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日不落帝國黃金時代——維多利亞女王(1 / 3)

開創日不落帝國黃金時代——維多利亞女王

點評:

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美國達64年之久,是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體現了英國傳統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她在位期間,正值英國的鼎盛時期。憑著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經濟和綜合國力的巨大增長,英國在海外建立了人類曆史上空前龐大的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

維多利亞女王身材中等,容貌端莊秀麗,為人直爽熱情坦率誠懇。她對丈夫忠貞不我,對子女要求甚嚴。她在位期間極力倡導嚴肅正統的道德風尚。雖為女王,她不喜歡喧鬧的社交場合,而偏愛靜證的田園生活。

女王作為國家的象征,以及她在推行殖民主義擴張政策中與內閣官員的合作與默契,對近代英國曆史發展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維多利亞所處的時代,也是英國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繁榮昌盛的時代,史稱“維多利亞時代”。

芳齡十八繼位成新王

亞曆山德麗娜·維多利亞(AlexandrinaVi。a,1819—19())。英國女王(183—1901),印度女皇(1876—19())。在位期間,英國工商業快速發展,擴大對殖民地的掠奪(號稱“日不落帝國”),幾乎享有對世界貿易和工業的壟斷地位;被西方史學家稱為英國曆史上的“黃金時代”。

維多利亞全名叫亞曆山德裏娜·維多利亞。生於1819年5月24日。她是個獨生女。父親愛德華·肯特公爵是英王喬治三世的四子。母親維多利亞·瑪麗,路易莎是德意誌的薩克森科堡公國一位大公的女兒。小維多利亞才呂個月,父親就患病去世。母親對她管教很嚴,維多利亞十分誠實,從不說謊,但她小時候相當頑皮任性,動輒大發脾氣。在她5歲時,母親為她聘請了一位名叫路易絲·萊辛的女教師。萊辛聰明能幹,教導有方,成了維多利亞的良師益友2家庭教師著重教她文化知識,母親則教她保持淡泊、樸素、禮貌、誠實的品行。小維多利亞感情熾烈,她愛媽媽,愛萊辛老師,也愛她的舅舅利奧波德親王。舅舅對她關懷備至,同她談話時既嚴肅又慈樣,與她平等相處,把她當作成年人對待,她也將舅舅視作“第二父親”。

1830年,11歲的維多利亞被英國議會確立為其伯父威廉四世的王位繼承人。舅舅利奧波德也在同年離開倫敦前往布魯塞爾登基,成了比利時國王。這位國王常給遠在英國的外甥女寫信,叮囑她要勇敢堅定正直,且應及早學好做君主所需要掌握的本領和所應具備的素質,在初為人君的時刻要沉著不要驚慌,凡事要穩健不要匆忙,要充分信賴自己的良知和真誠。

1837年6月20日,英王成廉四世駕崩,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繼位,成為新王。她在日記中寫道:“既然上天置我於此位,我將竭盡全力對國家完成我的義務;我還很年輕,雖說不是全部,但在很多工作中也許還很缺乏經驗,不過我相信,我比任何人都更有去做正當合理事情的真情實意。”

女王第一次上朝之後,走過接待室時看見母親在等她,於是問道:“媽媽,我現在真的是女王了嗎/’“真的,親愛的。”“那麼,親愛的媽媽,希望你答應我作為女王對你提出的第一個要求,讓我獨自呆一個鍾頭。”一小時後她出來並發出一道命令:把她的床搬出母親的住處。女兒住進了白金漢宮,母親則無法掩飾失望的心情,她說:“我再也沒有什麼前途了……我完了。”她還訴說,18年來這孩子一直是她的生命,她的希望,而現在她失掉了一切。

迫於壓力應付“寢宮危機”

18歲的女王畢竟還是個黃毛丫頭,好在她的周圍有一批智囊人物。原先的家庭教師萊辛夫人成了她的心腹顧問,就住在白金漢宜她的寢室隔壁。另一個私人顧問是斯托克馬男爵。但此時最為女工倚重的人物,則是58歲的首相墨爾本勳爵。墨爾本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政客。年輕的女王將墨爾本首相當作導師,對他十分欽佩。女王和首相不僅在處理公共事務上配合默契,並且建立了親密的私人關係。老首相風度儒雅,談吐不凡,維多利條深為其吐力所著迷,視他為完人。每天上午女王單獨接見首相,他們之間的長談涉及廣泛的話題。首相先把內閣商討議定的公文向女王宣讀,井時不時地作些具體說明。女王在日記中寫道:“墨爾本讀得漂亮極了,聲音柔美,表情豐富,不用說我被迷住了。”除了程序性的公務之外,墨爾本也給女王講解一些有關英國的憲政、曆史等方麵的知識。還經常評論某些圖書,或對人生發些感慨。此外,他還講述一些政壇上的趣聞軼事。有時,也談一談首相本人的經曆。每天下午,維多利亞喜歡出去騎馬,墨爾本首相策馬在她身旁,其餘的人緊隨他們身後。晚餐時,女王右側坐著賓客,左側坐著墨爾本首相,一邊用餐一邊談著各種話題,席間談鋒甚健的談話者當數墨爾本首相。除了騎馬、看戲,年輕的女王還喜歡舉辦舞會。當宮廷樂師奏起歡快的舞曲,年輕的舞伴成雙成對翩翩起舞,整個大廳洋溢著一派青春的氣息,維多利亞沉浸於歡聲笑語之中,隻是此時她才把老臣墨爾本忘到了腦後。

