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其他(2)(2 / 3)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時候應聘者很怕麵試官淘汰自己,其實麵試官也很怕應聘者會看不上企業,或者找到不適合企業的人,因此有意無意的,也會試探應聘者對企業的期望值(有找工作經驗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被麵試官提問過這樣的問題:你對將來服務的企業有什麼期望和要求?或者,你希望即將服務的企業具有什麼樣的特點?),或者,設定一些企業中可能會發生的情景事件,讓應聘者作答,由此判斷應聘者是否值得錄用,如果應聘者是急切想要得到這份工作的,那麼,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要格外小心,預先多了解一些公司的組織信息,是十分有利的,有助於你投其所好,使問題的答案符合或者接近麵試官的心理期望值。

更為重要的是,以我個人的經驗,麵試官用來做壓力測試的題目,許多都會以部門和部門之間,或者部門和崗位之間的衝突為重點,比如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A崗位的員工,現在因為一件事情,和B崗位的員工發生了工作上的衝突,你會如何去解決?又或者說,你做為A部門的領導,現在B部門的同級經理對你新製定的一個方案有不同意見,極力反對,你會如何處理和B部門經理的關係?對這類問題的回答,用簡單的“我會主動找到對方,心平氣和的做溝通”做為答案,雖然不算錯,但也不容易給麵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可以結合招聘單位的部門或者崗位的職責和立場,著手分析衝突產生的原因,據此設計你的對策,再加上“主動找對方,心平氣和地做溝通”,這樣回答,一定程度上,會好很多,在麵試官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這樣的答案,體驗了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式是多維度的,有大局觀。順便說一句題外話,上邊那個關於如何解決部門問題或者員工衝突的問題,我提問過很多人,大多數人都告訴我,要心平氣和地去和對方溝通,但是我個人覺得,很多時候,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溝通,而在於把握住問題的症結並設計出最容易被接受的方案,雖然和對方溝通也有助於了解問題的症結,但是正麵的溝通不見得是最佳的抓住問題症結的方法,尤其是在處理很多人際糾紛時。

有關這一點,舉一個我前同事Alice的經曆。Alice以前是人事主管,自公司離職之後,在家裏呆了一段時間(大約有2年),然後她開始找工作,去了很多家公司麵試,都很不順利,無可奈何之下跑來找我,讓我幫她想辦法。

我掙紮了很久才答應這件事(我很不喜歡幫助求職的人想辦法應聘成功,這有點像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雖然攻的是別人的盾,終究還是同行,保不準哪天這矛就會刺到我自己身上),我先改了她的簡曆,然後挑了一些有把握的公司投遞過去,沒幾天就有公司給她電話約麵試,在她麵試之前,我將麵試官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一一羅列出來,為她設計應答策略,同時,我告訴她,把這些問題的答案記熟了肯定能進二麵,但是二麵的問題就不容易對付了,它和公司的內部管理和日常運營都有關係,所以一麵如果有機會提問,務必了解對方的組織結構是怎麼設計的。

一麵回來之後她告訴我說,麵試官對她的表現非常滿意,已經約了三天後複試,她特別問了對方公司的組織結構,說是有500人左右,其中工廠有460多個人,剩下的全部是管理人員,行政部和後勤部是分開的,有一個商務部,因為是做服裝的,還有專門的渠道部,財務部是老板自己在管,設計部大一些,有七八個人,人事部人少,隻有一個人事文員和一個績效主管。除了財務部以外,其他的部門都歸老板娘管。基本情況就是這麼多。

然後Alice就說:“DK,他們管理人員這麼多,部門又這麼複雜,我覺得我搞不定啊(她應聘的是人事經理)。”我說:“你不用擔心了,這個工作肯定是你的。我估計,二麵應該是老板娘自己來做,她會問跟人事事務有關的問題,你這兩天把你以前在公司幹過的活兒從頭帶尾梳理一下,細細地跟她講,你講得越細越全,你的工資越高。”

後來事情果然如此,二麵結束老板娘就通知她去上班了,薪酬開得也不錯,讓她很滿意。Alice回來之後問我:“是怎麼猜到老板娘會問的內容的。”我說:“很簡單,這家公司部門這麼多,卻沒有總監,老板夫婦自己就可以搞定所有管理人員,說明公司管理工作不複雜,部門經理沒有給老板形成壓力,這種情況隻有在部門經理管理事務性工作的時候才會出現。如果部門內部存在主管,或者部門經理之上有總監,事情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部門經理已經成為組織管理中的一員,麵試的時候,就要從部門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幾個環節做準備。”

③準備至少三條理由,說明對方為什麼需要你。

這些理由可以是你的專業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你掌握的資源、所具有的影響力、你的管理能力、能夠直接使用的經驗值,等等,這些理由要預先想好,並且準備充分的事實依據予以支撐。

(3)articulate –do you speakAndTalk clearly?(口齒清晰,善於表達)這有兩層意思,首先,是發音清楚,其次,善於表達。

發音是一個人口齒的問題,有些人先天條件不是太好,發音混濁,讓人聽不清楚,但其實這個是可以糾正的,如果有心去做,實現起來並不難。在這方麵,梅蘭芳先生堪稱表率,古希臘有一位雄辯的藝術家德摩斯梯尼的經曆,也可以學習。。

難做的是善於表達。

我做了很多年的招聘,包括現在,也還在做,麵試的時候時常會遇到一些人,我問他,你覺得自己的優勢在哪裏?那些認為自己很善於表達的人多半都會提到一點:善於表達,溝通能力很好。於是我問他們,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己善於表達呢?對這個問題的回複就五花八門了,有的說,我和朋友同學同事相處,都沒有什麼問題,大家都認為我很溫和,我的人緣很好;有的說,當我想要把我自己的想法說給別人聽的時候,大家一般都能聽得很明白;有的說,我和團隊相處得很好,大家都願意跟我講他們的問題,他們認為我說話能聽進去;有的說,大家都說我這個人性格很好,都很喜歡跟我說話;還有一些,則說,隻要我說的話,大家一般都會聽,而且都會照著我說的做,或者說,我的朋友間有什麼問題,都喜歡找我來協調解決。凡此種種,不一而論。

這些回複當中,有多少是能說明一個人善於表達的?

作為麵試官,從我的角度來分析,我不會去質疑應聘者在交談的過程中有說謊的嫌疑,但是我會認為:和朋友同學同事相處沒有問題,可能是因為你性格原因,比如溫和、沒有主見、隨大流,這樣的人通常人際衝突不會特別的明顯;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別人聽,別人能聽明白,隻能說明你具有基本的交流能力,不代表你的表達能力好;你說的話別人能聽進去,可能隻是因為你是順著別人的意思在講,不一定是因為你表達能力好;你說話別人都會聽,可能隻是因為你是團隊的領導,或者你有一定的威信,這種威信來自於你的知識或者資源,卻不一定來自你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