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一年級學生教學完時間的認知後,教師可以主動引導學生嚐試:如果今年五一放假,你是準備城市旅遊還是野外郊遊?如果有自己的真實想法,就請你和自己的小朋友一起擬定一個合理的旅遊時間表吧。這樣課堂上有了學生積極參與,肯定會課堂氣氛活躍、熱情高漲。又如,在掌握了“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後,教師可以問大家:今年春天小明的爸爸準備將家裏一塊麵積是2600平方米的白茬地,種上蔬菜,請你也給他幫忙出出主意,種哪些蔬菜,按什麼樣的比例來分配?並算出各種蔬菜的種植麵積。這樣的情境設置熟悉而且親切,又是開放的,解題也是開放的,在激發學生大膽思考和想象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實踐,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真實存在,大大提高了他們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善於運用故事中的數學趣味
兒童的好奇心較強,故事和形象的圖畫往往能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例如,課堂上在進行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概念教學時,教師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大森林裏,一隻大猴給小猴分桃子。第一次分給4隻小猴8個桃子,小猴很不高興,覺得少;第二次分給8隻小猴16個桃子,小猴仍舊覺得不夠多;第三次大猴又分給12隻小猴24個桃;小猴仍舊覺得不過癮;最後,大猴分給16隻小猴32個桃子,小猴個個都感覺很高興,覺得占了便宜。同學們,你們認為是不是每隻小猴都占了便宜?為什麼?這樣學生不但激發了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教師們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有關的圖畫,通過觀察讓學生分析其中的情節,編出合理的小故事,當然必須讓學生運用到所學的數學知識。《西遊記》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古典名著,借助這一題材,讓學生觀察圖畫內容,如右圖(青島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P59),然後編出相應的故事情節,提出數學問題,相信肯定更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數學趣味活動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趣味數學知識的設置要有利於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及其係統結構的建立;要豐富數學學習的途徑和形式的變化,要正確設計數學問題,恰當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善於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把枯燥的學習轉化為快樂的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
(2)要遵循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現實,促進學生科學知識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重點是研究如何把各種趣味活動進行科學地引導、擴展,使之成為學生智能與情感良性發展的有效過程。趣味活動是開啟學生數學智慧,引導他們走向數學王國的一把金鑰匙,一定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協調活動,包括肢體操作、視覺觀察、思維活動、情感體驗等一同參與,將知識的學習變成主動探索、主動建構的過程。
(3)教師要強化自身的教學基本功、掌握必要的教學機智,要善於變換自己的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實際需要;正確發揮自身作用,善於激發並積極引導學生把表麵化的單純興趣轉化成真正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行為,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心理。要正確引導學生不僅要覺得學習數學好玩、有意義,而且要使學生會玩,知道怎樣做才能把興趣變成知識和能力。
8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增加數學趣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知識的內在動力。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利用教材和教學本身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去促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起主導作用,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隻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是,長時間以來,教師們已經習慣與“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而數學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又幾乎讓人感覺到數學就是這樣呆板,這就使數學敬而遠之,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讓學生體驗身邊的數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出問題,以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係,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如教“圖形旋轉”時,教師讓學生觀察教室內的風扇,和教師手裏的玩具風車等等,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普通、熟悉的現象中探求數學概念、定理,易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容易較快進入學習角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許多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缺少語文的具體描述性,也缺少美術那樣的直觀性,各種概念的敘述既枯燥又乏味為。要想使抽象的數學內容變的具體,就要觀察生活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利用這些現實的身邊的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習興趣。
積極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全方位參與
這裏的問題指學生迫切希望奪得解答的關於數學教學內容的疑問。問題情境則是指在心氣未至食物刺激下學生形成認知中突然提出問題或接受教師提問,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這樣的情景不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靈機一動想出來的,而是在備課時就應精心策劃的。
比如在講相似三角形的時候,教師們就可以給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給你一把20厘米長的尺子,怎樣測量遠處一棵大樹的高度,或者怎樣測量當地某一時間太陽的高度。類似這樣的問題,學生心理上感覺既然是老師出的題就一定有解決辦法,於是學生就會調動起以往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當然教師最好允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因為這些討論往往容易使思維集中在一點上,更容易靠近或達到目標。教師一定要把握火候,適當地、逐漸地引入相似的原理但不出現概念。在原理的幫助下,學生們便會順利達到目標。這裏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一定要保證讓學生們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們自己得出答案。假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始終沒有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有一定補救措施教師另行創造相似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得到滿足。雖然後者效果不及前者,但畢竟能夠起到一定的彌補作用。有目的地為學生創設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全方位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使他們在實踐中去發現、認識、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重動手操作,讓學生體驗數學
馬芯蘭老師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現代教學論也認為: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的確,思維往往是從人的動作開始的,切斷了活動與思維的聯係,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而動手實踐則最易於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讓學生在一係列的親身體驗中發現新知識、理解新知識和掌握新知識,讓學生如同“在遊泳中學會遊泳”一樣,“在做數學中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立體圖形這一節課時,由於它接近於實際生活。在了解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讓他們自己總結、交流他們對立體圖形的感受、自己動手製作熟悉的立體圖形,並根據自己的想像利用豐富圖形構造生活實景。這樣避免了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一味地記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又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教學時,可以組織這樣的活動:(1)組織一次對稱麵具製作比賽。用卡片,紙板,甚至三合板來製作。要學生製作對稱圖案的麵具,並進行比賽,參加的學生一定會在笑聲中感到創造的樂趣。
(2)收集有對稱圖案的昆蟲、動物的照片,進行展覽。
(3)教師課始借助一幅學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頭娃娃的頭像,通過“眼睛的不對稱,讓學生想辦法使其變成對稱”這樣一個過程,使學生在遊戲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這樣的過程做到了“寓知識於遊戲,化抽象為形象,變空洞為具體”,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自主探索,讓學生“再創造”數學
關於“再創造”,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H.Freudenthal是這樣解釋的:“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進行解釋和分析,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教師稱之為再創造方法。”也就是說,數學知識應由學生本人在數學活動中去發現或創造出來,而不是由教師“灌”給學生。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身的探索、發現與創造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過程。
因此,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事物產生疑問並急於了解其中的奧秘時,教師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而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從事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去大膽地“再創造”數學。
教師要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的,數學課本是你的,三角板、量角器、圓規等這些學具也是你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的。老師和同學都是你的助手,想學到更深的知識就要靠你自己。”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於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經過自主探索,“再創造”了數學知識,其成功後的喜悅定然也能激勵他們去“再創造”新的數學知識。相信,這些樂於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會越來越多,認識會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