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科普閱讀故事2(2 / 3)

李時珍想,由於《本草》的混亂造成藥物的混亂,即使我們的藥方開得再好,藥抓錯了,也會弄巧成拙,甚至成為殺人幫凶。看來,重修《本草》已經成了刻不容緩的事情,並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

李言聞聽了兒子的話,思考良久,方說:“修《本草》這個動議很好,但是工程太浩大了。重新編一部新《本草》,不僅要把曆代《本草》和諸子百家的書籍研究透徹,還要把全國出產的藥物一一重新考察清楚,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曆代《本草》的修訂,大多是朝廷出麵修的。有的人雖是以個人名義修《本草》,那也是因為這些人有錢有勢,得到朝廷扶持。像我們這樣的人家,曆史上還從來沒有人修成《本草》。”

李時珍聽了父親的話,更清楚了修《本草》的艱辛。他想:前人可以請求朝廷幫助修《本草》,我們也可以找機會上奏朝廷。即使朝廷不支持,我也仍然要重修“本草”,事在人為,誰也動搖不了我的決心。

此後,李時珍浪跡天涯采百藥,效法神農嚐百草,經曆27個春秋,大半生的努力,集靈800多部內集,采用綱目體係,收錄兩千種藥物,三易其稿始成《本草綱目》。

16.徐霞客遊遍天下寫出地理學巨著

江蘇省江陰縣位於長江下遊的南岸,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裏四季氣候怡人,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公元1586年,我國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就出生在這裏。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號。他的祖上幾代均是讀書人,可他父親徐有勉卻選擇了另一條路,遊曆祖國的山川河流,是當地著名的隱居學者。

徐霞客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對讀四書五經、作八股文感到特別乏味,他夢想著有一天,能像父親和那些古代旅行家一樣,遠走高飛,遊曆天下。

父親房間有許多關於古代旅行家故事的書籍,徐霞客常悄悄地拿出來看,裏麵許多驚險、新奇的故事情節,令年幼的徐霞客著迷,他向往自己有一天也會經曆那些驚險與新奇。

有一次,他竟將書帶到學館去看,先生在講台上口若懸河,可他卻在下麵看得津津有味,先生發現後十分生氣,對他說:

“徐弘祖,你在看什麼,像你這樣不好好學聖人經文,在上課的時候看這些無聊的閑書,有希望求取功名嗎?”

徐霞客理直氣壯地說:“我長大後要做穆天子、司馬遷、班固那樣的人,遊曆天下。”先生對徐霞客的無禮感到十分氣憤,向徐霞客的父親陳述了徐霞客的無禮行為。父親聽後,沒有打罵兒子,而是耐心地教導兒子說:

“孩子,你還小,需要在學館裏學習,等你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後,再去讀其他的書籍,不是更好嗎?”

徐霞客卻固執地說:“父親,孩兒對四書五經一點興趣都沒有,那些書實在太死板了。”

父親聽後臉色越來越難看,憑心而論,徐有勉更希望兒子走仕途之路,隻有這條路,才能當官,才能光宗耀祖。可眼前的兒子卻無心於功名利祿,這可真讓徐有勉左右為難。

懂事的徐霞客看出父親的心事,便對父親說道:

“好吧,父親,我以後會用功讀書的。”

轉眼,徐霞客到了考秀才的年齡,他的地理、曆史知識越來越豐富,而且興趣越來越濃,但對經文八股卻越來越淡漠,迫於父母之命,他到縣城應試。

考試前,徐霞客遊覽了君山,並登上了望江樓。望著滾滾東流的長江,他情不自禁的喊道:

“多麼雄奇壯觀的景象啊!”

身後一位老人問道:“小夥子,你喜歡長江水?”

徐霞客連忙點點頭。這位慈祥的老人給他講了許多江岸景點的由來,他說:“蟠龍山是武則天登基時黃龍在山頂蟠了3天而得名,鳳凰山是一位石匠從崖岩中鑿出了玉鳳凰……”

老人的故事娓娓動聽。徐霞客見老人知道這麼多事情,忙問:

“老人家,聽說長江水是從西蜀流出來的,是這樣嗎?”

“書上說它是從岷山西北發源的,可那地方實在太遠,還沒聽說過有誰到過那裏。”老人平靜地回答。

岷山西北真是長江的發源地嗎?源頭的景象一定更加令人神往,要是我能到那裏去親眼看看該有多好!”

徐霞客的心似乎已經飛向巍峨的山嶺、奔流不息的江河,他暗暗下決心:

“總有一天,我要去長江的源頭,我要遊遍祖國的江河山川!”

