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移動互聯時代電信運營商的轉型之路(2 / 3)

在移動互聯時代,電信業將發生諸多結構性變化。在傳統電信1.0時代,客戶對通信的需求,主要限於語音。從語音到短信,也是在通信方麵的創新。運營商提供的業務主要是與網絡合一的標準化通信業務,如語音、短信,網絡上的內容來自通信雙方。通信雙方均屬於買方市場,電信運營商作為賣方為一個具有外部性的群體提供服務。在新電信2.0時代,客戶的需求主要是信息需求。電信與互聯網的融合,滿足的是客戶獲取信息的需求;從固定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則是順應了客戶信息需求個性化、碎片化的趨勢。運營商提供的業務主要是與網絡分離的個性化信息業務。供需雙方處於平台的兩端,形成兩個市場。電信運營商作為平台組織者連接著兩組群體,以幫助雙方接觸獲利。

在移動互聯時代,電信運營商紛紛啟動轉型戰略。隨著商業環境的演變、客戶需求的變化、產品價值的變化與價值鏈的變動,電信運營商需要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再定義。

麵對移動互聯網給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帶來的威脅與機遇,中國電信開啟了轉型戰略:從固網運營商到全業務運營商,帶來能力邊界的擴展;從ICT到3I轉型體現了對轉型的新認知——成為綜合信息服務商。事實上,電信運營商轉型戰略的背後,都隱藏著對客戶價值的深度挖掘。

中國移動也適時提出了業務轉型的發展戰略。但中國移動高舉轉型的旗幟唱了許多年,似乎至今還不太成功。競爭對手聯通與蘋果的合約機,拉走了移動不少中高端客戶。騰訊公司的微信一開通,中國移動突然發現,業務還可以這樣做,真正的競爭對手原來是騰訊等一批有極強實力的移動互聯平台商。

其實,中國移動一直在積極推動企業轉型。中國移動的發展戰略定位,從早期的移動通信專家、到移動信息專家、再到現在的移動改變生活,反映了中國移動價值定位的不斷超越。新電信時代可以說是變革轉型的時代。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徹底的客戶導向、組織利益再分配、專業障礙等多種挑戰可能會嚴重威脅中國移動的戰略轉型。中國移動呼喚高水準的變革轉型領導力,否則很難應付複雜多變的格局。

大凡成功的企業轉型,除了要求變革領導者具備成熟的心智模式外,還需要參與轉型者設計一套高水準的變革轉型方案、並賦予足夠的資源整合權力。現在,4G牌照發放了,在技術層麵可以說中國移動、電信、聯通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就看誰能在戰略轉型的路上走得更快。

電信運營商業務模式之變

在移動互聯時代,電信運營商業務運營的成功模式可概括為“1234”。

“1”:打造1個移動互聯時代的品牌。

在移動互聯時代,客戶需求與傳統話音時代有顯著的不同。這要求電信運營商要構建移動互聯時代的品牌,作為整體業務的精神統領,開展全業務運營。

“2”:堅持以客戶為導向,創建合作共贏平台。在移動互聯時代,客戶與合作夥伴都是電信運營商重要的服務對象,合作夥伴也是電信運營商最重要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