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中醫不是“偽科學”——我看中西醫之爭(2 / 2)

這個理解是錯誤的,科學不過是人的認識方式之一,近代它很成功,所以獲得了人們的信任,但是它並不是唯一的認識方式,不是唯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真理、也不是發現真理的唯一方法。中醫可以“不是科學”,也同樣可以有價值、同樣可以是真知。如果剝奪人用任何不符合科學的方式認識世界的權力,那麼,科學就成為一個知識世界的霸主了。當然,某些以科學為大旗的人今天還真的是很霸權主義。

雖然有些人出於誤解,或者是被“科學主義霸權”所壓倒,把中醫誤說成了“(實證)科學”,我們也不能說“中醫是偽科學”,因為,就算有些中醫工作者把非科學的中醫說成了科學,中醫本身並不是偽裝成科學出現的體係——中醫形成的時候,科學沒有出現在世界上,中醫怎麼可能偽裝科學?說一個人抄襲前人文章,我們可以調查是否如此;如果有人指控一個人抄襲尚未出世的人的文章,我們隻好說這是一個笑話了。至此,我們可以說,如果用實證主義的原則作為科學的標準,或者說用那種狹義的科學標準,則中醫不是科學,當然也不是偽科學,隻是“非科學”。

不過,事情並不這樣簡單。

如果我們認為,科學不僅僅是現代西方的實證科學,而有更大的範圍,則中醫也可以成為一種廣義的科學。在科學史上,我們看到也並非所有的西方科學哲學研究者都認同同樣的“科學標準”。什麼“可重複”等原則,也不是所有科學分支都采納的共同原則。格裏芬為代表的建設性後現代主義者,更是力主用後現代科學取代近現代科學。他指出,“實證主義科學範式是客觀論、現象論、移動論、機械決定論、還原論和感覺論,而後現代科學則是整體論和有機論的。如果說現代物理學是通過最基本的部分來還原地理解整體的話,那麼後現代物理學則從整體出發來考察部分。”(《現代心理範式的困境與出路》高峰強,人民出版社)

在後現代的科學視角上看,中醫應該和後現代科學有更多的共同之處,甚至可能符合後現代科學的標準。因此,我們或許可以說,中醫雖然不是實證科學,但是符合後現代科學的標準。由於它出現得遠早於後現代科學,所以它不是後現代科學,但是,由於它和後現代科學的標準更相符,我們可以說它是後現代科學的始祖。

中醫有著實證科學基礎上的西醫所無法取代的長處。最顯明的長處,就是中醫是整體的、有機的。西醫目前雖然也在改變,但是基本上尚未擺脫把人看作機器的模式,沒有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療範式,沒有超越實證主義的科學觀,而中醫則和西方科學未來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

因此,我們所要做的事情,不是廢除中醫,也不是一成不變地繼承中醫,更不是用實證主義科學的範式來改造中醫,而是發展中醫成為新的、後現代科學的中醫。

在討論文化和人心的書中,我們為什麼要討論中醫?我想在本文的最後,用最簡短的話說出原因:現代部分中國人對中醫的否定,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人心,那就是近代部分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盲目自卑。而這個自卑,是近代中國和西方接觸中屢屢失敗的後果。如果我們能夠不自卑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大到中國文化、小到中醫,都還是蘊含了許多珍貴的寶藏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