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1 / 1)

暴雨傾盆,雷電交加。李明哲等基地幹部,分頭帶領著事先組織好的許多個青壯年職工小分隊,緊張而有秩序地幫助老人、家屬轉移到高坡上,把關鍵的儀器設備和急用的發動機零部件也搶救出來。

山體塌方!轟然作響。泥石流滾滾而來,所到之處,樹木傾倒,房屋坍塌。

山洪暴發!比人高的水頭像一堵牆似的壓了過來。頃刻之間,整條山溝變成了滾滾黃河……天色黑沉,風聲雨聲雷聲吞沒了人們的呼喊聲,隻能看見兩麵高坡上有一些手電筒的亮光閃動……

第二天,吳雙拿著個半導體收音機跑到譚鐵矛麵前,急切地說,“外公,剛才‘美國之音’廣播,說中國西部一個重要的火箭基地在衛星圖象上消失了!”

譚鐵矛一驚,立刻打電話詢問。

北京火箭研究院的黨委辦公室裏,秦保國、嚴立功等人在站著開會。唐誌友匆匆送來一份美國衛星公司的電傳文稿,內容是詢問中國航天公司還能不能按期執行發射澳星的協定?

人類真是進入了信息時代。我們一條山溝裏剛剛發生洪水災害,幾小時之內就傳到了地球的另一麵。嚴總知道,美國衛星公司的科學家到那山溝裏“考察”過大推力火箭將要使用的發動機,當時也十分滿意和佩服,現在這個山溝被洪水淹沒了,作為共同投標的合作者,自然關心,詢問一下也屬正常。不過,嚴總深知美國佬利己主義的秉性,他們是絕對不吃半點兒虧的,如何答複,非常關鍵--隻要我方提出延期,就等於授人以柄--他們很可能以此為借口,立即轉向歐洲的火箭公司尋找新的合作夥伴。而且,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還要我方負擔……

秦保國等人看了電傳文稿,也感到事態緊迫,都等著嚴總表態。

“問題是基地和外界失去了通訊聯係……”嚴總說著,回頭問吳為民,“你這裏還缺什麼?”

“發動機還缺兩套備份的部件。我想,萬一李明哲他們不能按時送來,北京這邊也可以趕製,不過,時間就非常緊張了。”

也許美國佬並不了解這一層--我國建設“三線”基地的戰略目的之一,就是要把關鍵的軍工生產和科研單位分散,免得在戰爭情況下被敵人“一鍋端”,換言之,今天李明哲他們那裏被洪水淹了,別的地方還能生產同樣的發動機。

嚴總表態了,“咱們采取雙保險的辦法:北京這邊立刻趕製火箭發動機的備份部件,時間緊迫,老秦,我自己帶幾個助手,到工廠去盯著,還是有把握的。同時爭取李明哲他們把備份部件按時送來,最好是派直升飛機去把它取回來。”

秦保國當機立斷,“我同意!立刻報告上級,請求空軍支援。”

嚴總指示唐誌友,“立刻答複美國衛星公司:照常執行發射澳星的協定,不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