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傳說中的兩對分居夫妻(2 / 2)

具體在生活中,說起做人,我們會看到中國人提出了過高的目標:信奉道家的,要做到超凡脫俗;信奉儒家的,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信奉佛家的,更要明心見性,徹悟本來麵目。近代改信馬克思主義後,我們也一樣把目標定得太高了,要像雷鋒一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我們凡人做不到的高目標,提出這樣的高目標,結果隻能是我們唱高調,行為上卻跟不上。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我們從小用高目標教育孩子,但是長大後的中國人,卻往往連一些很低的公德都做不好,比如,在公共場所不要吵鬧喧嘩,不要隨地吐痰扔垃圾等。這就是“仙女”太高導致的結果。

後說現實,也就是牛郎。牛郎也失去了織女。

這象征著他沒有機會超越現實,幾乎沒有機會領略精神世界的美妙。這使得中國人過分現實,沒有信仰和超越性。中國人比較少幻想,不向往那個基督徒認為非常美好的天堂,而隻知道過過平凡的日子。多數中國人並沒有真正的宗教信仰,他們可以信佛、信道教、信基督,也可以同時信黃大仙和隨便一個“真龍天子”。但是,對這些信仰都不是認真的,不過就是需要有個能保佑自己的神而已。沒有真正的精神信仰,也就容易抓住一些“實在的”東西,比如金錢、權力、美女。在現在這個傾向很明顯,有些人“笑貧不笑娼”,連受到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也有業餘坐台的,或者,去找一個人“包養”而不覺得有什麼羞恥。這就是失去精神世界的後果。

好在我們有七夕和鵲橋,這象征著精神和物質、理想和現實、靈魂和肉體之間的接觸並沒有完全斷離。

在一部分人那裏,精神和物質分裂更嚴重的時候,則心理意象轉變,牛郎成為牛魔王,而織女則成為了鐵扇公主。

牛郎和牛魔王,在心理意象上看,都是“牛”所象征的“土地”、“物質”、“現實”的精神。而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牛郎向往著織女,也就是向往著美好的精神生活,而牛魔王則已經失去了向往。

都是兩地分居,牛郎日夜盼望著七夕,而牛魔王則並沒有興趣去找自己的夫人,而是另有一個妖精和他在一起。這象征著,一旦人沒有了真正的精神追求,他就會用其他的追求作為替代。比如,權力、財富和美色。我經常說,實際上那些貪官們也是可憐的,因為他們失去了——或者本來就沒有過——精神信仰,所以隻好用貪婪獲取的財富作為他們不完整人生的補償。

在《西遊記》中,鐵扇公主並沒有被描述為妖怪。如果織女的意象是鳥,鐵扇公主的扇子也可以讓我們聯想到鳥的羽毛。當然,織女也可能在心理意象上是蠶,蠶破繭後會變成飛蛾,鐵扇公主的扇子又像飛蛾的翅膀。——我這樣說不是硬要附會,實際上鐵扇公主的確是織女的化身。鐵扇可以扇起烈火,而著火的地方是寸草不生的。這象征著她失去了創生的能力,象征不育,也就是不能創造真正的成果。這和織女的梭子不同,那個梭子可以生產和創造。現實中國也正是這樣,例如儒家思想本來是一個很好的精神體係,但是,由於被當作不可褻瀆的仙女,從來不能和現實結合,這個思想體係也就越來越僵死,僵到像鐵扇公主的鐵扇一樣硬。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做呢?我想,首先我們要削弱“王母娘娘”所設立的思想禁區,創造一個自由的思想氛圍。然後,致力於把中國傳統思想那些偉大的部分通俗化,和現實結合起來,也就是讓織女下凡。要讓牛郎不要忘記織女,也就是要避免物質化的傾向,鼓勵人們的精神追求。——逐漸的,牛郎織女見麵的日子就會增加,而幸福也將在他們之間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