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幻想出了一個理想化的父親,對孔子的思想有不小的影響。
我們知道儒家思想是一個高度重視“孝”的思想體係,孝成為儒家最重要的私德,甚至是公德,因為儒家相信,隻有在家中對父母孝的人,才有可能在社會生活中成為一個好人。
不幸的是,儒家對君王也產生了這樣的幻想,他們希望而且相信國王有可能是一個“聖王”,他會像一個慈祥的父親愛孩子一樣愛自己的臣民。孔子以為,一個在家庭中孝敬父母的人,可以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國王,而國王則關心著自己國家中所有的“孩子”。這樣一個國“家”,就成為了像溫馨家庭一樣的父慈子孝的理想國。
這對儒家思想有利也有弊。
其利,是儒家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一個像家庭一樣親密的國“家”。(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中文中才有“國家”一詞,而不是希臘人的“城邦”。)受這個理想感召,曆代儒家不懈地努力,也的確為中國文化中創造了許多美好的家庭,讓許多中國人得到了天倫之樂的享受。
但有一利也有一弊,其弊就是相對比較缺乏對為君父者可能出現的缺點的有效的製約機製。幼年的孔丘沒有看到父親的缺點,對做父親的人可能有的消極方麵沒有切身感受;青春期的孔丘也沒有和多數男孩子一樣,經曆過反叛父親並且和父親衝突的過程;成年後的孔子也沒有終於在心理上和父親和解。所有正常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父子關係,他都沒有經曆過,因此也沒有設計出一個更現實的而非理想化的父子交往模式,同樣的,他的政治設計中也相對缺少——如果不能說沒有——現實地處理君臣衝突並製約君主權力的機製。
也許正是儒家思想的這個弱點,使之適應了專製統治者的胃口。於是專製帝王變本加厲地改造儒家思想,使之更極端地增加了“君父”的權力,從而強化了中國文化中民眾對專製的順從。
種種弊端一開始或許不明顯,積久則愈演愈烈,最後居然變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把臣子完全變成了君父的奴隸。這就和孔子設想中的“父慈子孝”的美好情景南轅北轍了。終於在五四時期中國人不堪忍受,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如果孔子死而有知,當然要大叫冤枉,因為按照孔子的純淨的儒家思想,如果父親不講理甚至殘暴得要害死兒子時,兒子並不應該伸著脖子就案板,而是應該掉頭就跑。儒家理想人物舜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舜的父親再婚後,受到後妻的挑撥,對舜看不上眼,曾經試圖殺死舜,舜也並沒有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也並沒有慷慨受死。當然,五四時期就算孔子死而有知,也一樣保不住“孔家店”,首先他已經是個鬼了,懂科學的五四知識界的人破除迷信,不會聽他的鬼話;再有,儒家思想在中國墮落並被專製統治者利用,孔子也多少有一些責任,畢竟是因為他的思想中,他的政治設計中,對“君父”過於理想化,期待過多而防範太少,結果使我們被“惡父”所害。
四
說到這裏,自問研究這些有什麼用處。如果隻是做茶餘飯後的消遣,大可不必細心推敲。不過作者以為此研究頗有實用。似乎記得《艾麗斯漫遊奇境》一書中,有一個迂腐皇後,每說一段話都要加個結尾:“the moral of this is……”(這說明了一個道理……)。請大家不要嫌棄我迂腐,我覺得本文的the moralof this is:幼年喪父的孔子所提出的理論,積極方麵可以激發人們對美好家庭和社會的向往;而另一方麵,我們這些知道最好的父親也不是神,最好的領導者也會犯錯誤的人,也就知道了孔子這樣一個智慧超群的偉人,為什麼在他的思想中會稍稍有些過度理想化,他為什麼過度相信“父母”或“父母官”,從而留下了被專製者利用的漏洞。關於如何修改儒家思想,我們也可以有一些啟發。
補記:
寫完這篇文章後,忽有一天,在讀林語堂的文章時,聽林語堂說,“孔子為什麼注重孝道……吳經雄博士曾提出過……其原因是因為孔子出生時沒有父親”。不禁廢卷長歎,天下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