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徘徊在兩捆稻草之間的毛驢——租房、買房與建房(1 / 1)

租房還是買房,還是自己建房?這是一個問題,它困擾了我的一個朋友兩三年了,他一直這樣猶豫著,下不定決心。就像拉封丹寓言裏麵的那頭毛驢,麵對身邊的兩捆稻草不知該先吃哪一捆,最後隻好在兩捆稻草之間活活餓死。可見麵對各種各樣的選擇,人們常常是非常困惑的。

我的這個朋友是一個南方人,老家在蘇北的一個農村。改革開放之後和他的舅舅一起到東北幹裝修,一幹就是10幾年。開始是住在工地裏,後來賺到了一些錢,也想改善一下生活條件,準備從工地搬出去,這個時候他就遊移不定了,是租房子還是買房子,還是回老家自己建一幢大房子?

他自己的本意是想在大連買一個三居室的房子,生意場的朋友們卻希望他租一個房子,反正家也不在這裏,什麼時候想離開抬起腳就走,而家裏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門則希望他在家裏找一個地腳自己建一幢大房子,一來光宗耀祖,二來也好跟著借光。拉封丹的驢子麵對的是兩捆稻草,兩種選擇,現在我的這個朋友麵對的則是三種選擇,所以問題的難度可能就更大,他就這樣徘徊著,和拉封丹的驢子也差不多,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自己像樣的房子,還是住在自己的工棚裏,幹到哪裏就住在哪裏。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朋友的建議,父母的意見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是重要的是在這三個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優的方案,選擇一個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方案。

我們先分析租房。一般來說租房適合短期行為,就是說我的這個朋友在大連這個地方打算住多長時間。如果是三五個月,最好的方案是租房,租一個什麼都齊全的房子,拎著一個旅行包就可以入住,事情辦完了起來就走,比旅店方便,比旅店經濟,比旅店舒適。但是,我的這個朋友很明顯不屬於這個類型,他在大連已經做了10幾年生意,無論是生意場還是朋友圈都在大連,而且可以預料他未來的事業也必然要落腳在大連,而且他已經找了大連的女朋友,這一切都說明他在大連居住將是一個比較長久的行為。從經濟上來分析,在大連租一個像樣一點的三居室,一個月至少要近2000元,一年下來就是2.4萬元,10年就是24萬元。而且自己處處還要受房東的約束,很多意願都不能很好地滿足自己。唯一的好處是節約了資金的占用。

再來看買房。在資金相對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一次付清房款,這樣可以獲得一些優惠;如果資金不是很充裕,可以考慮按揭貸款,分期償還。因為我的這個朋友是做生意的,所以這裏我們考慮按揭貸款購買一套三居室,按100平方米計算,假設每平方米4000元,這樣全部房款是40萬元,按30%首付計算,首付款是12萬元,餘款是28萬元,按10年付清計算,每個月應該償還3200多元,但是10年後房子是自己的。而且由於城市土地的有限性,決定了城市裏的房子是不斷增值的。如果按每年5%的水平增值的,10年後這個房子的價格就可以達到65萬元。如果這個時候你想回老家定居的話,房子一出手就可以變現,不但10多年白住,而且還會因為房屋的增值,大賺25萬元,與租房要付出24萬元相比,一收一支,收益多出了49萬元。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再來分析一下在老家建房的情況。我的這個朋友的老家是蘇北的農村,那個地方家家有錢就建房子,房子是一個家庭財富的象征,是一個家庭的臉麵,至於住還是不住倒成了次要的問題了。所以那裏走出來的人,無論在哪裏發財,都想著要回家建房,光耀門楣。但是房子建好之後,其實就是一個擺設,一個在家鄉父老麵前炫耀的擺設,一個投資幾十萬元的擺設。因為一年裏有11個月的時間是在外麵奔波,隻有春節前後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能夠在家裏住上一陣,其他時間裏這所大房子一直都是在那裏空閑著的。而且房子即建好了,裏麵就不能空著,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家具裝修一樣不少。建一所房子要20多萬,裏麵的各種裝修、家具、電器又要花去10多萬元,裏裏外外要30多萬元,一年四季30多萬元在那裏閑置,不創造任何價值。和城市裏的房子不同,它不但不增值,而且還逐年折舊,越來越不值錢。農村的房子由於減免了土地費用,所以房子沒有房證,不能抵押,很難出租出去,變現的時候也不值錢。可以說這樣一所房子隻能算是一個累贅,不能增值、不能抵押、不能變現、不能居住,而且還要付出一定的人力進行定期的看護。同時,由於家裏的家用電器等一應俱全,所以在外麵的時候就舍不得再購買那些東西,電視沒有、洗衣機沒有、微波爐沒有……生活質量甚至降低到了解放以前的水平。所以回老家建房實在是一個最愚蠢的行為,它隻有付出沒有回報。

這樣一分析,問題的答案馬上就出來了。可以說,它對那些常年在外麵做生意的人們都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最經濟的方案是,在經濟條件不允許的初期暫時租房,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時候,自己買房,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回老家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