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和諧相處的技巧
人際交往的技巧
人際交往是參加社會活動的基礎,正常的人際交往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交往的對象不斷擴大,不僅有同院的夥伴、同班的同學,而且還有社會上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進行人際交往呢?
一、大膽交往,禮貌待人
初次接觸生人都有一種羞怯的心理,我們要鼓勵自己大膽同陌生人說話,要敢於獨自去新地方辦事。與人交往的首要原則是講文明、講禮貌,如進入他人住房要先敲門,與人說話要先稱呼。合理要求要服從,不能任性胡亂鬧。
家長工作或會客,注意安靜不攪擾。家長休息或生病,輕聲細語不吵鬧。來了客人要問好,熱情歡迎有禮貌。大人談話不插嘴,在旁玩耍不幹擾。客人問話要清楚回答,送客要說“再見”,鄰居之間要和睦相處等。
二、察言觀色,靈活辦事
世界上的人魚龍混雜,好壞難辨,我們在交往時應保持一定的警惕。在接觸生人時,我們既要大膽交往,又要慎重行事。要學會察言觀色,通過對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判斷他的意圖和品德,然後決定是否與他交往。
三、誠實待人,以信取信
與人交友必須真心實意,不能虛情假意。對人當麵恭維、奉承,背後恣意貶低是兩麵派的做法;對朋友遇到困難口頭上“深表同情”,內心無動於衷,甚至幸災樂禍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能長期維持友誼的。
真正的朋友應坦誠相見,毫不客氣地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互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講究信譽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我們應該“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偶爾有一兩次失信,要及時向對方解釋,求得朋友的諒解。如果屢屢失信,就無法保持朋友關係了。
四、對己要嚴,對人要寬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友時不必太計較對方的缺點,要多看到人家的長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友好相處。當家長聽到孩子訴說他人不足的時候,要引導他多看到別人的優點。
中小學生的交往難免出現矛盾,甚至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我們要胸懷坦蕩,要學會理解和寬容別人,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問題,既使對方給自己帶來了損失,也應諒解他。為人處世的技巧
一、凡事留有餘地
在待人處事中,萬不可把事情做絕,要時時處處為自已留下可回旋的餘地,就像行車走馬一樣,你一下子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方,調頭就不容易了。俗話說:“過頭飯不吃,過頭話不說”,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在大多數情況下,要特別注意才不可露盡,力不可使盡。在辦任何事的時候,多使一點“太極推手”的功夫,永遠保持一些能夠回旋應變的能力。
具體在日常生活中,承諾別人,拒絕別人,批評別人,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二、寧願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
在日常生活中,誰都不願意和小人打交道,可是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又總不可避免的要與小人打交道。
我們周圍的小人始終眼睛牢牢地盯著我們所有大大小小的利益,隨時準備多撈一份,並會不惜一切代價準備用各種手段來算計別人,令人防不勝防。
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務必多留幾個心眼。但即使你比他強大,也最好不要與其發生正麵衝突。
仇視小人和與小人做正麵鬥爭,足以顯示出你的正義,但這不是保身之道。
在實際生活中,你的正義在與小人鬥爭時會顯得不切實際。因為你的正義,公然暴露了這些小人的無恥和不義。
