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北大畢業生賣肉的啟示——也說人力資本(2 / 2)

所以也不要小看了社會這所大學。

社會上的很多工作更需要實際的經驗、熟練的勞動、專業的本領,隻有書本上的經驗還不夠。由一個大學畢業的非熟練勞動的學生而變成一個熟練勞動的職業者還要進一步追加資本的投入,進行專業技術的教育和技能的培訓、實習。自美國獲得197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裏昂惕夫開始,人們就認識到了資本在人力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後來的兩位經濟學家凱伍斯和瓊斯,則更直接地將投入到人力中的資本稱為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理論告訴我們,具有專業技術和本領的人們在未來技術不斷更新和進步的社會裏,在分工協作日益精細的時代,越來越重要,人力資本在全部資本中所占的成比重會越來越高。人們會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在人力資本方麵的投入,提高自己的專業本領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實際經驗和能力,目的就是要到社會上去搶那些數量有限的“椅子”。而大學畢業其實隻是一個人學問、知識所達到的水平的證明,但是它並不是一個人的實際工作能力的證明。隻有大學畢業的文憑還不夠,他的學問和知識還必須轉化為實際的能力、本領、技術。還要有好的機會,你才有可能競爭到自己想坐的那把“椅子”。在你搶不到自己理想中的“椅子”的時候,你就隻好將就一下了,能搶到一把不如意的“椅子”總比沒有“椅子”要好。

北京大學畢業生賣肉,而且收入還比較不錯,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勞動創造財富,商品社會、市場經濟,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和他人的勞動進行交換,隻要是通過正常的手段,付出自己的勞動和汗水,自己的勞動價值能夠為社會所承認,他的勞動就是光榮的,是我們應該積極倡導的。任何一個行業裏都需要有學問的人,經理、董事長、公務員、企業白領……這些職務畢竟是有限的。

其實在國外,博士生開出租車、碩士生當保姆、大學畢業做鍾點工的事情比比皆是。大學教給我們的隻是思考問題的方法、教給我們的隻是認識世界的手段,我們隻要將這些方法、手段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這種人,你都會作出一番事業。

前幾天,沈陽的殯儀館麵向社會招聘工作人員,很多大學生紛紛報名,竟然達到了爆棚的程度,這種情況在前些年裏可能嗎?街道主任的職務,在我們的印象裏應該是一個四五十歲的老大媽才對,現在一個生機勃發的博士畢業生去競聘一個街道主任的職務,你覺得奇怪嗎?不奇怪!把可憐的麵子扔掉吧,不要總是過多地考慮做什麼,而要多想一想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一點名堂。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什麼行業,隻要你是最好的,你就一定能夠贏得人們的認可,贏得人們的掌聲。市場經濟的最大特點是競爭,競爭的最好方式是差別的競爭,就是要想方設法使自己和他人不同,有自己的特點才會有賣點。北大畢業生絕大部分都是呆在象牙塔裏做學問的,我偏偏與他們不同,我偏偏要走出象牙塔,到市場上去賣肉,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點一點做,大樹都是由小苗一點一點長大的。不要太好高鶩遠,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太抬高自己,不要太多幻想。大學沒有什麼了不起,社會這所大學,遠比四年校園生活學到的東西要複雜的多得多,社會知識的獲得同樣需要資本的投入,社會不會為了適應你的需要而改變規則,你必須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的規則;大山不會走到你的麵前,隻能是你自己走到大山的麵前。

剛剛改革開放的初期,賣肉、刷盤子、蹲地攤的的確都是沒有文化的人去做的,但是現在不同了,任何一個領域的競爭都日益激烈,所以知識、文化、技術也開始日益地向所有的領域擴張,在國外端盤子的人沒有文化同樣是沒有人要的。人力資本已經使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忽視了。

就說駕駛員吧,考試的時候要在電腦上答題,駕車的時候車上有車載電腦,有導航係統,你不懂電腦你就無法駕禦這種高檔的轎車,如果你考完駕照去開出租車的話,那麼同樣,懂外語的司機就比不懂外語的吃香,就多賺錢;再說車工,過去靠師傅帶徒弟,技術熟練了就是級工了,就可以獨立加工機件了。現在手動的車床早已經被數控車床代替了,你不懂得電腦怎麼操作車床,而且很多數控機床是進口的,操作的指令都是外語,你不懂外語怎麼使用車床……

所以北大畢業生賣肉也很正常,任何行業都需要知識,都需要對人力投入資本進行培訓,同樣的事情有知識的人可能就比沒有知識的人做得更好。什麼學校畢業的無所謂,關鍵是要彎下腰來幹活!

§§第七章 地球村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