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惡看到前麵的城門正在關閉,心裏大急,使勁一抽馬屁股,終於趕在城門合緊之前到了,守門兵還沒有來得及上門栓,他一看門邊的守軍好像要對他們對手,王鎮惡馬上喊道,“我們是朝廷的軍隊,奉旨剿滅造反的劉毅,隻追首惡,餘者不究。”旁邊的軍兵一聽是朝廷的人馬來了,還說要剿滅刺史大人,頭腦轟然一炸,馬上便跑了,開玩笑,大人物之間的戰爭,還是不要連累我們這些小兵了。
這時朱顯之已經趕到內城,正在向劉毅報告,“大人,外麵來了一支軍隊,好像是從下遊來的,另外我還聽到戰鼓聲,江津口那邊的戰船估計也已經被燒了,現在他們應該到了城門口了。”
劉毅一驚,他馬上反應過來,“人數有多少?”
”這個屬下不知道,據屬下看到的,大概兩三千人左右,後麵應該還有。”
“馬上調集人馬,本公要他們來得去不得。”劉毅馬上下令,聽到隻有兩三千人,他也不怎麼擔心,他的內城裏麵有自己從豫州帶來的精銳一千人,還有荊州本地兵馬兩千人,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他倒是不懷疑他們的戰鬥力,隻是這夥人馬的來曆就是問題,劉毅心裏下意識地閃過劉裕的臉。
王鎮惡和蒯恩這時已經率著大隊人馬向著衝到城內來了(江陵城曾做過桓玄的皇城,所以有內外城之別),外城散兵沒有防備,給王鎮惡的人一衝就衝散了,王鎮惡一邊派人到城內四處放火,順便著把東門和南門兩個大門都給燒了。
正衝到內城城門的時候,劉毅的軍隊在內城集結完畢,向著城外衝來,兩軍相遇,齊齊呐喊一聲,互相廝殺起來,因為內城的軍隊沒有全部衝出來,兩邊就在城門口交戰起來,王鎮惡一看戰場的形勢居然暫時分不出高下,他馬上大喊,“我們是朝廷的大軍,奉旨前來討伐造反的劉毅,大尉大人親率的大軍就在後麵,隨後就到,聖旨上說了,隻追首惡,其餘不究。”
同來的軍兵也不傻,一起交戰一邊大喊,“隻追首惡,其餘不究。”從內城出來的軍兵這下傻眼了,難道真是朝廷的大軍?心裏有了懷疑,手裏的動作肯定慢了下來,帶隊的軍官一看情況不好,馬上喊道,“關城門。關城門。”
內城關了,王鎮惡暫時也沒有辦法,他的軍隊太少了,還要派兵分守四門,好在這時騎馬宣傳這是朝廷的大軍前來討伐劉毅的消息已經傳遍外城,外城的安全倒是不擔心,這內城如果要強攻怕是攻不下來,沒辦法也隻好繼續忽悠了。
王鎮惡馬上派人寫上一些天子討伐劉毅的聖旨的,還有劉毅的罪狀,赦免劉毅部下的詔書,以及劉裕寫給他的勸降信,人多就是力量大,不一會就每樣寫好了幾十封,然後在王鎮惡的一聲令下,就被射入城中。
其實從外城的微弱抵抗就可以看出,劉毅執掌荊州的日子還短,他還沒有贏得江陵城中百姓的人心,這要是換了荊州刺史是劉道規,恐怕王鎮惡他們進不了城就要被人打跑了。其實對這件事心裏最驚訝的還是劉毅手下的兵丁,他們不是原來北府軍的屬下就是從豫州跟過來的,以前劉裕和劉毅是一起反對桓玄的戰友,以他們的見識,也隻知道兩位大佬很要好,這真實的情況就不怎麼清楚了,沒想到現在劉裕居然和劉毅翻臉了,劉裕是什麼人,他可是當朝太尉,執掌朝政的當朝第一人,聽外麵的軍隊說,太尉大人居然領兵前來攻打荊州,我沒有做夢吧?
劉毅看到從外麵射來好多的勸降信,還有朝廷的聖旨,他心裏就大怒不止,好你個賣草鞋的,以前看你倒像是個心胸寬廣的人物,沒想到這些日子你是徹底在耍我啊?我說你怎麼對我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全都答應,原來是根本沒想著讓我活啊?既然你想要我死,我就是死也要拉著你。
勸降信?你是想讓我對你服輸嗎?對於兩人這些年的明爭暗鬥,劉毅自然知道自己是處於下風的,隻要自己沒有向他低頭,將來就有機會贏他,可是自己一旦低了頭那以後就再有沒有臉同他對著幹了。所以對於那些交上來的書信劉毅看也沒看就一把火全都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