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12月,壓製討幕派的孝明天皇去世,不滿15歲的明治天皇繼位。這時,宮廷形勢開始向有利於討幕派方麵發展。明治天皇雖然年幼,但也頗有見識,對幕府把持朝政十分不滿,隨即答應與討幕派聯合起來,推翻幕府統治。經過周密計劃,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諸侯率兵包圍皇宮,解除德川幕府駐後宮警衛隊的武裝。他們簇擁著年少的明治天皇,召開禦前會議,宣布“王政複古”,大權全歸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隨即頒布詔書,建立由他領導的新的中央政府,並委派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德川慶喜看到大勢已去,決定放下武器,向天皇投降,被降為諸侯,取消一切權力。隨後,政府軍開進江戶,這樣,統治日本長達200多年之久的德川幕府垮台了。
1868年3、4月間,明治政府先後頒布了《五條誓文》和《政體書》,從而提出推行資本主義新政的基本方針。從1868~1873年,日本開展了大刀闊斧的維新運動。因這場運動開始於明治期間,所以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轉折點,是日本近代史的開端。
明治維新中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改革措施,從而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由一個落後的封建社會逐步轉變為獨立的資本主義強國。但是,明治政府建立的是以天皇為核心的權力機構,灌輸的是忠君思想,強化了軍國主義傾向,使日本由一個被侵略的國家變成一個侵略別國的國家。
1905年俄國革命
日俄戰爭點燃了久積在俄國人民心中的怨憤,本來因經濟危機所造成的物價上漲變得更加嚴重,工人的實際工資減少得更多,大批農民被征集當兵而荒蕪了土地。忍無可忍的人民再也按捺不住,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在工人中積極活動,得到了工人階級的廣泛支持,罷工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1905年1月3日,普梯洛夫工廠的汽笛長鳴,1萬多名工人開始罷工。不到幾天,罷工人數增加到15萬多人。這時,一個名叫格奧爾基加邦的牧師,經常出沒在工人之中,他到處遊說,鼓動大家向沙皇政府請願。
布爾什維克黨人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印發傳單,號召工人不要參加請願,告誡大家不要被牧師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但純樸的工人為過上和平的日子,相信了這個政府派來的密探。
1月9日(公曆1月22日)早晨,10多萬工人帶著他們的父母、妻子和兒女,排著長長的隊伍,從郊區向冬宮進發。前去進行和平請願。
中午時分,當遊行隊伍走到拉爾夫大門的時候,一群騎兵飛馳過來突然向人群發射一排排子彈。頓時,美麗的彼得堡成了殺人樂園,整個城市上空彌漫著血腥的氣氛。彼得堡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一具具屍體。這個血腥的星期天,遊行的工人被槍殺了3000多人,人們把這一天叫做“流血的星期日”。
星期日慘案使工人徹底明白過來,他們再也不相信什麼救世主,紛紛行動起來,在布爾什維克黨的組織和領導下,成立了工人代表蘇維埃,把鬥爭的烈火燃遍俄國的每個角落。
雖然這場革命很快被俄國政府鎮壓,但人們預感到沙皇製度的末日即將來臨。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俄國曆史的轉折點,為1917年的革命做好了準備,進行了一次“總演習”。
總之,俄國1905年革命預示著世界曆史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28日,9點剛過,奧匈帝國國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非女公爵從一列豪華的專車車廂走出,得意洋洋地鑽進了一隊敞篷汽車內,向薩拉熱窩市政廳駛去。
車隊靠近阿佩爾碼頭時,埋伏在這裏的一名叫察布裏諾維茨的青年,突然衝出人群,奮力向車隊扔過一枚炸彈。但這枚炸彈的碎片隻擊傷了總督和大公幾個副手。察布裏諾維茨見刺殺沒有成功,仰天長歎一聲,立即吞下一小瓶毒藥,縱身跳進河裏。
坐在第一輛車裏的薩拉熱窩市長和警察專員在驚慌之餘一麵派人去打撈凶手,一麵低聲下氣地向殿下賠罪。
歡迎儀式結束後,車隊重新上路,駛向醫院。這一次,警察專員又重新布置一下,安排侍從官員站在汽車的踏板上,手按刀柄,保護斐迪南夫婦。車隊行駛到拉丁橋時,普林齊普早已做好準備。這位年僅19歲的塞爾維亞青年,顯得異常的冷靜,他把怒火壓在胸中,腦中隻有一個念頭,殺死罪惡的斐迪南大公。斐迪南的專車越來越靠近,普林齊普在人群中慢慢向前麵靠近,突然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不等侍從官緩過神來,手槍對準斐迪南夫婦就扣動板機,斐迪南大公夫婦雙雙重傷而死。
斐迪南夫婦的被刺,使早想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找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借口,不日,便向塞爾維亞宣戰。
緊接著,德、俄宣戰,法、英對德宣戰,奧匈帝國向俄宣戰,這樣,在短短幾天內,歐洲各帝國主義大國都卷入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
薩拉熱窩的暗殺事件,不過是這次帝國主義大戰的導火線。
珍珠港海戰
1940年12月8日淩晨,東京時間1時45分(檀香山時間7日晨6時15分),航空母艦上塗著血紅的太陽旗標誌的飛機引擎轟鳴,當“起飛”的命令一下達,183架日機騰空而起,在黎明前的海空中迅速編好隊形,組成第一攻擊波,向美國珍珠港撲去。
這時,美國96艘大小軍艦正一動不動地停泊在港口,飛機也整齊地排列在機場上“休息”。
空襲一開始,日本飛行員就欣喜若狂地向總部發出了偷襲成功的信號。接著,日本艦隊的攻擊命令一個接一個地下達,作戰日軍極盡狂轟濫炸之能事。珍珠港濃煙蔽日,頓成一片火海。瓦胡島上的32個美軍高射炮連,僅有少數幾個幸存,但也無濟於事。
在日本第一攻擊波揚長而去之後,華盛頓的兩名日本“和平使者”——野村和來棲走進了美國國務院的大樓,為時已晚地向美國國務卿赫爾遞交了日本政府的“最後通牒”。日本政府玩弄的和平把戲,終於在曆史性的大空襲中收場。
8時55分,由海軍少佐島騎率領的171架飛機組成的第二攻擊波又開始了猛烈地轟炸,美軍戰列艦“亞利桑那”號被擊沉,其他艦船同樣慘象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