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基本防控對策是: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學校主抓,社會關注,源頭把關,路麵管控,學生自律,救助及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學生交通事故預防策略。同時,要用十大製度的形式,來強化各方的責任,努力減少並及時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堵塞漏洞,防患未然,確實給廣大的中、小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安寧、安心的學習環境。
建立校園交通安全部門聯席會議和
目標管理考核製度部門聯席會議製度由政府牽頭,定期組織安全、公安、教育、學校、交警、公路、交通、農機、保險、醫療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每學期至少舉行三次。第一次是新學期開學時,由各單位彙報假期中的安全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對新學期的安全工作進行周密部署;第二次是期中,對本學期以來的學生安全狀況進行講評,對帶傾向性的問題提出一次性的整改方案,對下半期的安全進一步上勁;第三次是期末,總結一學期的交通安全情況,對好的作法和先進單位給予表彰,同時對假期的安全形勢進行前瞻性的評估,並就假期安全工作進行部署,提出假期應注意的安全要求。在聯席會議召開前夕,各單位必須就學生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進行一次排查,對發現和難以解決問題要在會上提出並找到解決答案,防止問題已經被發現或雖被發現但由於整改不到位,而釀成不應該發生的安全事故。同時,各部門要利用會議難得的機會,對標牌設置是否完善,減速限製是否科學,標線施劃是否合理等進行充分的討論,力爭使交通安全設施設置達到最全、最實、最優的效果。?
目標管理考核製度對各職能部門落實校園交通安全的情況實行目標管理,量化考核。要將考核的結果,作為安全管理人員職務升遷,加薪晉檔,獎金發放的重要依據。此項製度可以納入社會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在年終考評時一並進行考核。
建立校園交通安全形勢分析製度
在每個學期內,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各中、小學校分管安全的負責人,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形勢分析例會,對照公安部關於加強中、小學校安全的八項措施,對本係統在注意抓好內部安全的同時,交通安全是否抓出了成效,本月內學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特別對潛伏的隱患,看似不經意的違法行為,要通過形勢分析會得到有力的糾正。正真使“車禍猛於虎,生命不回頭”的觀念牢記於廣大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心中。
建立校園交通安全日常教育製度
中、小學生好奇心強,自控力差,活潑好動,判斷力弱。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根據青少年兒童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為中、小學生開設交通安全知識課程,並應將此課程納入法律知識的教學範圍。對基本常識問題,報案自救問題,不乘違法車的問題都要進行學考並施。使其對交通法規的認識達到如常識一般的程度,就像幼兒園裏傳授的飯前洗手,早起涮牙一樣。同時學校可以結合典型案例的分析,通過演講比賽、牆報板報、聘請特別輔導員等多種方式來增強教學的效果,力爭使教學形式更加新穎,方式更加靈活,內容更加生動,效果更加明顯。
建立校園交通安全社會宣傳製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第五款明確規定:“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此項製度應該由各級黨委的宣傳部門負責主抓。各大電視台要像熱衷於播放電視廣告一樣,定時播出提示中、小學生安全出行的宣傳畫麵,特別是推出動畫片等中、小學生喜歡的節目時,有意識地插播一些宣傳教育公益廣告,此種宣傳方式長期堅持,久而久之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廣播電台的交通頻道,是廣大駕駛人最喜愛的一檔節目,在學生上、下學的重點時段,連續播出提示駕駛人集中精力注意觀察路麵學生行走動態及謹慎駕駛的語言,使駕駛人即覺得溫馨又不致感到枯燥乏味。新聞、出版要充分發揮本行業的獨特優勢,辟出一定版幅,刊發一些類似的事故案例,供廣大駕駛人和中小學生在平時閱讀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電信、移動等部門,也可以借用短信的方式,向廣大駕駛人群發提示短訊,提醒其在特別的時段應倍加提高警惕,慎防一不留神闖下滔天大禍。
建立校園交通安全特派員管理製度
早、晚兩個時段是學生交通事故的高發時期,盡管學生在路麵上逗留的時間不會很長,但釀成事故的危害程度卻是難以估量的。而黑摩、黑的、黑車、黑心車主和黑心駕駛人又是利用夜幕的掩護賺取黑錢的黑色時刻。因此,各鄉鎮及街道應向各中、小學校派出交通安全督查員,具體負責學校校門外的學生交通安全工作。安全信息特派員對各種違法車輛可以進行舉報,特別是對各中、小學校的校門口停車攬客的這類違法車輛可以進行現場製止,協助學校、交警維護好校門外的交通秩序。這項製度應該由各學校所在的行政村、安全社區負責,各鄉、鎮、街道居委會進行督促、指導,並抓好落實。
