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善祥博古通今,受召入府。先後在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府裏掌管內外政事文書,出謀獻策,運籌帷幄,成為天王、東王得力的女謀士。
武昌起義
20世紀初,全國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反帝反封建,清政府的統治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成立了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要推翻清政府的統治。他們從1900年起就組織了幾次起義,但終因準備不足沒能成功。
以四川為中心的“保路運動”爆發後,清朝政府調集半數以上駐武漢的新軍入川鎮壓,大批新軍向四川開拔,給武漢革命黨人發動起義提供了大好時機。
武漢地區有兩個革命團體,一個叫共進會,一個叫文學社,都和同盟會保持著密切聯係。他們看到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於8月間組成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推定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為總司令,共進會負責人孫武為參謀長,劉堯征、彭楚藩等為軍事籌備員,負責組織起義。經過商議,定於1911年10月11日放火為號發動起義。
起義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大家都投入積極的準備中。不料在起義前夕,接連發生了兩起自我暴露的事件,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有不少被殺害,革命黨人這時除了提前發動起義,別無選擇。一件事是新軍炮隊的革命黨人孟發臣等人和營長楊齊風發生衝突,楊齊風用軍棍打了孟發臣等人,士兵們看到長官這樣蠻橫專製,按捺不住怒火,拖出幾門大炮就向軍官宿舍轟擊。誰知射出的全是演習用的假彈。他們又急忙去取真彈時,被趕來的部隊鎮壓。湖廣總督瑞征雖然沒有利用這件事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卻因此加強了防備。
第二件事發生在10月9日上午。一部分革命黨在參謀長孫武帶領下,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裏配製炸藥。不料有人吸煙,火星落在炸藥桶裏,頓時引起爆炸。孫武受傷,被人送進醫院。巨大的爆炸聲引來了俄國巡捕,他們把革命黨人準備起義用的文告、旗幟、印信、鈔票和宣傳品全部抄走,並抓住了劉同等人,接著他們就把這些戰利品送給瑞征。劉同當時隻有十四五歲,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把他所知道的革命黨的秘密機關和重要人物全部供了出來。瑞征馬上下令包圍了武昌小朝街的起義指揮部,抓住了一批革命黨人。總指揮蔣翊武僥幸逃脫。起義計劃被徹底打亂。
當天午夜過後,瑞征下令將捉到的革命黨人全部殺害。接著關閉城門,全城戒嚴,並嚴格管束新軍各團各營的人員,不許他們外出,不許往來,按照名單嚴密搜捕新軍中的革命黨人。
晚7時左右,駐武昌城內黃土坡的第八鎮所屬工程第八營的士兵金兆龍在兵營裏擦槍,排長陶啟勝就問:“你們要幹什麼?”金兆龍回答:“以防不測!”陶啟勝大聲說:“你們想造反嗎?”金兆龍急不擇言:“造反就造反,你能把老子怎的!”陶啟勝上來就要扭住金兆龍,金兆龍抬手就給了他一槍。受了輕傷的陶啟勝轉身便往門外跑,迎麵碰上班長熊秉坤。熊秉坤知道陶啟勝這一去定會惹來麻煩,也抬手向他開了一槍。全營革命黨人聽到槍聲,大喊:“反吧!”頓時大家行動起來,槍聲大作。金兆龍、熊秉坤的第一槍揭開了武昌起義的序幕。
起義發動之後,熊秉坤等率眾直奔楚望台軍械局。把守軍械局的工程營士兵頓時紛紛加入起義隊伍,起義士兵的戰鬥力和信心越發得到加強。駐守軍械局的工程營左隊隊官吳兆麟,曾經參加過革命團體日知會,所以立即被推為臨時總指揮,吳兆麟立即帶領隊伍進攻總督衙門。這時各團營新軍革命士兵聽到槍炮聲和工程第八營起義的消息後,也都紛紛起義。起義隊伍聲勢更加浩大。經過一夜戰鬥,到11日拂曉,武昌就被革命軍全部占領了。11日晚和12日早,漢口和漢陽新軍也發動了起義。武漢三鎮全部為革命軍所占領,武昌起義獲得了成功。
五四愛國運動
