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文弱:從孔子和李白的武功說起(1 / 2)

有個香港電視劇中,把李白演成一個武林高手,我看到有較真的人提出批評說:“香港電視劇太胡鬧了,太戲說了,居然把李白演成武林高手,把個李白故事演成了武俠片。”

香港電視劇固然戲說比較多,但是,把李白演成武林高手,卻和曆史事實應該相差不遠。曆史上的真實李白,武功應該是相當不錯的。他15歲就學習劍術,向當時的高手學習過,長期經曆遊俠的生活,而且按照他自己詩中的暗示,似乎還做過刺客,想來不可能武功低微。他遊曆天下名山大川,並沒有飛機可乘也沒有哪怕是一輛自行車,而且毫不害怕遇到強盜,顯然必定身強體壯。如果我們把李白刻畫成一個神經質的詩人,身體弱不禁風而手無縛雞之力,才真的是戲說李白呢。

更大的誤會是對孔子,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都應該類似我們電影中的老教師,瘦弱而微微駝背,和武林高手的形象更是毫不沾邊。

孔子的武功如何,我們並不確知,他一生以超人的智慧,從容地應對種種困難,並沒有遇到必須自己出手和比武的情況。更何況學生中有子路,子路確定是當時武林高手,也用不著讓他老師出手。但是,至少我有相當的根據猜測,孔子絕非瘦弱,武功也應當不錯。首先從遺傳上看,孔子父親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數一數二的武林高手,力能托舉千斤閘門,孔子有此遺傳,想來也不會太差。當然,隻看遺傳還不足以作為充分的證據,比如功夫影帝成龍的兒子房祖名也並不能拍武打片。也許孔子更像母親?但是,孔子身材高大異常,在魯國是出名的“長人”,估計還是像父親多些。另外,孔子教授的六藝中,除了詩書禮樂之外,還有射和禦,這不折不扣是當時的武術。射就是射箭,禦是駕馭戰車,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謂的射擊技術和賽車技術。而且孔子也明確表達了對自己射禦技術的高度自信。如果他不是武林高手,以他的謙虛性格,怎麼會在包括子路這樣的武林高手的眾學生麵前自詡高手!

實際上,在古代中國,特別是宋代之前的古代中國,文人有武功並非什麼稀奇的事情。因此文人中有些武功高強的人物也並非異類。班超能投筆從戎,也正是因為他身體好。祖逖聞雞起舞,也並非是起來跳交際舞,而是舞劍,是練習武功。

追溯到先秦,實際上對“士”的要求都是文武雙全,那時的士人也的確多是能文能武。即使是後來,文士和武士逐漸開始有分工,文士也往往兼為武士。漢晉隋唐各代文人習武也都並非奇特。中國的文人逐漸形成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的形象,實際是在宋代才開始的。

宋太祖趙匡胤自己是武將出身,但是當國之後,卻對武人深懷戒心。他認為武人往往是戰亂的禍首,而要天下太平,就不能讓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權力。因此高調重文輕武,文人考中狀元,可以披紅戴花到街市上誇耀,而武將的地位卻遠遠低於文官,甚至接近罪犯。即使一代名將狄青,也照樣會被文官所輕視。宋代文人中也有武林高手,比如辛棄疾就是一個,他能夠率領數百人殺入二十幾萬人的大營,而刺殺營中的叛徒。但是,他的命運也是被削去兵權。在這之後,文人“文”而不“武”的傾向逐步加強,最後才形成了我們現代中國人心目中的文人形象——像京劇小生那樣文弱,娘娘腔而又膽小。遇到事情沒有主張也沒有膽魄,往往反倒需要美人去救他們。他們唯一的長處,就是“讀書好”,能考上狀元。

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把唐寅演成一個武林高手,那倒怕真是戲說了,因為唐寅似並無任何武功,除了床上功夫也許不錯之外。

士人做不做武林高手,對中國民族性格有影響嗎?在我看來,這不僅有,而且還不小,我們設想如果李白不習劍術,身體虛弱無力,我們還能想象他會有那種大鵬一般雄渾的氣概嗎?雖然心理上的勇氣並不完全依賴於身體的強壯,但是,身體上的虛弱往往會減弱一個人精神上的氣魄,減弱一個人的勇氣和心理力量,這卻是一個確定的傾向。京劇小生那樣柔美的男性,可能會心細如發,但是在決斷力上,一般的確是比較差的。讀書本身,也許並不需要強壯的體魄,但是一個人要從事實務,卻不能沒有一個至少比較強健的身體。因此,文士們身體的虛弱化,總體上也必定導致了文士決策上越來越偏於怯懦化,導致了文士經略實務上越來越能力弱,或者說文士的行動力越來越弱。中華民族之積弱難振,也和這一點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