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移動互聯時代電信運營商的轉型之路(3 / 3)

移動互聯時代下的合作平台是開放、共享、共贏的平台。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產業巨頭。全球最大的100家企業裏,有60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平台商業模式,包括蘋果、穀歌等。平台模式的精髓,在於打造一個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未來的平台之爭,一定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百度、阿裏、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圍繞搜索、電商、社交各自構築了強大的產業生態。

“3”:在移動互聯時代,電信運營商業務領域將著力向3個方向延伸:橫向產業價值鏈整合,縱向技術一體化融合,前向客戶深度運營耦合。

國際案例表明,電信運營商的橫向產業價值鏈整合,主要從傳統的網絡運營向上遊內容創編與整合端延伸;縱向技術一體化融合,主要表現為從傳統的固網、移動網逐漸擴展到互聯網、廣電網;前向客戶深度運營耦合,即基於客戶需求把握創新商業模式如手機廣告(第三方收費)、電子支付(傭金)、位置服務(搜索+廣告收費)等。

“4”:在移動互聯時代,電信運營商應在四大關鍵領域強力推進:終端、應用、平台與管道。

終端。用戶價值實現的引擎。在移動互聯時代,消費者決策發生了變化。消費者購機入網過程:先選終端,後選運營商。3G時代,手機終端製式與運營商幾乎成了一一對應關係。在智能手機的銷售環節,3G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應用越來越豐富,需要專人在銷售現場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相應地,運營商的業務銷售重心應從銷售套餐轉到銷售手機,渠道重心從營業廳轉向社會渠道,營業廳的重心從業務受理轉到手機銷售。

應用。持續激發用戶需求。傳統PC端的內容和應用基本上都已經平移、延伸到了移動互聯網,兩者在業務內容和體驗方麵趨於接近,而且移動互聯網產品推出更快速、接入更方便。移動互聯網,尤其是移動終端的獨特優勢(地理位置、攝像頭、重力感應、麥克風、觸摸屏等),與傳統互聯網相結合,帶來無窮的創新空間,也蘊藏巨大的商機。由於智能手機的流行,現在的APP多指智能手機的第三方客戶端;由於具備一鍵直達的易用性和更好的用戶黏性,使得客戶端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主體。在移動互聯時代,有四大重點應用——應用商店、社交應用、位置服務與移動支付需要運營商重點布局。

平台。商業模式創新的助力。平台使開發者和消費者雙邊的需求都會得到更加充分的匹配。平台模式將大大拓寬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內涵和外延。其商業模式的側重點升級為構建包含內容、應用和終端的商業生態,盈利模式更多元,內容應用更豐富。運營商通過平台運營實現用戶統一體驗,通過賬號經營實現多產品之間互聯,可以掌握越來越多的用戶消費行為和時間份額,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管道。提升用戶體驗的基礎。智能管道不僅與流量經營、三網融合以及智慧城市等現實需求相聯結,而且與業務轉型相關;電信運營商需要彙集各種要素資源,在業務與終端等環節注入智能元素。在智能管道建設上,電信運營商需要重點圍繞四大環節做工作:感知、管控、分發與平台。

作者簡介:

劉鴻,經濟學碩士,北京博雅科技公司研究總監,長期致力於電信行業的分析研究,主持和參與過市場調研、數據挖掘、策略研究與戰略管理等多個領域的電信行業研究課題與教學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