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科普閱讀故事3
21.竺可楨自幼勤思終成自然科學家
竺可楨(1890~1974),著名科學家,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氣象事業創始人之一。
浙江省上虞縣東關鎮是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的故鄉,1890年3月7日,竺可楨就出生在這裏的一戶普通人家。
自幼勤奮好學、善於思考的竺可楨,2歲時就開始認字,7歲時就能吟詩。
有一次,竺可楨隨父親上街,路過一家布店,父親指著布店的牌匾問他:
“認識這些字嗎?”
竺可楨搖搖頭,說不認識。
“你知道這是什麼店嗎?”
“恒生布店,這裏最有名。”竺可楨答道。
“對,牌匾上寫的就是恒生布店。”
這一下,小竺可楨可來了興趣。他每次隨父親上街,總是連問帶猜,沒多久,就把家鄉東關鎮街上的牌匾認遍了。
一個下雨天,竺可楨站在屋簷下躲雨,他饒有興趣地數著屋簷上東下的雨滴,“1、2、3、……”
他無意間低頭,卻突然發現,在每一個水滴的落地處,石板上便對應有一個小坑坑。
小竺可楨馬上回去問媽媽:“石板上的小坑坑是怎麼回事?”
媽媽意味深長地對小兒子說:“一個小水滴力量不大,但長年滴下去,就連石頭也能砸出坑!這就是‘水滴石穿’的道理。做事也是一樣的道理,隻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做成!”
竺可楨的媽媽是一個有心人,她非常注意保護兒子的好奇心。
她認為,一個小孩要是什麼好奇心都沒有,對什麼事物都覺得平淡無奇,那麼,長大後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不可能有什麼發明創造,也不可能做出什麼大事來,到頭來隻不過是一庸人而已。
於是,她十分巧妙地回答了兒子提出的疑問。
媽媽這一席話,使幼小的竺可楨深受啟發,深受教育。自此以後,竺可楨更加努力地讀書,學習各方麵知識,大大豐富了自己的頭腦。
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赴美留學生班。在國外,學業有成,獲得博士學位以後,他又抱著“科學救國”的美好憧憬返回祖國,潛心從事氣象科學研究。
為了取得第一手的研究素材,30歲的竺可楨開始寫物候日記,詳細記載周圍大自然事物隨季節變化而產生的各種變化。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竺可楨的物候日記越來越多。悠悠50載,日記記了50多年,積累了800多萬字的有關物候的珍貴資料。
1973年,年過8旬的竺可楨發表了題為《中國古代近5000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的論文,否定了當時國際氣象學界盛行的“氣候不變”的形而上學觀點。
他以豐富的科學資料,總結論述了中國曆史各階段的溫度變化,證明了我國5000年來,氣溫不但一年中的不同季節有差異,而且年與年之間也不相同,這種變化呈現一定的周期性,有一定規律可循。不僅中國,這種氣候變化具有世界性,當氣候變冷時由東向西轉移,當氣候變熱時由西向東行。
竺可楨的這一發現,在國內外氣象學界引起了強烈轟動,博得了中外氣象學者的高度評價。
由此,物候記載,這把金鑰匙打開了氣候變遷神秘的大門,人們開始科學地認識各種氣候現象。從此,氣象學進入了科學的軌道。
22.穀超豪14歲立誌當數學家
20世紀30年代初期,中國正值東北三省被日寇占領、祖國麵臨危亡的時刻。此時,7歲的穀超豪是溫州市甌江小學的一名學生。
每當老師給同學們講述近代史上中國所遭受的恥辱時,穀超豪幼小的心靈就被深深刺痛,萬分難受。他攥緊小拳頭,下決心要為拯救祖國而發奮學習。
穀超豪對各門功課均有興趣,而最有興趣的還是算術。
文文雅雅的他,平時不大愛說話,除踢毽子外也不大喜愛運動。
但隻要說到算術,他就特別活躍,而且喜歡獨立思考。
他在上高小時,算術課本裏有許多四則應用題,有的還十分複雜,難度很高。當時也有升學指導這類的書,每種類型的題目都有公式可套。
穀超豪想,做題目死套公式,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他就從念初中的哥哥那裏借來代數課本,從中尋求解題的方法。
一天,算術課上,老師出了一道題目:若每個童子分4隻桃子,就多1隻;若每個童子分5隻桃子,就少2隻。問一共有幾個童子,幾個桃子?
穀超豪第一個舉手,迅速而又準確地說出了答案:“共有3個童子,13個桃子!”
老師十分驚詫他的數學才能,問:“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穀超豪靦腆地回答:“我是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出來的,是從哥哥那兒借來的代數課本裏學來的。”
老師當場誇獎了穀超豪,並肯定了他的學習方法,叫其他同學向穀超豪學習,不要死記硬背,要靈活地應用知識。
從此,穀超豪選定數學作為自己的攻讀目標!
