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是我兒子寫的一篇作文,很有意思,也引起了我的很多遐思,所以錄在這裏博大家一笑:
今天是1997年的最後一天,我們班照例要在這一天舉行一個聯歡會。大家在聯歡會上都表演了非常精彩的節目。有的唱歌,有的講故事,有的表演魔術,還有很多有趣的遊戲……
最有趣的遊戲要算搶椅子了。
這個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在教室的中央預先放好八張椅子,圍成一圈,然後上來七個學生,學生們也均勻地圍著椅子站成一圈。大家在音樂響起的時候開始圍著椅子轉圈,音樂停止的時候大家停止轉圈,這時每一個人都開始搶自己麵前的椅子,並坐在上麵,搶不到椅子的同學就被淘汰掉。隨後撤掉一個椅子,大家按著上麵的順序繼續向下進行,直到最後,剩下的最後一個同學就是冠軍。
遊戲在非常歡快的氣氛中進行著。連續撤掉了很多椅子之後,這時隻剩下兩個同學去搶他們中間僅有的一個椅子了。盛亮是一個又高又大的家夥,他的力氣非常大,所以以他的優勢一直堅持到最後;石磊是一個又瘦又小的機靈鬼,雖然他的力氣小,但是他靈活,所以他依靠他的優勢也成了僅存的勝者。現在場上的競爭很激烈也很有趣。一個高大,一個瘦小;一個有力氣,一個有靈氣,勝敗一時還難以判斷。
音樂響起來了,他們兩個開始圍著這個椅子轉圈。盛亮像一個狗熊,笨重地邁著大步;石磊像一個猴子,機靈地跳動著。這時候下麵的同學開始激動地喊起來:
“盛亮,盛亮!”
“石磊,石磊!”
就在這個時候,音樂嘎然而止。盛亮此時正好站在椅子的麵前,他一屁股就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石磊雖然很靈活,不巧的是他此時正好站在椅子的靠背後麵,他聽到音樂停止了,像猴子一樣敏捷、迅速地向椅子上奔,但是畢竟趕不上盛亮的機會好。但是他的最後幾個滑稽的動作卻給晚會增添了快樂和笑聲。
狗熊獲得了冠軍,猴子獲得了亞軍。
遊戲結束了,回到家中我把搶椅子的遊戲說給爸爸媽媽聽,他們聽了也跟著我哈哈大笑起來。笑過之後,爸爸馬上收斂了笑容,他嚴肅地說:“我們現在的社會就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你們將來都將走向社會,社會給你們的工作都是有限的,就好比你們遊戲中的椅子,要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誰有實力,誰就有獲得工作的機會。”
“石磊也有實力,而且還靈活,為什麼沒有搶過盛亮呢?”
爸爸笑了:“當然了,僅有實力還不行,還要有良好的機會。好比你們遊戲中的盛亮,他的機會好,音樂停止的時候他就在椅子的麵前,石磊的機會就不好,他正好在靠背的後麵,雖然他也有實力,還很機靈,但是因為他的機會不好,所以他就沒有搶過盛亮。任何一個地方、單位,一些特殊的崗位都隻有幾個,像經理、董事長、局長等等,一個單位隻有一個,他們坐的那個‘椅子’誰都想搶,但是最後隻有一個人坐在上麵。”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爸爸接著說:“你們現在要好好學習,現在你們的任務就是學習,培養自己的實力,選擇好自己的方向,等有了本領,然後才能到社會上去尋找機會,‘搶’適合自己的‘椅子’。”
一個簡簡單單的遊戲,竟然讓老爸引申出這麼多深奧的大道理,聽起來雖然感覺有一點枯燥,但是我認為還是有那麼一點道理的。
由我兒子這篇作文我想到了前些時候報紙、網絡紛紛報道的一則新聞,一個北大畢業生賣肉的新聞。很多人大驚小怪,仿佛是一樁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其實在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這種情況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
市場經濟社會是一個社會分工和協作高度發達的社會,職業隻有分工不同,但是不應該有貴賤之分。將不同的職業分成貴賤不同的三六九等,其實是我們大腦深層中封建意識的一種殘留。高學曆的人不一定就必須幹什麼、什麼、什麼,低學曆也不一定就不能幹什麼、什麼、什麼。如果用這種觀點思考問題的話,那麼是不是沒有學曆的人都該去掃大街,有學曆的人都應該去做領導呢?那麼將來國家大學教育普及了的話,賣肉的工作由誰來幹呢?殯儀館的工作由誰來做呢?掃大街的工作由誰來做呢?
的確,大學畢業,尤其是北京大學畢業,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成為社會需要的有用之人。因為一個大學生,5年的專業學習,無論國和家還有自己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本。我們必須知道:人的收入和人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是密切相關的。對人力資本投入的越多,社會創造財富的能力就越大。按著新的發展理論,影響經濟增長的要素包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自然資本。而世界銀行采用新的國民財富測量方法發現,人力資源占國民財富總量最大,大約在40-80%。但是人們過於強調人力資本的重要性,卻沒有看到月亮的另一麵,其實大學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有的時候也培養蠢材、庸才、歪才;我們知道,大學的確是一個增長才幹的地方,但是社會是一個更加增長學問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學問都是大學裏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