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隊伍壯大了,沒有刀槍和旗子,他們就砍下樹枝做刀槍,削了竹枝做旗杆,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農民起義軍。曆史上稱這件事為“揭竿而起”。
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是個胸有大誌、勤奮好學的人。在少年時代,他讀了不少古代書籍,其中深深感染了他的是張騫通西域的故事。班超非常仰慕西漢的張騫,他立誌要像張騫那樣為國為民幹一番事業。
當時,住在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貴族經常帶兵進攻東漢北方郡縣,焚燒城邑,搶人、搶牲口;還控製了西域各族政權,強行征收貢賦,並斷絕了西域與東漢之間的交通。西域是指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區。西域有大大小小幾十個政權。西域方麵曾多次派使者到洛陽,請求東漢政府派兵驅逐匈奴的勢力。
漢明帝時,國力強盛,漢朝決心解除北匈奴的威脅,掃除和東漢之間交通的障礙。消息傳到洛陽,班超慨然扔下手中的筆,感歎道:“大丈夫沒有別的誌願和謀劃,還是應當以張騫為榜樣,立大誌,在異域建立功勳,博取封侯,怎能長期生活在筆硯之間呢?”從此他毅然投筆從戎。
竇固很賞識班超的才能。不久,東漢朝廷為了恢複和西域各國的交往,決定派官吏前往。竇固便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奉命出使。他率領36名士吏首先到達西域的鄯善(今新疆若羌)。起初,鄯善王熱情地款待班超一行人。可是過了幾天,鄯善王的態度忽然變得疏遠起來。班超心中犯疑,心想其中必有緣故。後來他從侍者口中了解到,原來是匈奴的使者帶兵到鄯善已經3天了,正在鄯善進行活動。鄯善王迫於匈奴人的威脅,不敢再與漢朝的使者親近了。班超立即召集隨行的36人商量對策。他分析了他們當時的處境,說:“假如鄯善王把我們交給匈奴人,那將死無葬身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隻有以死相拚。咱們乘夜殺了匈奴人,這樣才能逢凶化吉。”
當晚,夜深之後,班超率領36名吏士向匈奴營舍發動了襲擊。他命令10名士兵帶著軍鼓,潛伏到匈奴營舍後麵;其餘的人帶著刀弓箭弩,來到營舍前麵。看到時機成熟,班超命令士兵沿著營舍周圍點火。當天恰巧狂風驟起,又是順風放火,風借火勢,火借風威,整個營舍頓時燃燒起來。營舍後麵的10名士兵立即拚命擊鼓,大聲喊叫,以張聲勢。匈奴使者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四散奔逃。班超等人乘亂斬殺匈奴使者,班超親手殺了3個,吏士們殺了匈奴使者及隨從30多人,剩下的100多人全部被燒死了。
天一放亮,班超帶領隨從提著匈奴使者的人頭去見鄯善王。這一果斷的行動粉碎了匈奴使者的陰謀,也使鄯善王下決心與匈奴決裂,一心與東漢複通和好。
班超的智勇雙全,深得東漢朝廷賞識。朝廷又命班超作為漢朝使者繼續西行到達於闐。這次班超早有思想準備,他以鄯善國為例,先打消了於闐王的顧慮,爭取了於闐王。於闐王主動殺了匈奴貴族派在那裏的“監護”使者,與東漢和好。
西域的另一古國龜茲,國王在匈奴貴族的支持下,仗勢欺負疏勒國,派人把疏勒國王殺死,另立龜茲人兜題為王。公元74年,班超到達疏勒,他派部下殺了兜題,平息了疏勒的政變,隨後召集文武大臣,重新扶立原來疏勒王室的人為王。班超的舉動,贏得了疏勒人的擁護,使班超在西域獲得了很高威望。
經過班超的努力,西域大部分地區與東漢重新建立了互相信賴的友好關係。西域各國從王莽執政時期起,跟漢朝不相往來已經有65個年頭了。到了這時候,才恢複張騫通西域時,雙方通商的局麵。
公元75年,匈奴又大舉進攻西域,東漢政府命班超從西域撤回,但西域人民都不願他離開。疏勒人聽說班超要回漢朝,舉國憂恐;於闐王侯大臣也極力挽留他,抱著班超坐騎前腿哭泣著不放他走,班超隻得又留下來,回到了疏勒。
從公元73年到公元102年的近30年中,班超始終留在遙遠的西域。盡管東漢朝廷派兵幾次打敗匈奴的進攻,但當時匈奴貴族的勢力仍很大,經常對西域各小國進行威脅煽動,使這些小國的態度變化無常,而班超的處境則既困難又危險。但班超有勇有謀,能言善辯,恩威並舉。他注意團結弱小,依靠主張與漢和好的於闐、疏勒等小國,打擊為匈奴貴族效力的龜茲等國的上層分子,使西域各國紛紛歸漢,加強了中原地區與西域各國的交往,通往西方的中西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道——絲綢之路,重新暢通。班超因功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封“定遠侯”。
