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無私奉獻:吃人肉的故事(3 / 3)

文化心理中的割股,就是所謂的“奉獻精神”。同樣,我們要承認,奉獻精神並非病態。出於真實的愛,以健康的心理,奉獻出自己的所有,以造福於社會和他人,這不僅不是病態行為,反而是一種偉大的美好的利他主義精神。

但是,在中國文化中,我們的奉獻精神受到了扭曲。被扭曲的儒家用一種偏執狂一般的態度,狂熱歌頌兒子對父親、妻子對丈夫、臣子對君主的奉獻精神。同樣使得一些投機者,通過表演“奉獻”而試圖獲得更大的功利。有些臣子們表現出來的樣子,仿佛他們完全不會為自己著想一點點,全部心願就是為了帝王的利益服務,好像他們天生賤命一般,就能甘願被帝王作為走狗虐待驅使。在潛意識中,他們希望的是感動帝王,從而給他們更多的利益。這樣的一種心機下,所謂的奉獻精神不過是一種卑劣的權謀。另外,當然也有一些更高貴些的臣子,他們的確試圖追求一種更健康的奉獻。但是,他們越是對自己嚴苛,越是誠懇地奉獻,結果越是被人利用,白白奉獻了自己的血肉,而往往未必能對世事起到多少作用。這些清官的奉獻得不到回報,使他們很快耗盡了自己的血肉,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在奉獻中,實際上也存在怨恨,因為他們內心深處也知道,在“奉獻”的呼籲下,他們實際上正在被掠奪,同樣,他們有一種受虐的傾向,隻是試圖自己化解這些怨恨,甚至把怨恨轉向自己,怨恨自己為什麼不能做到更“忠心耿耿”。

這些奉獻精神的追求者,一方麵是受到了扭曲後的儒家思想的欺騙,誤以為自己正在做一個高尚的人應當做的事情;另一方麵,也多多少少受到了扭曲後的佛家思想的影響。

佛家提倡慈悲心,而“布施”這樣一種奉獻的行為,是可能增進慈悲心的。在一個佛教故事中,某個慈悲的王子看到有隻母虎捕不到獵物,和虎崽一起都麵臨著死亡。於是這個王子就決定舍身飼虎,讓老虎吃自己的肉以存活。實際上,這個故事更多的是一個象征或寓言,目的是告訴大家什麼是慈悲心。人們誤解佛教後,誤以為這是一個規範:善良的人應該把自己的血肉(或者利益)送給別人(或者野獸),這也增加了一些人的“奉獻”傾向,使他們更願意把自己的利益讓給那些虎狼一樣邪惡的貪官汙吏與帝王將相。

提倡“無私”,是加強這樣一種“奉獻”傾向的好方法,因此“無私奉獻”經常被連在一起構成一個聽起來很神聖的詞彙。那些能從別人的“奉獻”中獲益的貪官或者帝王,當然願意不斷鼓勵對方的“奉獻”,因此也就不斷地用這種扭曲的意識形態,誘惑對方繼續“奉獻”而且最好是徹底地“無私奉獻”。

王朔好像很明白地點破過這一點:有些人就是要動員其他人都奉獻,這樣他們就可以安然享有別人所奉獻的利益了。

“你奉獻吧,那樣你就是善良的”,喜歡吸人血吃人肉的虎狼魔鬼,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誘惑其他人的。

要走出這樣一個“奉獻——掠奪”的誤區,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人以為,我隻要從此不“奉獻”任何東西,就不會被人吸血吃肉了。這將帶來另一種危險,那就是變得孤獨,失去真愛,並且不能和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因為人與人的愛之中,不能缺少相互的奉獻和接受奉獻。健康的愛和我們剛剛說的施/受虐關係的區別是,健康的愛不是一方單向地永遠奉獻,而另一方單向地永遠掠奪,而是一種交流關係,每個人獻出自己所有,每個人得到對方的回報,能量和愛就因此而流動起來,人與人之間的孤獨也隨之被打破。永遠不奉獻的自私者,就失去了這樣的人際關係和能量流動,走出“無私”誤區的人,如果隨即走入“自私”誤區,並不是一個什麼進步。

因此,要建立恰當的人與人的關係,需要我們有高度的警覺。我們必須識別出什麼是健康的付出,什麼是健康的索取,並和那些不健康的傾向區分開來。智者應當更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並把自己所看到的真相展示給大家。我們也必須發現並且要逐漸化解我們身上的受虐傾向、自戀傾向和轉向內部的攻擊傾向,讓我們能夠適應真正的愛的關係,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從而為健康關係的存在奠定基礎。

當我們的心改變之後,我們會改變我們的文化,也會建立起適合更健康文化的製度,使得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愛護的關係能夠更容易獲得。那時候,當我們回望兩千年來吃人的曆史時,我們就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現在已經不再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