在讀初中二年級時,穀超豪就讀的中學被日寇的飛機炸毀了,隻得搬到距離溫州有一天路程的青田縣,那裏的生活本來就很苦,更何況是戰爭年代。
學校建在窮山村裏,每天以一小碟青菜下飯。飯隻能充充饑,根本吃不飽。這時,穀超豪染上了瘧疾,因缺醫少藥,1個月要發病二三次。
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中,穀超豪在學習上盡量爭取主動。他堅持不靠死記硬背,而是注意掌握每節課的基本知識內容,做到當堂的課當堂消化。
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有一個圖形,它的4條邊都是1尺長,問它的麵積是不是1平方尺?”
班上的同學們都認為是1平方尺,而且對結論深信不疑,隻有穀超豪站起來,邊打手勢邊說:
“它的麵積可以是1平方尺,也可以小於1平方尺。如果把四條邊壓到幾乎成為一條直線時,它的麵積就接近於零了。”
因為穀超豪重視平時積累,所以一到考試的日子,別人都在“臨時抱佛腳”,加班加點地複習,而他卻胸有成竹,常常有空餘的時間做其他事。
每當這種時候,他就會幫助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解決難題。這樣,他不僅幫助了同學,自己對書上的知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每次考試結果,他的成績都是優良。
在初中就讀期間,穀超豪接受了哥哥和一批進步同學的思想,參加了溫州中學的“五月”讀書會。
他讀了《大眾哲學》、《論持久戰》等革命書籍,仿佛在他心頭點亮了一盞明燈,懂得了黑暗的舊社會必將滅亡,光明的新中國一定會到來。
少年穀超豪,14歲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在白色恐怖的環境裏做地下革命工作。此時,他仍不忘努力學好功課,希望用自己所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為未來的新中國服務。
23.華羅庚勤奮自學取得優異成績
在江蘇金壇縣城的清河橋下,有一家小雜貨鋪,鋪主華老強是個老實厚道的商販。1910年11月12日,華老強剛剛從外麵收購蠶繭回來,接生婆便跑來道喜:
“恭喜你啊,喜得貴子!”並把白胖胖的兒子抱到他麵前。
華老強樂嗬嗬地說:“你這小家夥還真來了,你爸昨天晚上還夢著你呢!”
說著,接過兒子放進籮筐,又把另一個籮筐反扣在上麵,自言自語上也說:
“進籮避邪,同庚同歲,給你取個吉利的名字,就叫羅庚吧。”
裝在這破爛不堪的籮筐裏的孩子,就是馳名中外的數學家華羅庚。
轉眼,華羅庚已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了。一天,數學老師跟同學們說:
“今天,我給大家出一道難題,看誰先解出來。”同學們都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老師搖頭晃腦地將難題念出。
“老師,這數是23。”華羅庚馬上站起來回答。
老師驚奇地問:“你知道韓信點兵嗎?”
“不知道。”華羅庚老實回答。
老師給大家解釋說:“這是我國古代數學的一個問題,外國教科書上把它命名為‘中國剩餘定理’也叫‘孫子定理’。”同學們一個個聽得入了神,老師講完後,又把目光落在華羅庚的身上。
“華羅庚,你能跟大家講講,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嗎?”
“一個數,3除餘2,7除餘2,那一定是21加2,21加2就等於23,剛好5除餘3。”
聽了華羅庚的解釋,老師點了點頭,用讚許的目光看著他。
“不錯,分析得有道理,大家聽懂了嗎?”同學們都點頭。
下課了,大家議論紛紛,“想不到羅庚還破了難題。”
“看他平時成績也不怎麼樣嗎!”
華羅庚沉默不語,隻有他自己知道,為了學好每門功課,他會忘記吃飯、睡覺,那是付出了辛勤勞動的結果。
24.茅以升11歲立誌當橋梁專家
茅以升是在南京秦淮河邊長大的。1907年端午節到了,秦淮河上熱鬧非凡,一艘艘披紅掛綠、紮著龍頭龍尾的龍船在水中疾駛。秦準河的兩岸和文德橋上擠滿了看熱鬧的人,鑼鼓聲、鞭炮聲和人們的歡笑聲,響徹秦淮河兩岸。
往年,茅以升會早早站在文德橋上,看這一年一度的熱鬧景象。可就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11歲的他突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不能去看熱鬧了。他不得不呆在家裏,隻得把希望寄托在小夥伴的身上,熱切地等待著他們快些回來講講賽龍舟的盛況。
媽媽看著焦急不安的兒子,走過來摟著他,笑盈盈地說:“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好嗎?”茅以升笑了,他最喜歡聽媽媽講故事。
“兩千年前,中國有7個小國家,為了爭權奪利,他們互相殘殺。秦國和楚國是這7個小國家中實力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楚國有個大官叫屈原,他知道秦王野心勃勃,一直想滅掉楚國。於是,他就向楚國國王建議,聯合齊國去攻打秦國。可楚國國王聽信了壞人的話,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意見,反而罷免了他的官。楚國最後被秦國打敗了,屈原悲憤萬分,就在農曆5月5日,跳進了湖南的汩羅江自殺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5月初5家家戶戶包粽子,並把它投入江中,還賽龍船……”
茅以升聽得正入神,突然,小夥伴們氣喘籲籲來到茅以升的床前。
“不好了,文德橋出事了!”一個小夥伴慌慌張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