再壞的人也不願意被別人認為自已“很壞”。結果是,小人身在暗處,天天琢磨你,想法設法打擊你,破壞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用各種手段要把你打倒,絕不會輕易罷手。
你所有的理想、事業和一切努力可能因此付諸東流,而得不償失。所以不要得罪小人。麵對小人時,最好的辦法是滿臉笑容,尊重他,糊塗了事。
三、正話要反說,少直言
在待人處世中,直言直語是一把傷人傷己的雙麵利刃。喜歡直言直語的人通常都具有正義傾向的性格,言語的爆發力和殺傷力都很強,所以有時候這種人會被別人當槍使。
對人方麵,少直言指陳他人處事不當,或糾正他人性格上的弱點。無數個事實證明,這不是愛之深責之切,而是在和他過不去。
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心堡壘,自我縮藏在裏麵。你的直言直語恰好把他的堡壘攻破,把人家從裏麵揪出來。因此,能不講就不要講,要講就拐個彎,點到為止。另外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對事不對人”。所謂“對事不對人”,這隻是說說而已。事是人計劃的、人做的,批評事也等於批評人了。
請記住,正話要反說,硬話要軟說,讓自己的舌頭打個彎。奉勸你還是將那些直言、不中聽的真話暫且擱住,以免對方生厭。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因直言而使自已獲得好處,這是成功處世的經驗之談。
四、多說讚美的話
讚美別人本質上是通過一種頗具處世藝術的語言來實現對方心理上滿足,從而取得與對方心理上的溝通。讚美的時候,切忌用官話和套話。讚美貴在自然,是一定場景下的真情流露有感而發。任何僵硬、虛誇和做作的讚美,會讓人反感。
五、別賣弄自已的小聰明
你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你即是真有兩下子,也不要太出風頭,要藏而不露。要學會在生活枝節問題上“隨眾”。在待人處世中,不要把別人都看成一無所知。
其實,我們周圍的人,和你一樣,都各有主張。多數人都不喜歡采納別人或下屬的主張,因為這往往會被認為有失身份,有損體麵。
六、不要輕易暴露你的弱點
請不要輕易暴露你的弱點和你失敗的一麵,更不可喋喋不休的向別人述說你的不幸。通常情況是,別人在最初的對你表示同情後會與你保持一段距離,更何況很多人並不一定會同情你,說不定還會鄙視你。如果你需要別人的幫助,請直接告訴你的家人和你真正的朋友。
文明待人的技巧
讀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取經的故事。唐僧,真有其人,法名玄奘,今河南偃師縣人。在他的傳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年八歲,父坐於幾側口授孝經。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問其故。對曰:‘曾子聞師命避席,吾今奉慈訓,豈敢安坐。’父甚悅,知其必成。”
這裏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孔子的學生曾子,當老師同他講話時,他馬上離開坐位站起來,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另一個是玄奘聽到父親講述‘曾子避席’的故事後,也馬上離於座位站起來,表示學習曾子,尊敬父親。
曾子是兩千多年前的人,玄奘是一千多年前的人,從他們兩人的事例,說明我國人民講禮貌由來已久,不僅要尊敬師長和父母,而且平輩之間也互相尊敬。“來而不往非禮也”,隻要求別人尊敬你,你不尊敬別人,這是不禮貌的。
待人講禮貌,可以概括為六個字:文雅、和氣、謙遜。
文雅,是指要學會日常生活中的見麵語、感謝語、告別語、招呼語等,諸如“您好、謝謝、再見、請多包涵、真對不起”之類的語言;文雅表現在行動中就是禮讓。
和氣,就是要心平氣和地同別人說話。要以理服人,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在香港,政府推行“公務員禮規”,規定說話必須和氣,有禮節。警員在馬路上有權檢查人們的身份證,檢查完畢後,很客氣地說:“打攪了!”
承建商在工地板牆上寫著:“地盤施工,各位小心行走,不便之處,請諸君多多包涵。”
謙遜,就是要多用討論、商量的口吻說話,不盛氣淩人。我國封建時代的帝王“稱孤道寡”,不管他真實的用意如何,但形式上至少是一種謙詞。現在情況不同了,但“己稱謙,他稱恭”這一條還是很重要的。客人來了,應該熱情招呼:“您請坐!”送客時說一聲:“希望您一定再來!”在公共汽車上有人擋道,就說:“同誌,請讓一讓!這樣”一種謙遜的口氣,讓人樂於接受。而如果用命令的生硬口氣,往往會出現“頂牛”現象,有時還會鬧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