飛將軍李廣
隴西人(今甘肅秦安北部)李廣,是漢代著名大將。他身經百戰,以高明的射術令匈奴聞風喪膽。李廣先後做過隴西、北地、雁門、雲中等地的太守。他走到哪裏,哪裏的匈奴就望風而逃。匈奴人給李廣起了個外號“飛將軍”。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衛青、公孫敖、公孫貫、李廣四路人馬出擊匈奴。李廣率其中一支出了雁門,直逼匈奴營地。匈奴單於聽到漢軍分布的情況,心中最怵的就是李廣。於是他集中了最精銳的部隊屯集在雁門,並且布下伏兵,準備誘捕李廣。李廣率領漢兵,如猛虎下山,殺了無數匈奴兵,見匈奴兵向後潰退,便猛追不舍。結果,他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匈奴活捉。
匈奴捉得李廣,欣喜異常。這時李廣身傷數處,匈奴便用繩子編了一張網,掛在兩馬之間,將李廣橫臥在網上。走了十幾裏路,李廣躺在網上一動不動,如同死去。匈奴兵以為他傷勢過重,動彈不了,便放鬆了警惕。李廣偷偷瞧見旁邊有一匈奴兵騎著一匹好馬,於是乘其不備突然一躍而起,飛身上了這匹馬,劈手奪過弓箭,將匈奴兵推下馬去,策馬往南奔馳。眾匈奴兵見李廣奪馬而逃,便聚集數百騎隨後追趕。李廣一麵奔馳,一麵回身放箭,箭無虛發,射殺不少匈奴兵,始得脫險。
李廣打了敗仗,做了俘虜又逃回來,按當時的軍法應當斬首。好在漢文帝從前立下了罰錢贖罪的規矩,李廣才得以交錢贖罪,免去一死,回鄉做了平民。又過了幾年,匈奴進攻遼西郡,殺了太守,打敗了漢將韓安國。漢武帝覺得還是李廣能幹,重新起用他,派他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人聽說李廣來到右北平,都驚呼:“漢朝飛將軍來了!”紛紛躲避,好幾年都不敢來騷擾。
匈奴人一逃走,邊境上暫時沒戰事,李廣常常帶著將士們外出打獵。當時右北平山裏有不少老虎。李廣藝高人膽大,常常等老虎撲近才射箭,而且箭無虛發,一箭就將老虎射死。
有一天,李廣和將士們打獵回來,天色已經很晚,突然看見迎麵的亂草叢裏臥著一隻斑斕猛虎,正準備向他們撲來。李廣推弓搭箭,用足全身力氣,一箭射出,“嗖”的一聲,射個正著,那老虎一動不動了。將士忙跑過去察看動靜,這一看,全部人都愣住了。原來,李廣射中的是一塊巨石,那支箭就深深地插入石頭之中,誰都無法拔出。眾人都嘖嘖稱奇,李廣自己也很納悶。他對準巨石又射出幾箭,可箭頭均被折斷,再沒一箭能夠射入。飛將軍李廣箭能穿石的奇聞不脛而走,匈奴聽到後更是心驚膽戰。
後來,漢武帝又點將對侵犯邊境的匈奴大規模用兵。李廣作為郎中令率領四千漢兵進擊匈奴,被四萬匈奴精銳騎兵團團圍住。匈奴此時急於消滅李廣,一時間箭如雨下。漢軍一麵英勇抗敵,一麵組織突圍。漢軍的箭很快射完,而且傷亡很大。李廣讓士兵張弓而不射箭,他自己張開一種叫大黃的硬弓,直射匈奴的將領,一連射倒好幾個,直射得匈奴兵放下弓箭不敢再動。但匈奴人仍然死死圍住漢軍,令漢兵難以突圍。
這時,天色已黑,漢兵心中不免發怵。唯有李廣神情鎮定,沉著應戰,士兵在李廣的勇氣的感召下,心中恐懼頓消。第二天東方剛剛泛白,李廣一聲令下,漢兵齊力向外衝,這時,漢將張騫的部隊終於趕到,與李廣部隊內外夾擊,將匈奴打得大敗而逃。
衛青、霍去病威震匈奴
衛青出身低微,他的父親在平陽侯曹壽家裏當差。衛青長大以後,在平陽侯家當了一名騎奴。後來,因為衛青的姐姐衛子夫進宮,受到漢武帝的寵幸,衛青的地位才漸漸顯貴起來。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領騎兵3萬,追匈奴到長城外。匈奴右賢王以為漢軍還離著很遠,一點也沒防備,在兵營裏喝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衛青趁夜色,急行軍六七百裏,包圍了右賢王。漢兵從四麵八方衝進匈奴營地,打得匈奴部隊四麵逃竄,亂成一團。右賢王剛剛從醉意中驚醒,要抵抗已來不及了,隻好帶著他的幾百個親信脫身逃走。
這一仗,衛青的人馬一共俘獲了15萬多個敵兵,其中匈奴的小王10多人。匈奴的左右賢王,隻比單於低一級。這次戰爭,右賢王全軍覆沒,對匈奴單於是一個很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