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綿延”說視角下?對《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的解讀(3 / 3)

(二)流動的意識與基調

在小說《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透過“綿延”說,我們還能解碼出小說中流動的意識與基調。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很顯然是摻雜了連續延伸的元素的。在這種延伸元素的影響下,這種基調與流動的意識都是相輔相成的,呈現出了綿延不絕的狀態。

在愛米麗年輕的時候,她的父親對其嚴加管教,對愛米麗可以說進行了人性上的禁錮,使得愛米麗的人生從此塗上了灰色的基調,這種基調在愛米麗的人生中可以說是綿延的,不可消除的。隨著赫默拒絕了愛米麗的求愛,這種基調上升為一種複仇的、極端壓抑和黑暗的色調,對愛米麗的人生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使得愛米麗成為了一個凶殘的、不計後果的殺人凶手。在這種連續的意識和流動中,壓抑、沉悶的基調也對愛米麗的生活產生了連貫的影響:她拒絕和周圍的所有人往來,拒絕向政府繳納稅款,拒絕很多本是義務性的東西。這樣的狀態進一步流動、循環,使愛米麗的生活更加絕望,她基本已處於靈魂死亡的狀態。由此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循環和意識流動,這就使得基調方麵從始至終形成了閉合的灰色基調,充滿著沉悶的、腐爛的氣息。

在意識的延伸中,還能看到愛米麗對於愛情和欲望的延伸和占有。在這個意識層麵上也出現了愛米麗的一些意識上的延伸和循環。愛米麗在年輕的時候也希望擁有普通女子青春期的活躍思維和對愛情天真的向往,同時這種向往的意識實際上也進一步延伸為以後的占有意識。在這種向往的促使下,她對自己心儀的對象赫默進行了表白,同時這種求愛也在她的心中紮根,使得愛米麗認為赫默就是她的人,是她意識中堅定的從屬者。這種意識的綿延也造就了她最後成為一個劊子手的悲劇。綿延的欲望和憧憬形成了過分的占有欲和畸形的心態,這些意識的發展和流動使愛米麗成為了一個凶殘的、為了占有赫默而不擇手段、發瘋和癲狂的女人。在這個過程中,追溯愛米麗的初衷和原始動力,我們不難發現,這種原始的向往和初衷是串聯愛米麗意識綿延流動的主要因素,也是進一步對情節和故事進行完整串聯的重要環節。可以說,這種初衷和欲望的意識上的流動和綿延也造就了情節的完整和想象空間的延伸。

四、結語

福克納的《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不僅僅完整地表現了女主角愛米麗從溫順到反抗從殘忍到行屍走肉的全過程,同時也在塑造這個人物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出了一種時間哲學判定中的“綿延”說,作者福克納通過對具體人物的塑造和對具體情節的完善,在瞬間的重複出現上體現出了綿延的效果,同時,在人物的初衷意識和原始欲望的流動中,也形成了綿延的閉合圈,使整篇小說完整且充滿了獨特的魅力。我們通過對綿延說的了解和對小說的具體分析,可以從更加獨特的視角發現《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 田益琳,宋芸.簡論“綿延說”對意識流小說的影響[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09(02).

[2] 司馬雲傑.大道哲學通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郭偉(1979—),女,山西大同人,本科,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