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1 / 1)

愛德華博士邀了兩位本公司負責通訊衛星研製的科學家、工程師詹姆斯和華裔博士王雨秋,一共三人--與中方代表團人數相等--按時坐在小會議室裏等待對手到來。九點整,瑪莉小姐領著嚴立功三人走進會議室。美方科學家起身,表示歡迎,但是表情傲慢,握手不冷不熱。連愛德華也不像昨晚趕到汽車旅館道歉時那麼講禮貌了,而是板著臉,伸手示意入座。在他心裏,昨天瑪莉失禮,就應該道歉;今天是談判,再沒有什麼客氣可講了,所以連一句問好的話都沒說。隻有那位王雨秋對嚴立功說了一聲“早晨好!”

我方科學家不卑不亢,你沒有笑容,我也沒有,你不問候,我也不寒暄,直接坐在了長條會議桌對麵。嚴總先說話,開門見山,“澳大利亞正在公開招標,要發射通訊衛星。我們中國航天公司建議,與貴公司聯合投標。”

說罷,張總便把一疊書麵材料遞過去,“這是我們的建議書。”

愛德華也遞過一遝子英文資料,“請先了解一下我們衛星的技術參數。”

雙方科學家都不說話了,馬上分頭翻閱對方的書麵材料。這種工作雖然枯燥無味,卻是非常緊張--急於了解對方情況,促成合作,可是又缺少信任,尤其是美方科學家,恨不得“雞蛋裏挑骨頭”,這是一方麵;同時,又必須調動大量的知識,才能準確地了解對方情況,就算“雞蛋裏挑骨頭”,也得具有真才實學呀,這又是一方麵;對於中國科學家來講,還多一層不被人們注意的困難,就是要講英語、看英文,連我方的建議書也得寫成英文,普通的譯員根本幫不了你的忙,你沒學問行嗎?所以嚴總他們不帶譯員,而是自己肩負起科學家、外交家、翻譯家的三副重擔,安靜地坐在長條桌前,充分調動聰明才智,緊張地工作著。

時間過得很快。誰也不說話,隻有瑪莉小姐微笑著送來了咖啡。

就在這天上午,吳老板的太太潘玉玲給嚴立言打了三次電話。她在電視裏也看見了嚴立功和張繼業,先是向嚴立言詢問中國航天代表團的住處,然後每隔一小時間一次,聯係上了沒有?潘玉玲比誰都著急,說話都變成哭聲了,“我必須見到張繼業!我有一肚子話要對他講……”

衛星公司的會議室裏已經開始了洽談,主要是美方提問題,嚴總他們迅速準確地一一作答,彼此一點兒也不講客氣,不算“唇槍舌劍”,也是“短兵相接”。

談到中午了,還有疑問,非常具體,愛德華說,“我認為,你們火箭的這種鉚接方法不可靠,不夠安全。”

張總說,“這種鉚接法是采用鐵木辛格的理論,安全係數已經偏於保守。”

愛德華問,“鐵木辛格是誰?”

嚴總並不給他留麵子,“他是蘇聯專家,現在就住在美國。博士先生,你既然提出火箭的結構問題,怎麼不知道這位世界級的火箭專家呢?我可以告訴你,鐵木辛格的設計思想,比西方要求的安全係數還要大。”

愛德華博士也有優點,他並不覺得尷尬,而是坦率地點頭。

工程師詹姆斯叫陣了,“根據我方衛星的技術參數,如果使用貴公司的火箭發射,現在,你們可不可以把幾項主要數據求出來?”

“當然可以。”張總剛說完,唐誌友立刻起身,拿著對方的衛星資料,坐到電子計算機前當場演算。美方三人也起身,站到他的背後仔細觀看……對於唐誌友熟練的操作和得出來的一項項數據,他們有的暗自點頭,有的露出了笑容。

演算結束。美方三人全都改變了態度,主動跟嚴總他們握手--再不是第一次那樣不冷不熱了,而是雙手握住我方科學家的一隻手,使勁兒搖。

愛德華很高興,“完全沒想到,貴公司擁有諸位這樣高水平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