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科普閱讀故事4(1 / 3)

第二章學生科普閱讀故事4

28.陳景潤聽故事證明(1+2)

陳景潤自幼喜歡數學,在老師的鼓勵與幫助下對數學更加癡迷。從而與數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進入福州英華書院念高中時,陳景潤的班主任是現在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沈元先生。沈元老師學問淵博,在數學課堂講了整數性質後,又繪聲繪色地給大家講了一段故事:

“200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指出了一個數學現象:凡是大於2的偶數一定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比如,4—2+2,6—3+3,8—3+5……這位數學家對許多偶數進行了確實的驗證,卻無法對之進行邏輯證明。

這個‘猜想’的證明難倒了成千上萬的數學家,連數學大師歐拉經多年計算,直到死也沒有證明出來。於是,有位數學家認為這是現代人智力解決不了的一個問題,……如果這個‘猜想’得到證實,便可以大大豐富人們對整數之間關係的認識,把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提高一步。這是一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你們能有誌氣把它摘到手嗎?”

教室裏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在笑聲中,同學們態度迥異:有的衝動,有的木然,而陳景潤卻由此激起求知的欲望。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陳景潤胸懷希望的種子,專心致誌地學習功課,演算習題,決心打好基礎,希望有一天能突破這道難關。

陳景潤不僅能準確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願意多做習題。有一次,老師布置了33道題,讓同學們選做10道,而陳景潤的作業本裏,卻工整地做好了33道題。他學習數理化不滿足於學懂,還把概念、公式、定律一字不漏地記住,認為這樣才有利於學會弄懂,運用自如,觸類旁通。

陳景潤還特意鍛煉自己的記憶力。本來背大量英語單詞已叫不少人頭疼,但他還下苦功夫,把一本化學書背得滾瓜爛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

陳景潤經過孜孜不倦的努力,提前完成學業,調到北京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經過10年的準備,陳景潤向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發起了衝擊。

匈牙利數學家蘭恩易、我國數學家潘承洞和王元先後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6)、(1+5)、(1+4)之後,1965年又有三名外國數學家證明了(1+3),其後此項研究又告停頓。

陳景潤多年來用篩法研究“圓內整點問題”、“球內整點問題”等的成功實踐,使他相信可以用篩法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問題,隻是需要進行大量的繁瑣計算。外國科學家證明(1+3)用的是大型的、高速的計算機。現在,陳景潤證明(1+2),卻全靠自己的計算。這行嗎?陳景潤就有這樣一種拚勁,決心已定,要用畢生的精力去摘取這顆明珠。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陳景潤的生活路線變為“兩點一線”:宿舍和食堂。在他那間小小的宿舍裏,桌麵上、地板上、床鋪上、木箱上,放滿了他的計算稿紙。他運算用過的稿紙就更多了。他把這些稿紙小心翼翼地裝進麻袋裏,堆在床鋪底下。

經過不懈的努力,陳景潤終於登上了到達頂峰的必由之路,踏上了(1+2)的台階,寫出了200多頁的論文。1966年5月,中國科學院的刊物《科學通報》第17期上宣布,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已經證明了(1+2)。陳景潤,這顆難探的數學新星升起來了。

29.袁隆平由野稻引發了家稻的產生

1962年3月,袁隆平帶領四十多名學生,來到黔陽縣硤州公社秀建大隊,參加生產和勞動鍛煉。他就住在生產隊幹部老向的家裏。

當時,中國剛剛度過三年難熬的“饑餓歲月”。元氣尚未恢複,人們仍然為一日三餐發愁。做為生產隊的幹部,老向整日為擺脫饑荒增加糧食生產而操心。

隊裏剛分過稻子,老向家裏卻一日三餐有兩餐是喝稀粥。

“不是剛剛發了穀子嗎?”袁隆平頗有點不解。

“不夠吃啦!不從現在省起,明年的春荒怎麼度過?”停了停,老向感歎地說,“要是每畝田的產量能達到千八百斤,該有多好!”

沉默一會兒後,老向繼續說道:

“前兩年,我們真是餓怕了。山上的什麼東西都尋來吃過了。土茯苓、葛要、樹葉子,……吃下去,拉不出,隻好自己用手指摳。我們這個村裏,硬是餓死了好多人。”

袁隆平聽後,麵前突然推過來一幕。那天中午,他出門辦點事,剛剛走出校門,就見馬路邊圍了一堆人。待走近一看,路邊橫躺著兩具骨瘦如柴的屍體。這自然是餓死的。圍觀的人誰也沒有吱聲,都沉重地低著頭,臉上掛滿憂傷。

黃昏時分,袁隆平剛剛從地裏勞動回來。天下著雨,他披著一件農家蓑衣,下麵的褲腿還是打濕了。

雨中,老向扛著一個用塑料布包著嚴嚴實實的袋子,走了進來。

“回來了,穀種到了嗎?”袁隆平知道,老向這一天,冒著大雨,翻出越嶺到八門購穀種去了。

“到了,到了。”

老向雖然累得氣喘籲籲,卻是一臉的喜悅。接著,他放下袋子,伸手抓了一把穀子,送到袁隆平麵前說:“粒粒飽滿,好種子。”

“他們那裏的種子為什麼這樣好?”袁隆平問。

“他們是高坡向陽田,陽光充實。”

“唔。”袁隆平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麼,點了點頭。

“袁老師,施肥不如勤換種啦!種子對我們作田人來講,太重要了!”

