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金錢買不來幸福——快樂的經濟學(1 / 2)

一位著名的作家說:經濟學是一門使人幸福的學問。而幸福又是人類生存所追求的最終目的。人類征服自然,人們奮鬥、創造、發明、工作,其追求的最終結果就是為了享受生活的幸福、快樂。

但是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金錢是幸福和快樂的源泉,更有甚者認為金錢本身就是幸福。其實抱有這種觀念的人,仍然沒有搞清楚金錢與幸福的關係。經濟學家告訴人們:金錢對人類而言,永遠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它隻是人們實現目的的手段。金錢與幸福沒有必然的聯係。擁有金錢的人不一定擁有幸福,沒有金錢的人不一定沒有幸福。

鹿特丹的社會學家們的研究結果認為,最幸福的人是冰島人,他們從來不知道在驕陽似火的天氣裏不得不工作的不幸;但是倫敦經濟學院的研究者們卻說:孟加拉國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因為收入和生活質量遠遠未達到高度“飽和值”,他們對未來永遠有美好的憧憬,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因為“窮人的世界是沒有記憶的”。心靈一天天地被工作和憂慮耗蝕著;在疲憊的重壓下,他們迅速地忘卻一切。隻有富人才會追憶逝去的舊時光。

看來全世界的人們都認識到了這一點,那就是,金錢不能買來幸福。

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它向我們深刻地說明了金錢與幸福的關係:

從前,希臘有一個國王叫邁得斯,他是一個貪婪的人,他愛金子勝過愛世界上的任何其他東西。

有一天,他向眾神祈禱,希望得到更多的金子。眾神決定懲罰他這個貪婪的家夥,就告訴他說:“很好,明天早晨你碰到的每一樣東西都將變成金子。”

邁得斯聽到眾神的回答異常高興,他自言自語地說:“我將要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第二天早晨,他很早就起床了。當他碰到床的時候,床變成了金子。他開始穿衣服,衣服也變成了金子。邁得斯極為高興。

邁得斯喜歡花朵,並且擁有一座美麗的花園。他信步走入自己的花園,觀賞園中美麗的花卉。他摘下一朵鮮豔的玫瑰花,但玫瑰在他手中變成了金子。他又摘下另一朵,可同樣的事情發生了。他為花朵一觸就變感到懊喪,因為他喜歡玫瑰花豔麗的色彩。

國王去用早餐。他端起一杯牛奶,但牛奶立即變成了金子。隨後他拿起一片麵包,可麵包也變成了金子。邁得斯此時感到不愉快了。做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當然不錯,但是人總不能吃金子喝金子呀。

邁得斯出來,又一次走進花園。他的小女兒在花園裏。當女兒看到父親時,便跑著奔向她的父親。邁得斯非常喜歡他的女兒,就親切的吻他的女兒。當時當地,他的女兒就變成了一座金塑像。

邁得斯驚訝得目瞪口呆,而且甚為不悅。他走進宮殿,眼中充滿了悔恨的淚水,並且乞求眾神解除他的點金術。

“我如此酷愛金子,簡直是愚蠢之極,”他說:“把我的金子拿走,還我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