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青出於藍而殺死藍:賊老師的兩難處境(1 / 2)

法家精神如同強心針或者興奮劑,它的確可以給你暫時的好表現,但是,它必定會損耗你的元氣,這樣的藥物,不要也罷。

看電影《天下無賊》,感慨起當賊老師的格外不容易!

那是看到一個情節,賊頭教自己的女徒弟:人都是為自己的,不要輕易信任別人。而他那頗有悟性的女徒弟即學即用,馬上把師父銬起來交給了警察,從而保全了她自己。

賊頭忘了,按照他的理論,他自己和女徒弟也是人,他們也都是自私而不可以信任的。徒弟的做法並不錯,她當然要保護自己,她怎麼可能相信她的師父能為她著想呢。因此,這裏出現了一個邏輯錯誤:在師父把自私、不信任的秘訣傳授給弟子的時候,實際上是有一點信任這個弟子了,而且這個行為也多少有些不自私的意味。

如果堅守自己的理論,這個師父就應該即使對自己的徒弟也不說實話,相反要對她說,徒弟最重要的是忠於師父,這是一種神聖的使命,是最偉大的精神等。告訴她不應該信任其他所有人,但是隻有一個人是絕對可以信任的,那就是師父自己。當然,前提是他的女徒弟智力並非十分高。否則,他的下場還會是被自己的學生出賣。

賊老師麵臨的這個邏輯衝突,我們可以叫做“賊老師的兩難”。

相反,仁愛的人當老師就可以避免這樣的邏輯衝突,他可以把自己的所有觀點傾囊相授,告訴徒弟自己認為人性的本質是善的,人可以信任別人而更重要的是愛別人,而其結果是徒弟會愛別人,包括愛自己的老師。仁愛的人做老師,不需要說假話以自保。

韓非教帝王們法家的思想,就遇到了類似賊當老師的麻煩,那就是,如果他準確完整地表達他的思想,那他的學生就會用他教的法術來對付老師。如果他不準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作為老師他又是失敗了。其原因,就是韓非的思想是教帝王在不信任別人的前提下進行統治的法術。因此,越是好的學生,越會連他這個老師一起不信任,越是會威脅到這個老師自己的安全。

韓非是戰國後期韓國的貴族,關於他的個人生活,曆史上並無詳盡記載,所以我也不能分析他童年的經驗,不能明確地推論他的性格。但是正如其他法家人物一樣,他也有他自卑的可能理由。就個人而言,一個理由是,他口吃,不善於言談。當時正是遊說之風最盛行的時代,一個口吃的人,在那個時代人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製。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美國國會的議員如果口吃會怎麼樣,在國會辯論的時候,別人侃侃而談,而他隻能結結巴巴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另外一個自卑的理由是,他的國家當時比較弱,受到了外國勢力的威脅。而韓非上書給韓王提出的種種改革建議,也沒有被韓王采納。因此,他頗有懷才不遇的痛苦。

自卑需要補償,韓非采用的補償方法就是著書。他寫出了《孤憤》、《說難》、《五蠹》、《內外儲》、《說林》等大量文章,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家理論。這些理論的前提當然是:人性是自私和惡的,而非仁義道德。這卻也不僅僅是韓非個人的原因,而是因為當時的社會道德墮落,人性的自私和惡的確顯示得更多。

秦王嬴政讀到了韓非的文章,非常讚賞,但是以為韓非已經作古了,感歎說,“如果我能夠見到這個人一次,那真是沒有白活”。口吻之熱切簡直如同今天追星的那些“粉絲”。而手下人告訴他,韓非並非古人,現在還好好地活在韓國呢。嬴政居然發兵攻韓,想要奪這個韓非。由此可見嬴政到底是事業心強,發兵打仗隻是為了一個人才,而不是為了爭奪土地、財富和美女。也可以想見,嬴政讀韓非的書的時候,一定是感到“深得我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