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其他(2)(3 / 3)

所以,以我個人的看法,我是覺得,沒有哪一項單獨使用,能夠證明一個人善於表達。

很多人還認為,一個人說話說得快,或者說,一開口就滔滔不絕,這樣的人,就是很善於表達的人。

其實不然。

說話的頻率快,可能對方都沒聽清楚,劈裏啪啦機關炮一樣放了一通,對方可能連你什麼意思都沒聽懂。

說話滔滔不絕的人,也很可能是出口千言離題萬裏的人,高談闊論了半個小時,到最後保不準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

所有這些,都不能作為一個人善於表達自己的證明。

在我看來,至少在工作領域,一個善於表達的人,應該要具備這些特點:思路清晰、描述清楚、結構嚴謹、用詞準確以及具有說服力。

簡單地說,一個善於表達的人,本質上,應該是一個頭腦非常清楚又善於遣詞造句的人,他言之有物,並且總是使用最淺顯的字句,表達深層次的思想和主見,他要言不煩,自他口中說出來的話,不管表達的是抽象的概念,還是具體的事理,聽眾都能理解並且樂於接受。

善於表達的人,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教師,盡管不是每個教師都善於表達,但是優秀的教師,大多數都是善於表達的人。

所以,下一次,如果麵試官問你,你是一個善於表達人麼?你回答說,是。然後麵試官又問你,何以見得?

你可以這樣回答:我說話之前通常會先考慮,把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在頭腦中梳理一遍,再有條不紊的說出來,我還會考慮聽眾的背景,盡量用他們最喜歡或者相對來說更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表達我的看法,人們評價我的表達能力,都說,跟我說話很輕鬆,也特別對路。

而你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不妨也用上述這個方法來試試看。

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的家族十分龐大,家族中大多數的人,都屬於思維靈活,同時說話速度也很快的人,我長大以後,也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語速非常快,大學主修法律,學了很長時間的邏輯,老師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場反應速度和對抗性辯論中出其不意攻擊對方論證缺陷的能力,這些生活和學習背景,養成了我反應敏捷的個性和強烈的直覺反應,總是習慣一邊想一邊說。很多時候,我遇到問題,頭腦中明明還沒有成形的想法,嘴巴已經先把想到的部分說出來了,這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事事搶先,並且,在年輕的時候,也更加容易獲得上司的青睞,因為我表現得是如此的靈活,如此的易於調教和塑造。

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發現自己的劣勢:很多次,因為思慮不周全,我設計的方案,總是被人發現漏洞,闡述方案時,因為想到哪裏說到哪裏,時常讓周圍的人聽不明白,或者覺得方案有問題,不得不為此做更多的解釋。我以為自己可以一邊想一邊說,節約了很多時間,結果卻發現,我說的越多,錯的越多,反而浪費了更多時間。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時間,直到上了碩士班,我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工商管理中心設計的課程,有一些是用英語上的,要求學生能夠用英語和老師溝通,每個學生都要至少做一個以上的英文案例報告,並回答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我的英語口語一向不怎麼好,大學畢業也10年了,以前學的書麵英語已經忘記一大半,最近五六年更是基本沒有用到過,所以上這些課,真是萬分頭痛,在使用外語溝通的過程當中,經常打結,反應不過來,腦子裏明明有很多話想要說,卻找不到合適的單詞來表達,在出了兩次洋相(張口結舌、手舞足蹈、麵紅耳赤、詞不達意、中英文夾雜最後索性直接講中文,引得大家發笑)之後,我開始反省,並找到了一個方法來解決:我決定,在老師提問我或者被同學提問的時候,不管我是不是知道該問題的答案,不管我當時是不是能夠說出個一二三來,我都要先說一句:“I can catch your point,And I wonder if you could give Me one Minute To organize My sentence so That I could express Myself clearly.(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能不能給我一分鍾時間組織語言,以使我能夠清晰的表達出我的意思?)”。

用這個方法,以後的課上,雖然時常也還是會卡住(畢竟不熟練),不過更多的時候,因為得到同學和老師的寬容,我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了,並且基本也能把我的意思表達清楚了。

這樣持續了一個學期,有一天,我和同事討論一個方案,他提出了一個問題,我條件反射的接了一句,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能不能給我一分鍾時間組織語言,以便我能夠清晰的表達出我的意思?他當時愣住了,樣子很驚訝,說,行啊。我就開始想,考慮了一下之後,再把我的意思表達出來。

事後他跟我講,說覺得我的說話方式變了,以前我都是這樣的:別人提一個問題,如果我讚同,我會立刻接口說,對,沒錯。如果我不讚同,我會說,不,你想法不對,應該是……他覺得,我以前是很急的,有時候會顯得武斷,現在好像比以前好了一點。

我覺得,這算是一種進步吧。曾經有一位同事跟我講過一個30秒原則,說人的情感反應會比理智反應要快30秒,因此,在工作場合,總是感性處理問題的人,最好記得先數30秒再開口,此舉有助於用理智的思維方式和人溝通。我就是個急躁的人,要讓我數30秒,實在有點困難,不過,當我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能不能給我一分鍾時間組織語言,以使我能夠清晰的表達出我的意思?”這句話說完,差不多,也夠30秒了吧,而結果確實讓我的表達方式有所改進了(當然了,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遇到事情緊急的時候,也還是會忍不住露出原形就是了。)。

我不肯定這個方法是否對每個人都有效,不過,對於那些和我有一樣困擾的人,也許這是值得一試的一個方法吧,我現在仍然還在使用這個方法,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並且很欣喜的看到,我扯著嗓子和別人爭論的幾率比以前低了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