建立校車定期檢驗和
駕駛人職業道德安全教育製度對接送學生的車輛,其車輛的安全性能,駕駛人的資格,車輛的安全行駛狀況,車輛投保情況等每月進行一次檢驗。車輛性能檢測由交通部門負責,保險情況由保險部門負責,其它情況由公安部門負責。建立該項製度的目的主要是從源頭把好學生安全的關口,防止禍出源頭。特別是交通部門要安排一定的高質量客運班車在學生放學的高峰時間到各中、小學校接送學生,切勿因為運力不足而使黑車有機可乘;交警部門要辟出學生車輛快速優先通行車道,尤其是車流量較大的道路,要給予優先保證,確保學生快速通過危險道路。交警在對駕駛人進行月檢時,一並就其如何講究職業道德與時刻注意交通安全問題進行麵對麵的交流,培養駕駛人文明駕車,禮讓行人的良好職業風尚,互相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強化安全措施。
建立交警特殊時段的巡邏製度
學生出行上路主要集中在早、中、晚三個時段。在這三個特殊的時段裏,交警要根據自身警力和裝備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流量大、學校密度大、通行難度大的路段進行定時巡邏。巡邏時早晚要開啟警燈,要利用喊話器不斷提示路麵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對在巡邏中發現超速行駛,無牌、套牌、假牌、報廢車接送學生,車輛安全裝置不符合行駛要求,疲勞駕車,酒後駕車,學校利用公路開辟第二課堂的嚴重違法行為,要立即予以糾正,並給予嚴厲的行政處罰。
建立責任倒查鐵腕追究製度
根據職責分工,對履責不力,玩忽職守,或疏於管理,放任自流而造成學生傷亡事故的單位或個人,特別是直接責任人,要由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一級一級地倒查,直到查個水落石出,查個責任明晰,查個鐵板釘釘。對這些單位和個人履行管理職能的情況,會議製度落實的情況,排查隱患及時報告的情況,隱患問題是否整改到位情況都要仔細調查。凡負有責任的單位和個人,都要在“帽子”上、“獎金”上、工資待遇上、飯碗上、人身自由上,根據責任大小,造成負麵影響的程度,區別不同對象,一板子一板子地打著實,借此強化各級的責任,以儆效尤。
建立集中打擊和公開處理懲戒製度
駕駛人作為汽車的直接操控者,對汽車運行危險性的控製有著獨特的方便條件,所采取的避險措施也應該更為有效。對安全意識淡薄,一意孤行,釀造學生傷亡事故的責任單位和個人,每年分兩次集中舉行公開處理大會,分別選擇在每個學期開學之時。集中打擊的對象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負主責以上的或造成重傷負主責以上的責任人、駕駛人、車主等違法人員;集中處理的對象是事故倒查負有責任的單位、個人、駕駛人、車主及各級各職能部分失職瀆職的行政管理者。通過公開處理集中打擊的形式,以此提高全社會對校園交通安全的關注程度,警示存有僥幸心理的管理者和駕駛人及黑心的車主。同時也利用對反麵典型的抓打活動時機,教育廣大的學生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從中吸取教訓。特別對課以罰金的責任單位或學校,要讓其領導上台以身說法做出深刻認識和說明,由之杜絕此類責任問題的再度發生。要通過公判大會,暢通舉報渠道,號召廣大輿論工作者及人民群眾,對黑車、黑心駕駛人、黑心父母或管理不力的職能部門或單位進行監督或曝光,形成內外監督的強大聲勢,督促各自盡心盡職做好校園交通事故的預防工作。
建立快速救援和困難救助製度
在遇到學生發生交通事故時,所有過往行人都有緊急報案的義務。所有過往運輸車輛必須主動優先提供送治服務,不得漠然視之,不管不問;所有接到受傷學生的醫院,不論是否有搶救費用,都必須使用最好的藥品和最得力的醫護人員進行先行搶救,以減少傷情後果的進一步蔓延;投保的車險公司,要主動前往學生入住的醫院提供墊付救治費用;學生投保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公司,要及時準備學生入院的後續救助資金,確保醫院不發生斷醫斷藥情況;要建立多渠道救助基金,對因車禍致殘不能按時上學需要補償或無法繼續學習,或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學生,要給予適當的資金援助,幫助其克服傷殘的困難。同時,各級政府要拿出一定的資金,建立電子監控卡口,防止各類逃逸事故,特別對學生肇事後容易逃逸的車輛進行錄相監控,以提高交警偵逃破案的力度。隻有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千方百計予以經費保證,才能從根本上減輕當事學生的受害程度。
搞好校園交通安全宣教工作
近幾年來,在社會各界尤其是交警部門的努力下,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連年下降,事故快速增長的趨勢得到有效的遏製。然而不可否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道路資源迅猛增長,交通流量居高不下,在校學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數量仍在不斷增多。依據教育部與交管局等相關單位的數據:最近十年來,全國在校學生平均每年傷亡人數為16萬左右,而在造成學生非正常死亡的因素中,交通事故排名第一。交通事故不僅對中小學生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痛打擊,加強校園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從源頭上加強校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身防護能力,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