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交通事故自救基本常識(2 / 3)

我國水域遼闊,人們外出旅行,會有很多機會乘船,船在水中航行,本身就存在遇到風浪等危險,所以,乘船旅行的安全十分重要。

一、乘船安全注意事項

1不要搭乘船吃水線明顯低於水位或乘客擁擠的超載船隻,不要坐缺乏救護設施、無證經營的小船。

2憑票乘船。不僅自己不夾帶危險物品上船,還應主動配合站埠人員做好對危險物品的查堵工作。若發現有人將危險物品帶上船隻,應督促其交給管理人員作妥善處理。

3不管水性好壞,出發前最好在行囊中預備一個便攜式氣枕或者充氣式救生圈,尤其是攜帶兒童出遊,隻有有備而來才能心中有數。登船後第一件事就是留意觀察船上備用的救生衣(具)存放位置,以及救生艇、救生筏存放的位置,要熟悉和了解本船的各通道、出入口處以及通往甲板的最近逃生口,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地離開危險的地方。發現船上出現超載要保持警惕,尤其是船體劇烈顛簸時,要高度戒備,換上輕裝,將重要財物隨身攜帶。

4上、下船時,一定要等船靠穩,待工作人員安置好上下船的跳板後再行動;要排隊按次序進行,不得擁擠、爭搶,以免造成擠傷、落水等事故;上船後要聽從管理人員的安排,並根據指示牌尋找自己的座位;不隨意攀爬船杆,不跨越船檔,以免發生意外落水事故。

5客船航行時,不在船頭、甲板等地打鬧、追逐,以防落水;攝影時,不要緊靠船邊,也不要站在甲板邊緣向下看波浪,以防暈眩或失足落水;觀景時切莫一窩蜂地擁向船的一側,以防引起船體傾斜,發生意外。

6夜間航行,不要用手電筒向水麵、岸邊亂照,以免引起誤會或使駕駛員產生錯覺而發生危險。

7天氣惡劣時,如遇大風、大浪、濃霧等,應盡量避免乘船。

8船上的許多設備都與保證安全有關,不要亂動,以免影響正常航行。

9客艙內嚴禁臥床吸煙,嚴禁違章用火,匆過量飲酒。如發現有影響旅客和船舶安全的情況,應及時向船舶負責人報告。

10若在航行途中遇到大霧、大風等惡劣天氣臨時停泊時,要靜心等待,不要讓船員冒險開航,以免發生事故。

11船行途中一旦發生意外事故,要保持鎮靜,聽從有關人員指揮;旅客應按工作人員的要求穿好船上配備的救生衣,不要慌張,更不要亂跑,以免影響客船的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

二、乘船發生事故自救

船舶在江河湖海裏航行時,也存在著意外事故的威脅,如碰撞、火災、爆炸、觸礁、擱淺,甚至船舶翻沉等,乘客的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要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識。

1船舶發生事故,求生者遇到的最初的危險有三點:一是溺水。如果落入水中,不會遊泳而又沒有任何救生漂浮工具,在水中就無法保持漂浮。二是浸泡和曝曬。人體浸泡在水中,散熱比在陸地上快得多,容易造成體熱消耗過大,時間久了就會使人處於低溫昏迷直至死亡。人體在酷熱陽光曝曬下,則容易發生曬傷、衰竭、中暑等。三是暈浪。救生者在救生艇、救生筏上暈船會引起過度嘔吐,使身體大量失水,出現頭暈、虛弱。

2水上求生有四個原則:一是要搞好自身保護。鎮定情緒,尋找救生及漂浮工具,扣好救生衣,找出哨笛。漂浮在水中不要輕易遊動,除非是要接近附近的船隻或可攀附的漂浮物。在水中采取好的姿勢對保存體熱很重要,雙腿並攏屈到胸部,兩肘緊貼身旁,兩臂交叉放在救生衣前,並使頭部和頸部露出水麵,保持清醒,不能入睡,振作精神,堅持時間越長獲救機會越大。二是要搞清船舶出事的準確位置,並想法呼(求)救。三是對於海上求生者來說,千萬不要喝海水。海水含鹽量往往比淡水大5%,飲用海水,身體反而失水更快,更感到口渴,嚴重的會出現腹脹、幻覺、神誌昏迷、精神錯亂等症狀。四是在求生過程中要盡量節省食物,在沒有充足淡水供應時,更應注意少進食或盡可能不進食,以免大量消耗體內水分。