袁隆平的心在怦怦跳動。

“袁老師,”老向又說,“聽說你們正在搞科學試驗,要是你們能夠研究出一種新稻種,用這種種子栽田,每畝能打它800斤、1000斤、2000斤,那該多好啊!我們種一畝田,就能收兩畝田、三畝田。我們就不會餓肚子了。”

“一畝田能產1000斤,2000斤?你可發夢囈了!”老向的婆娘在一旁插嘴說。

“一千斤!兩千斤!”袁隆平在心裏重重地打了兩個驚歎號。農民兄弟的聲音,深深地刻在袁隆平的心裏。他覺得,做為一個學農的知識分子,不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為廣大尚未擺脫饑餓威脅的農民兄弟辦一兩件實事,那是農學工作者的一種恥辱!

7月,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農校試驗田裏的禾苗已經抽穗揚花了。

這一天,下課鈴聲響過之後,袁隆平便信步來到試驗田一行一行地觀察著。突然,他緩緩移動的目光一下停住了。眼裏顯出特別的光亮。三步開外,隻見一株禾苗長得特高特粗,四周的禾苗在它麵前霎時黯然失色,大有“鶴立雞群”之感。他驚呆了,喜呆了。

袁隆平輕輕地走過去,彎下身子,伸出雙手,撫摸著這株奇異的、可愛的稻穗,激動地在心裏喊道:“奇跡!奇跡!”這株禾穗,株型優異,穗大粒多。他認真地數了數穗數和粒數,竟有十餘穗,每穗有壯穀一百六七十粒。

這個自然界的極偶然的現象在袁隆平心裏濺開了一叢一叢火花。他用布條在這株禾苗上紮上記號後,才輕輕移動腳步,走出試驗田。

這一夜,他的小提琴又奏出了歡快的樂曲。

收獲的季節到了。一把金燦燦的種子,擺到了袁隆平的書桌上。他開始盼望春天快點到來。

此後,袁隆平常常對著這把種子發呆,心如一匹野馬,馳騁在廣闊的天宇間。

冬去春來,這把種子,連同袁隆平對它厚重的希望,一起播到了試驗田裏。他等待著一個又一個七月,又一個奇跡。因為當時叫響的許多優秀稻種,都是從群體品種中最優秀的變異單株培育出來的。

這把種子在袁隆平的企盼中發芽了,插栽了,轉青了,長高了,眼看就要含苞抽穗,禾苗卻高的高,矮的矮,參差不齊。接著,有些灌漿、撒籽了,有些在抽穗、揚花,成熟得早的早,遲的遲。幾百上千克禾穗,沒有一蔸超過了它們的前代。

希望破滅了。

袁隆平心裏卻沒有平靜,他死死地抓住這個自然現象,反複地思索,這株“鶴立雞群”的特異禾穗是怎麼產生的呢?為什麼到下一代又會退化呢?苦惱中,他的心裏突然射進一道光芒,靈感來了,盂德爾等的遺傳學理論中,有一個分離律觀點,從這個觀點看,純種水稻品種,它的第二代是不會有分離的,隻有雜交第二代才會出現分離現象。袁隆平心想:它的後代既然發生分離,那麼,去年這株“鶴立雞群”的稻株,就一定是“天然雜交稻”!

“天然雜交稻”這個“概念”猛烈地撞擊著袁隆平的心房。他在心裏反複地拷問自己:既然自然界有天然雜交稻,那麼,我們能不能培育出人工雜交稻呢?

經過20年的反複實驗,袁隆平研製的雜交水稻委終於達到了每畝單產2000斤的目標,為農民擺脫貧困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0.童年誌大的女科學家謝希德

謝希德,福建省泉州人,我國著名的女科學家。

謝希德出生在福建泉州,從小與祖母相依為命,母親在她4歲時便重病身亡,父親去美國留學。

童年時的謝希德,渴望學習知識,為此,在福建泉州城內的一所女子小學校內,常常看到瘦弱的謝希德踮起腳尖、趴在窗外窺視教室內姐姐們讀書的情景,神情是那麼的專注,直到她祖母找來,把她帶回家去。

一路上,祖母責怪她不該獨自離家上這兒來。“我也要上學念書。”謝希德央求地說。“我不知對你講過多少回了,你年紀太小,還不能上學。”祖母心裏有些煩,認為孫女兒太淘氣,不聽話。

謝希德也不示弱,蠻有理地說:“爸爸不是到國外念書去了嗎?說是念了書可以懂得很多很多。你還告訴我,媽媽患病時還在廈門念書。為什麼我不能念書?”

祖母聽孫女兒這麼說,口氣變軟了:“好孩子,你當然也要念書的,但得等你再長大一點。你現在歲數太小,學校不能收你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