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在巔峰時崩潰:法家式人物和事業的宿命(1 / 2)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齔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台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皂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策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陶者回:“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鈞繩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

(《莊子·馬蹄》)

人的自然本性並非不能改造,而且人要融合於社會中,也不得不對自然本性有所克製、調整、約束和改造。精神分析心理學指出,對於人來說,雖然按照自己本性生活,當時是最快樂的,但是卻往往會和社會衝突,使自己和別人以後更不快樂。因此,我們必須學會自我控製,以和外在的現實要求相協調,從而使自己能夠獲得更長遠的快樂。最簡單的例子是,路遇美女,對一個正值盛年的男子來說,當下最快樂的事情是馬上和她行雲布雨。但是,聰明的人卻不會這樣做,因為,也許對方會告你強奸,也許對方的家人會暴打你,也許她有艾滋病,我們先克製自己的欲望,才會使自己將來得到最大滿足。

更善於自我控製的人,往往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現實的需求,也就更容易獲得社會上的成功,將來獲得更大的回報。有過這樣的心理學實驗,讓一些孩子分別獨自待在屋子裏,和糖果在一起,並告訴他,如果你能夠堅持20分鍾不吃這些糖果,過後你能得到更多的糖果。實驗發現,那些能堅持20分鍾的人,和堅持不住的人相比,長大後的社會成就也更大。

然而精神分析心理學也強調,如果自我控製過度,這個人的內在心理健康會受到毀滅性打擊。弗洛伊德說過這樣一個笑話,說某村莊的人訓練馬少吃草多做事,經過他們的訓練,馬果然習慣於吃得越來越少。最後,他們的訓練達到了最後的成功,馬學會了不吃草而能幹活。正當大家高興地為此慶祝時,意外發生了,這匹馬猝死了。

曆史上的經驗表明,法家人物和法家事業,往往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先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後來卻會突然一敗塗地。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情況,原因就是他們太善於馴馬了。

在他們自己的人生中,他們壓抑自己所有不利於成功甚至隻是和成功無關的心理內容,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一切為了成功。他們可以放棄娛樂,可以放棄戀愛,可以放棄享受,可以放棄休息,可以放棄親密。他們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地追求成功。功到自然成,所以他們自然更容易實現目標。

但是,心理學的研究得出,所有被壓抑的心理內容都不會就此消失,而是會潛藏在潛意識中,等待以後再出現。在他們實現了個人的目標後,其內心中那些被壓抑的心理內容就會出現,並對他們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往往會使過去的成功毀於一旦。

法家所從事的事業也是一樣,那是把整個團體的力量集中於一個目標,壓抑所有不利於成功甚至隻是與之無關的事情,從而使一個目標容易實現。而這樣做的後果是一種極為不均衡的發展,種種內在矛盾必將越積越多,直到最後發生大爆發而不可收拾。

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說一家人為了讓孩子能考上好大學,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精心安排了一個詳盡的學習計劃,並訓練孩子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學習。在這個學習計劃中,每天的時間安排都是精確到15分鍾之內的。他們沒有安排孩子的娛樂和消遣活動,因為那些事情太浪費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