早在19世紀,德國侵略者就用武力強占了中國的膠州灣,後來又逼迫清政府訂立不平等條約,使山東成為他們的勢力範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借口對德宣戰,出兵控製了山東省,奪去了德國在山東的各種權益。1915年,日本政府又向北京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幾乎全被袁世凱接受,日本政府吞食中國的野心越來越大。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巴黎和會召開前,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了國會演說,提出一切殖民地的處置,應顧全各殖民地居民的利益,而且大小國家都要互相保證政治自由和領土完整。這樣,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就有權收回被德國占領的土地,因而對巴黎和會抱著很大的希望。但日本代表在會上卻提出極其荒謬的無理要求:歐戰結束前,德國在膠州、青島的特權,包括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一切動產和不動產以及築路開礦權,均將無條件歸日本所有。
日本之所以能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是因段祺瑞上台後,仍充當日本走狗。1918年9月,段祺瑞派駐日公使章宗祥和日本政府交換了“山東問題的秘密換文”,使得日本在山東占有的權利超越了德國。在和會上,日本代表就是以“山東問題的秘密換文”為借口,提出了無理要求。巴黎和會本是列強戰勝的分贓會,竟同意了日本的無理要求,而段祺瑞的代表陸征祥也準備簽字認賬。這一賣國行徑很快被留日學生披露,通電全國。
消息傳到國內,舉國震驚。鬱積在人民心中的憤怒已不能容忍。4月下旬,北京、天津街頭出現了歐美歸國留學生組織的社會服務團,公開發起“廢除軍閥”、“打倒列強”等救國宣傳運動。
5月2日,濟南3000名工人集聚在北崗子舉行講演會,要求收回青島。5月3日,北京國民外交協會開會,決定在5月7日召開國民大會,通電全國各地各界共同行動,阻止北京政府代表簽約。
5月3日晚,北京大學法科禮堂擠滿了學生,除北大全體學生外,還有北京高師等校學生。北大學生代表鄧中夏站到講台上說:“同學們,不能再等待,段祺瑞政府是個賣國政府,隻會討好日本主子。明天下午1點,各校到天安門前集合,我們要舉行學界大示威,直接喚起民眾,製止簽約!”
1919年5月4日下午1點,北京大學高師等十三所大專院校3000多名愛國學生彙集到天安門城樓下,像潮水般地湧向外國使館區東交民巷,他們高呼:“還我山東!”、“保我主權!”、“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賣國的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等,開始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當遊行隊伍被使館區的警察攔阻時,學生立即轉向趙家樓找曹汝霖算賬。趙家樓曹公館擠滿了人,“誅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怒吼聲震天動地。正巧,曹汝霖和章宗祥兩人剛從總統府飲宴回來不久。二賊嚇得麵無人色,體似篩糠,戰戰兢兢地溜到後院大牆下,企圖越牆逃走。曹汝霖在四個仆人的幫助下越牆逃走,章宗祥不敢翻牆,正急得團團轉時,被衝進來的學生發現,一把揪住,痛打起來,打得章宗祥跪地求饒。
學生痛打了章宗祥,但沒有抓住曹汝霖,心頭怒火難平,就放火把曹汝霖家燒了。
愛國學生痛打章宗祥、火燒趙家樓,北京民眾無不拍手稱快。但北洋軍閥段祺瑞竟下令逮捕鬧事學生,抓走了30多名愛國學生。這更激起北京民眾的抗議。第二天,北京街頭出現了《北京市民宣言》,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要求集會和言論自由。陳獨秀、李大釗等親自撰寫聲援學生的文章。北京大學開始罷課,並通電全國各界,請求聲援。上海、天津、濟南、南京、武漢等城市的民眾先後集合,抗議政府,聲援學生。上海工商界率先罷工罷市、抵製洋貨。從6月5日起,上海工人自發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罷工工人約六七萬人。鬥爭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國,迅速發展到20多個省區、100多個城市。工廠工人罷工,汽車拋錨,鐵路和碼頭癱瘓,並向全國各地擴大。
“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到上海,運動主力由學生轉成工人,全國性的反帝反封建運動迅速形成。北京政府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的職務,釋放被捕的學生。6月27日,旅法華工、留學生、華僑數百人前往中國政府總代表陸征祥所住醫院,要求拒簽和約。第二天中國代表終於沒有出席巴黎和約的簽字儀式。這樣,在全國人民支援下,五四運動取得了勝利,這是中國人民在反帝鬥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