1837年維多利亞登基不久,議會舉行大選,結果輝格黨僅獲得348票對310票的微弱優勢,這意味著墨爾本內閣好景不長了。果然不久就發生了牙買加問題引發的內閣危機,墨爾本首相於1839年5月四女王提出辭呈。迫於嚴峻的形勢,維多利亞女王不得不授命托利黨領袖羅伯特·皮爾組成新內閣。女王自登基以來受墨爾本所持的自由主義觀點影響,因而對保守主義色彩濃厚的托利黨一直抱有成見。而羅伯特·皮爾受命組閣之際,向維多利亞女王提交內閣名單的同時還要求部分地更換宮廷中的女侍,因為這些女侍都是前首相墨爾本精心安排的清一色輝格黨人或是黨人的親屬。女王對皮爾提出的要求大為光火,不但斷然拒絕,而且斥責托利黨幹涉女王私事,是對英國王室的極大不敬。女王抱定決心,一個侍嬪也不更換。感情衝動的女王,認為自己”受了侮辱,盛怒之下收回要托利黨組閣的成命,並讓墨爾本繼續主持內閣。墨爾本內閣勉強維持了兩年。1841年議會大選中輝格黨失敗,女王隻好再度任命反對黨領袖皮爾組閣,並在形勢壓力下不得不同意皮爾提出的更換宮中部分侍嬪的要求。這就是著名的“寢宮危機”。在應付這場危機的過程中,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居間調停顯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喜結良緣夫妻情深

自女王登基後,她的私人顧問們一直為她的婚事操心,最後認為女王的表弟——薩克森科堡的阿爾伯特王子是作女王丈夫的理想人選。阿爾伯特比女王小3個月,他容貌英俊,頭腦聰敏,氣質高羽田,風度話灑,喜歡騎馬、擊劍、狩獵。1839年10月他在哥哥的陪同下來到英國。他的俊美的儀表和不可抵禦的勉力很快征服了女王。女王和阿爾伯特王子一同騎馬、跳舞、互訴心曲、幾天後兩人便決定共結百年之好D1840年2月10日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儀式。婚後,阿爾伯特親王起初在政治舞台上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然而,1840年議會授予他在女王發生不測時以攝政權.這樣一來他便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角色。1841年議會大選中托和黨獲勝,阿爾怕特親王與羅伯特·皮爾進行了幾次談判,最終在宜廷女侍問題上達成了妥協,平息了“寢宮危機”,並且使維多利亞女王與皮爾首相之間的緊張關係得以緩和。

婚後的女王,完全同醉於幸福之中,她覺得自己的婚姻十分美滿。每天早晨起來,她和親王一起在花園裏散步。用完早餐後,由他講授各種知識,或者聽他彈琴唱歐。晚餐後則喜歡玩紙脈動戲。後來他們有了孩子,家裏更是充滿了歡樂。女王在日評中寫道:“如今我從敬愛的丈夫那裏獲得了真正而充實的歡樂,任何政治或世間的挫折都無法改變這種幸福。”在給舅舅的信中,她懷著激動的心情寫道:“我最親愛的舅舅,我想你一定知道我是多麼快樂,多麼幸福,多麼驕傲,擁有了我丈夫這樣一位完人。”婚後的生活對維多利亞的作風和性格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阿爾伯特的睿智頭腦和穩健作風,大大減少了她在處理政務中的偏見和盲目性,這當然有助於鞏固她的統治地位。由於受到阿爾伯特親王的影響,女王逐漸對王宮裏那種喧囂時髦的社交活動產生了厭惡情緒,他們越來越向往牧歌式的田園生活。1845年他們買下了懷特島上奧斯本的莊園,後來又在蘇格蘭高地買下了巴摩拉莊園。此後,他們很少住在官邪白金漢宮和溫莎堡,大部分時間是在海濱或鄉間別墅過著平靜安逸深居簡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