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小學和中學階段,由於家境不是很好,社會財富貧乏,我們很少穿到新衣服。我在家裏排行老三,上邊還有兩個哥哥,所以我的衣服基本都是揀他們穿過的。雖然有時候不合身,但是我卻絲毫沒有覺得,每每他們淘汰下來的衣服,我穿在身上還美滋滋的呢。因為當時每個家庭的孩子都那麼多,而每個家庭的收入都是那麼低,所以家家的日子都是那麼過來的。結婚很長時間以後,我的夫人還取笑我呢,因為我們是同學,她說她們女同學背後裏都叫我“大布衫子”。
現在就不同了,家家的條件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市場上流行什麼大家就買什麼,就穿什麼,很少有人用心思考這裏麵的文章,其實穿衣服的事情還是大有文章可作的,裏麵是很有一筆賬算的。
咱們先從孩子的衣服說起。孩子是長身體的時期,常言說得好,不見孩子長隻見衣服小。孩子的身體長得快,甚至一天一個樣,所以人們說打扮十七八不打扮尿娃娃,就是這個道理。過去家裏的孩子多,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給老三,一件衣服能夠穿10多年。現在家家就一個孩子,孩子的服裝穿過了一個季度就基本不能再穿了,就小了,沒有了利用的價值,給人都沒有人要。所以在小孩子的衣服上投資基本是一次性的,回報比較小。所以,孩子的穿戴不應該購買耐用品、高級品,而應該購買時興、方便、實用、廉價的。
成人的穿戴講究就更多了。
首先,購買耐用品一定要謹慎。比如皮夾克、裘皮大衣等。由於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太快,服裝的款式、麵料變化得都非常迅速,基本上是一年一個款式,一年一個流行色,一年時興一種麵料。購買一件這樣的高級耐用品一件就要幾萬元錢,可是款式、色彩、麵料一變化,這種東西很快成了古董。雖然衣服還是嶄新的,但是卻失去了它應有的風采,穿不出去了。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女人,她們的衣櫃裏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嶄新服裝,但是一出門的時候就抱怨沒有衣服穿,為什麼呢?因為她們的衣服都過時了,不流行了,雖然是嶄新的,但是由於它不合時宜了,它們就已經一文不名了。這就仿佛設備的技術折舊一樣,比如你剛剛花2萬元買到家一個模擬信號的手機,第二年市場推出了數字信號的手機,你這個手機因為技術被淘汰,手機立刻一文不名了,這就是技術折舊。衣服也一樣,也存在著技術折舊。時代發展得越快技術折舊也越快,所以你購買高檔耐用的服裝的時候要謹慎,對款式、色彩、麵料要多方考慮,以免技術折舊使它們失去了本身的價值。
另外對成年人來說,自己購買的心愛服裝不應該總是存放在衣櫃裏,隻有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才拿出來穿個一次半次的,這樣你的“設備”利用率就太低了,它們閑置的時間太長了,根本沒有充分發揮出它們的作用。很多在合資企業工作過的朋友一定有所體驗,他們那裏總是要三班倒,雖然人三班倒,但是設備卻一刻也不停地運轉。這樣運轉的結果,設備在一年裏就可以創造出三年的效益,其創造出的效益是隻在正常班裏運轉的設備的3倍。避免了因技術折舊造成的無謂損失。
因為服裝流行太快,這個道理和設備技術折舊的道理是一樣的。新衣服你即使不拿出來穿,過兩年它也因為技術折舊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這是得不償失的。現在,對一些高科技的設備來說,技術折舊相當快,甚至也就是三年兩年的,服裝的技術折舊就更快了。我就是這樣,夫人給我買了什麼自己喜歡的衣服,我馬上就穿到身上,幾件心愛的服裝不斷更換,根本不讓它們有閑置的時間,等到把它們穿壞了,它們也過時了,使它們得到了充分地利用。而我的一個朋友卻不是這樣,他也有幾件心愛的服裝,但是平時很少拿出來穿,平時的穿戴就仿佛一個古董一樣,盡穿一些過時的東西。你如果到他的家裏看他的穿戴,你甚至會懷疑自己回到了萬惡的舊社會呢,他們一家5口在家裏的時候,他們的穿戴就沒有不帶洞、不貼補丁的。新衣服、喜歡的衣服也隻有參加一些聚會的時候才舍得拿出來,而且第二天立刻把它們清洗幹淨,放回衣櫃。這樣,等到過了兩三年,這些衣服因為技術折舊,它們失去了真正的價值,他們也不喜歡了,這個時候他們才舍得拿出來穿。所以他們一家穿的衣服總是落後於時代,老是滯後,但是錢一點也沒有少花。
另外,穿衣服還要考慮服裝的功能,根據服裝的功能選擇需要的服裝,從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比如外邊穿的服裝,主要功能是為了自己裝扮的需要,所以要根據美學的需要,注重款式、色彩、麵料;內衣就要多從耐用、舒適、價格等幾個角度考慮,保證服裝的使用效果和價值的對等關係,是否流行、是否美觀等,這些倒應該放在次要的角度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