考試結束了,徐霞客榜上無名。回到家裏,雖然父親仍然督促他繼續讀書,來年再考,可他對功名已沒有興趣了。

等父親一出遠門,他就到父親的藏書樓,邀遊在書海中,如饑似渴,孜孜不倦。

有一天,一位客人正和父親談遊覽太湖包山的經過,還說到了山上的林屋洞,客人便向父親求教,道:

“徐先生,聽說書上記載,林屋洞很長,可以通向四方,不知是哪四方?”

父親緊鎖雙眉一時記不得了,這時徐霞客連忙對客人說道:

“大叔,你說的是《郡國誌》吧?上麵記載說,林屋洞東通王屋,西達峨嵋,南接羅浮,北連岱嶽。”

父親十分驚訝,想不到兒子對地理知識如此熟悉,簡直是倒背如流。看來讓兒子走仕途之路是白費心機了。

經過這件事後,徐有勉思量再三,把兒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

“弘祖,你已經長大了,看得出你的心思不在功名上,父親也不再勉強你,不過你選擇的是一條充滿艱辛而又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路啊!”

徐霞客聽完父親的話,像見到了雨過天晴的太陽,高興地跳了起來,他信心十足地對父親承諾道:

“爸爸,隻要能遊曆天下,再苦再累,兒也心甘情願。”

從此,徐霞客告別了四書五經,在父親的指導下,刻苦鑽研地理知識,這些知識為徐霞客遊曆祖國的山川河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徐霞客一生從事地理考察,寫下了大量的日記,後整理造冊出書,這就是60萬字的《徐霞客遊記》,為我國的地理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7.黃道婆改造三錠腳踏紡車

黃道婆出生在上海淞江烏泥涇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到海南島的崖州學習先進的棉紡織技術,並成了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

50歲時,黃道婆回到了家鄉,看見婦女仍然用紅腫的手剝棉籽,男人依舊用小竹弓彈棉花,而且織出的布很粗糙,於是決定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鄉親們。她根據自己幾十年來豐富的紡織經驗,對家鄉落後的紡織工具進行改造,把單錠手搖紡車改為三錠腳踏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

18.詹天佑12歲留美的故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廣東南海縣的一個小鄉村。父親詹興洪,祖籍安徽婺源縣(今屬江西省),出身儒商世家,很有才學,居廣東經商茶葉。鴉片戰爭爆發後,茶行破產,遷居南海縣務農。

詹天佑,字眷誠,是詹家的長子,他小時候就喜歡玩弄機件。

有一天,詹天佑忽然對家中的西洋鬧鍾產生了興趣,他想,這東西為什麼能滴嗒滴嗒走個不停呢?為什麼一到點鈴就響呢?趁家裏人不在,他決定打開這個匣子,看看其中的奧秘。

於是,詹天佑把鬧鍾搬到地板上,用螺絲刀把零件一個一個拆開,並按順序把它們整整齊齊地放在地板上。

他一邊拆,一邊想,這個零件有什麼用處,那個零件是怎樣裝上去的。就這樣,他一直把整座鍾拆到不能拆為止。然後,又憑著自己的記憶把所有的零件裝起來。

就這樣一直忙到天黑,他居然把鬧鍾裝好了。當然,他從此弄懂了鬧鍾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1872年,12歲的詹天佑經過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留美幼童班,到美國求學,寄宿在房東傑克家,傑克大叔又對他非常關照。

一天傍晚,幾個同學在傑克的客廳裏為一個花瓷瓶爭論不休。

家庭條件優越的英國學生克萊恩固執地說:“這麼細的質地,這麼漂亮的花紋,必定是英國製造的。”

“不對,這是中國製造的。”一位女同學說。

克萊恩雖然年齡小,卻因受環境和家庭的影響,對中國抱有很深的偏見。他嚷道:

“中國這麼貧窮落後的國家,根本製不出這樣精美的瓷器,殺了我的頭我也不信。”

同學們請詹天佑來鑒定。詹天佑麵對克萊恩,半是嘲諷半是玩笑地說:

“你是該殺頭了!”他拿起花瓶翻過來,指著瓶底說:

“這是中國明代的瓷器,燒製時間約在17世紀中葉,有款為證。”

同學爭相傳看花瓶瓶底的燒製時間,點頭稱是。

當花瓶傳到克萊恩時,他不屑一顧地推開,武斷地說:

“這是印度文。”

同學們哄堂大笑。詹天佑笑得前俯後仰,並大聲說:

“克萊恩,你真偉大,能將中國漢字念成印度文嗎?”

克萊恩有點惱羞成怒,講話更尖刻了。他說:

“中國的男人抽大煙,女人裹小腳,比印度還落後。在我們英國,中國人和黑鬼—樣,愚蠢、懶惰……”

詹天佑被克萊恩的話語激怒了,他捏緊拳頭,在克萊恩的眼前晃了晃,生氣地說:

“你——你敢再說!”

克萊恩仗著他人高體壯,罵不絕口:

“中國人懶惰、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