏,既不能進,又不能退,白白地消耗了糧食。項羽沒法子,就把漢王的父親綁了起來,放在宰豬的案板上,派人大聲吆喝:“劉邦還不快投降,就把你父親宰了。”

劉邦知道項羽嚇唬他,便大聲答話:“我跟你曾經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要是把父親殺了煮成肉羹,請分給我一碗嚐嚐。”

項羽聽了,真是沒有辦法。不久,漢將彭越攻占了昌邑等20多個城,截斷了楚軍的運糧道。楚軍糧草越來越少。在劉邦的攻勢下,項羽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之說。如今在滎陽城東北的廣武山上,還留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邊的叫漢王城,東邊的叫霸王城,傳說就是當年劉邦、項羽所築。兩城之間有一條寬300米的大溝,便是“鴻溝”。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病死在路上,在奸臣趙高的密謀策劃下,假傳秦始皇的遺詔,讓胡亥繼承皇位,史稱秦二世。

胡亥雖然當上了皇帝,可是,大權實際上在趙高手裏,趙高為人陰險毒辣,專橫跋扈,攪得全國上下怨聲載道,恨之入骨。

公元前209年,一批900多人的壯丁隊伍被押送到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去防守,當隊伍走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時,遇上連綿大雨,沒法前進,隻好暫時駐紮下來。當時推舉陳勝、吳廣二人擔任屯長職務,帶領這支隊伍。

雨越下越大,道路和橋梁被大雨衝毀,隊伍不能前進。當時法令很嚴,戍邊的隊伍不能如期趕到漁陽,就要被殺頭。夜裏,陳勝跟吳廣商量:“眼看限期內趕不到漁陽,難道一個個白白地去送死嗎?”二人商量了一番,決定舉兵起義。為了號召大家,他們利用當時大多數人都迷信鬼神的特點,想出一條計策。

第二天,他們拿來一塊白綢布,用朱砂在上麵寫上“陳勝王”三個大字,塞在一條魚肚裏,讓兵士買回來。兵士們剖開魚,發現這綢布上麵的字,都感到十分驚奇。半夜裏,吳廣又來到附近的神廟裏,點起一堆火,裝著狐狸的叫聲喊:“大楚興,陳勝王,大楚興,陳勝王。”兵士們都聽得又驚又怕。

天一亮,大夥兒都對昨晚發生的事議論紛紛,陳勝來了,一個個都對他顯露出敬畏的神色。

有一天,兩個押送隊伍的軍官喝得酩酊大醉,吳廣故意散布逃走的言論,煽動大家散夥回家,兩個軍官聽到了,把吳廣打了一頓,還拔出寶劍要殺吳廣,吳廣奪過寶劍朝那兩個軍官砍去。這時,陳勝也趕來了,將兩個軍官一齊砍死。

這時,陳勝和吳廣趁機號召大家說:“大丈夫豈能白白去送死嗎?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注定的嗎?我們就不能做一次嗎?!”

在陳勝、吳廣的號召之下,大夥兒齊聲高喊:“對!我們聽您的!”

於是,陳勝吩咐弟兄們搭了個大台,又做了麵大旗,旗上寫了個大“楚”字,大夥兒一齊跪下,對天起誓,齊心合力,推翻秦朝。隨後,大家一齊推舉陳勝、吳廣為首領,拿起武器,首先占領了大澤鄉一帶。接著,附近的老百姓也紛紛拿起鐵鍬、鋤頭支援他們,參加了起義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