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福克納《押沙龍,押沙龍!》中的種族歧視探究(1 / 3)

福克納《押沙龍,押沙龍!》中的種族歧視探究

專題福克納論

作者:吳娜

小說《押沙龍,押沙龍!》是威廉·福克納的一部有關種族歧視的著作。小說中,每個人物角色的腦海中都有著種族歧視的思想。如小說中托馬斯·薩特本因為自己的第一個妻子和兒子有1/8的黑人血統而將他們無情拋棄;當長大後的兒子本到他的莊園找他時,托馬斯·薩特本卻表現出異常的冷漠,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沒有表現出任何震驚。托馬斯·薩特本的弟弟亨利·薩特本認為自己的妹妹和本結婚就是對他們家族的一種侮辱,因此他竟殘忍地將本殺死。內戰的時候,克呂提厄和羅莎生活在一起,可是在戰後,羅莎卻對克呂提厄百般虐待。小說中亨利·薩特本對待本和羅莎對待克呂提厄的態度都是源自於他們深受種族思想的侵蝕。在小說中,各種角色之間的關係都透漏出種族歧視。生活在美國的南方地區,人們長期以來都對黑人與混血人表示出歧視。在他們心中,白人是不能和異族人通婚的,這種行為被認為是對家族尊嚴的侮辱,受到大家的堅決反對。

一、對白人尊嚴的捍衛

作者威廉·福克納試圖去改變南方的這種種族歧視觀念,於是在小說《押沙龍,押沙龍!》中,作者塑造了一個試圖對長期建立起來的南方準則進行顛覆的形象——塞特潘。他將暴力這一全然超驗的方法進行反抗,試圖來證明自身的存在,進而在宇宙的空間中留下自己的足跡。福克納作品中的這一形象是對人的尊嚴的維護,他所表現出的偉大意誌力是作者創作的獨特特征。小說中的塞特潘是19世紀初來到密西西比河進行定居的普通百姓的後代,由於他的祖先沒有一點名氣,因此有一天,他到一個富人的莊園門前時,看門人告訴他需要從後門才能進去。年輕氣盛的他,此時的內心發生了巨大變化,怒火中燒,迅速逃到樹林中,以將自己心中的憤怒平息,將自己的思想進行整理。在他從樹林中重新走出來的那一刻,他立誌要做一個對這一等級社會進行反抗的複仇者。塞特潘能作出這樣的決定,我們沒有看出任何的不合邏輯之處,我們完全被他所擁有的自信所折服。

塞特潘帶著痛苦來到了這個社會,伴隨著他的生存目的,他像一台一旦投入工作便永遠停不下來的機器一樣努力實現著他的這一目的。塞特潘通過暴力製造了各種死亡事件,並不斷嚐試各種具有破壞性的行為進行報複。如,他為了建立他的價值體係,他毅然從印第安人的手中奪來了土地,他的這一行為並不是貪婪的表現,而是一種複仇的行為。為了複仇,他從不接受別人給予自己的無法回報的恩惠,甚至他不惜拋棄自己的海地妻子和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純正血統和個人的成功,他竟然不認自己的黑人兒子,但是卻通過正大光明的決鬥來向黑人們顯示自己的權威。他甚至讓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相互殘殺,直到有一個被打死,但是他卻能忍受各種壓力而拒絕參加各種對黑人進行謀害的團體。他甚至說出這樣的名言,每一個南方人都應該努力將自己的土地贏回來,從而拯救南方的所有土地和南方地區。

在塞特潘的所有到達之地,都充滿了各種征服的聲音和痛苦的呻吟。對他而言,他並不想得到任何具體的東西,隻是在他去過的任何地方,如從山裏到海地然後再到傑佛遜鎮,這些地方在空間上都存在很多相似之處。他的複仇計劃接連不斷,他不斷地去找女人,生孩子,但是每個女人最後都離他而去,生下的子女們也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殘殺而死。他通過各種手段得到的“塞特潘百裏地”莊園,最後也離他而去。在對舊社會、舊製度的反抗中,塞特潘表現出的更多的是重複性的衝動行為。作者通過塞特潘的這些相似且重複的行為向我們證明,塞特潘的這些行為沒有摻雜任何的物欲成分,隻是為了單純的複仇,從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美國的著名作家羅伯特·斯比勒曾這樣描述,塞特潘隻是毀掉南方國家的一件工具而已。在整個複仇的過程中,塞特潘自身所具有的獨立意識使他具有非常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