3棄船逃生,有時不得不跳水遊泳離開船,跳水前盡量選擇較低的位置;要查看水麵,避開水麵上的漂浮物;應從船的上風舷跳下,如船左右傾斜時應從船首或船尾跳下;跳水姿勢要正確。左手緊握右側救生衣,夾緊並往下拉,入水後也不要鬆開,待浮出水麵後再放鬆,右手五指並攏,將鼻口捂緊,雙腳並攏,身體保持垂直,頭朝上,腳向下跳水;跳入水後盡快遊離出事的船。

4如果沒有救生器材,則應以船身或其他能浮動的物體作為救生器材,死抓不放。如果船隻翻沉,不要與人擠作一團,應該分散到船窗或從船內遊離船隻,然後從容有序地遊向岸邊,或注意保持體力,等候他人的救援。

5跳水時,如果船舶四周的水麵上漂浮著燃燒的油火,這時要冷靜看清周圍情況,在船的上風側選擇適當位置,然後深吸一口氣,一手捂鼻口,另一隻手遮著眼睛及麵部,兩腳伸直並攏,側身垂直向下跳入水中。入水後要向上風方向潛遊。露出水麵換氣時,應先將手伸出並撥動水麵,撥開火苗,頭出水後立即向下風作一深呼吸再下潛,向上風方向遊去,如此反複直至遊離著火水麵。如果遇到沒有燃燒的漂油時,必須將頭部高高仰出水麵,緊閉嘴,防止油進入鼻口,同時還要注意不要讓油進入眼內。

乘坐飛機的安全和自救

乘飛機旅行具有方便、快捷、舒適的特點,因而深受人們的歡迎。但隨著航空運輸的普及,空難事故也時有發生。特別是由於航空運輸的特點,空難往往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對於乘坐飛機旅行的人來講,一定要掌握一些有關的安全知識。

一、乘飛機安全注意事項

1登機前,旅客及其隨身攜帶的一切行李物品,必須接受機場安全部門的安全檢查,否則不準登機。這是為了防止槍支、彈藥、凶器、易燃、易爆、腐蝕、放射性物品以及其他危害民航安全的危險品被帶人機場和機艙,以便維護飛機和乘客的安全。

2行李。國內航線全票或半票旅客,每人的免費行李額,按第一種票價購票的,一等艙位20公斤,普通艙位15公斤;按第二種票價購票的,一等艙位30公斤,普通艙位20公斤。超過免費限額的行李,應按規定行李運價付費,並在航班有空餘噸位時才能與旅客同機運出。

3隨身攜帶物品。重量以5公斤為限,超過上述重量或體積的物品,應按規定分別作為行李或貨物托運。國際航線旅客每人可免費攜帶下列手提物品:手提包、大衣、雨傘、手杖、少量讀物、嬰兒食品、嬰兒搖籃以及供病人用的可折疊的輪座椅。

4乘坐國內班機,在機艙內一律不允許吸煙;乘坐國際班機,旅客隻能在指定的吸煙區內吸煙,煙頭必須掐滅後放進煙灰盒內。禁止在機內的廁所裏吸煙。

5機艙內有滅火設備、氧氣設備及緊急出口設施,飛經海上的飛機還有救生衣。這些設施隻能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由機組人員組織旅客使用。

6飛機最容易發生危險的時候是起飛和降落的時候,這時要係好安全帶,仔細聽乘務員講解怎樣應付緊急事故。

7應當了解有些人不適宜乘坐飛機旅行。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剛做過眼睛手術或頭臉部手術的人最好也避免搭乘飛機。此外,婦女在懷孕的最初三個月,因胎兒還不穩定,加上生理上難免有些不舒適,也不適合乘坐飛機;懷孕的最後一個月,也最好別乘飛機,以免因低氧引發早產。

8學會運用飛機上的氧氣設備。現代大型客機一般都在一萬米以上的高空飛行。為了保證空勤人員和旅客的正常生活,座艙與外界密封隔絕,並設置了專門的設備,對座艙進行調溫和增壓。

除此之外,還設有固定式和攜帶式氧氣設備。正常飛行時,旅客不必使用氧氣。

9登機後的注意事項。登上飛機後,應仔細閱讀麵前袋子內的乘機安全手冊。認真聽取乘務員關於處理緊急情況措施的介紹。這對於第一次或較少乘坐飛機的人來說尤其重要。要熟悉一下自己周圍的環境,特別是看清離自己座位最近的緊急出口的位置。按照機上要求係好安全帶是必須重視的事。1993年4月6日,國內一架客機在航行中遇到強大的垂直氣流,飛機在高空短暫失控,引起劇烈顛簸,機上未扣好安全帶的乘客被拋向艙頂,造成兩人死亡,數十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