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等在西岸多時的步騎兵們點著了火球後用投石機之類的器具把它扔往賊軍的船上,賊軍們措不及防,加上戰船早被鐵鏈給連在了一起,後退不便,戰船之上馬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加上大風吹來,濃煙滾滾,火焰衝天,熏得賊軍眼睛都睜不開了,為了活命隻得跳下船去。
賊軍的十萬大軍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還是有船沒有被燒著的,他們這時也不敢救援落水的同伴,大多數船隻都脫離戰場,跟著老大跑了,因為在劉裕的命令下,朝廷的軍隊這時也追殺過來,他們不逃命就隻有被人殺死或是做朝廷的俘虜。
盧循與徐道覆兩人的運氣倒好,他們兩人的座船都沒有被大火給點著,領著一些殘兵敗將順著原路逃走。可是劉裕既然已經占了上風,怎麼可能放過這些賊寇,在劉裕的追殺之下,盧循的敗兵一路都有落後的船隻被大軍給趕上,丟下屍首無數,一直追了大半夜,劉裕看到士兵實在太累才下令停止追擊,盧循這才逃得一命回轉尋陽。
果然,這鐵鎖連船,戰艦橫江的作戰方式雖然威風霸氣,可是就連曹孟德都在這方麵吃了大虧,盧循與徐道覆兩人的結果比起曹孟德也好不到哪裏去。
盧徐兩人這下才發現自己兩人不僅在陸地上不是劉裕的對手,就是水戰也不例外啊。這一仗又死了幾萬大軍,他們現在的兵力和出來時也差不多了,而且現在軍中的士卒更多的是一路上收編的散兵遊勇,這整體實力比起剛剛北上時還有不如。
盡管徐道覆心中滿是憤懣,當初自己的小舅子要是聽了他的計劃,在建康城時與晉軍決一死戰,想必他們也不會落到如今的地步吧。可是形勢比人強,現在的他們已經沒有和劉裕對抗的籌碼了,他們準備連夜退兵,沿著贛江一路坐船返回番禺,在他們的意識中,嶺南那個地方山高路遠,朝廷也不一定會瞧得上那個地方,加上自己在那裏經營了快八年之久,就算是朝廷的軍隊追來了他們也不怕(他們到現在還不知道番禺已經被朝廷給攻破了。)
盧循等人逃走後,劉裕馬上安排了追擊的任務,有一句老話說的好,叫”宜將剩勇追窮寇”,劉裕手下的人現在都盼著趕快消滅盧循的軍隊,紛紛請戰,誰都知道經過雷池一戰之後,這盧循已經沒有和朝廷叫板的實力了,落水狗誰不想打啊?
當然,劉裕對於手下人都是一視同仁的,上次作戰中沒有參戰的王仲德這次被任命為追擊的先鋒,也就是想讓他多立點功勞,輔國將軍孟懷玉上一次立了大功,這次則是留守雷池,等稍加休整幾天後,劉裕帶著水軍繼續追了下去。
盧循和徐道覆兩人沿著贛江一路而下,到了左裏(今江西省都昌縣西北)這個地方後,他們就停了下來,因為這個地方地形狹小,乃是贛江流入彭蠡澤(今鄱陽湖)的水口處,劉裕的大軍如果想要追擊他們,一定要經過這個地方,盧循學著劉裕守衛建康城的經驗,在這裏通往長江口的地方打下巨大的木樁,然後在河岸邊密布柵欄,以圖阻止晉軍的追擊。
十八日,劉裕的大軍也追至左裏,一看到這左裏的防禦眾人心裏都是一楞,這姓盧的也太不要臉了,居然學著劉公的計策以圖打敗劉公,真是不知死活啊。劉裕看了冷冷一笑,話也沒說,等士兵們都歇息好了之後,命令水軍與陸軍齊上,就讓盧循這個家夥看看我們是怎麼拔下這些木障的。
可是劉裕剛剛舉起手中的令旗,準備發號施令之時,他手中小旗的旗杆突然斷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劉裕心裏激動一時用力過猛,這旗麵自然也就落到江裏麵去了,周圍的人看了都露出驚慌和恐懼之情,這可是不祥之兆啊。
劉裕看到左右兩邊的表情立時便笑道,“當年在討伐桓玄的時候,在覆舟山那一場戰役中,我的指揮旗竿也折斷了,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我軍大勝,今天又是那樣,本公敢保證這次賊軍一定會被我們打敗。”也不知道劉裕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反正劉裕在打仗的時候吹牛不打草稿,說謊也不用眨眼的,不過這話說了之後效果的確是有,手下人聽了士氣立即高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