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爆炸,很八卦(2 / 2)

談論“奇點之前”,那麼,當然就是在談論無極啦。無極就是假真空狀態和量子波動效應。

第三步,看看太極如何生陰陽。陰陽兩儀,就是創世之初沸騰的實粒子和虛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能量和負能量。奇點破裂之後,它們倏忽從虛空中相伴現身,又隨時相遇湮滅。出雙入對,陰陽和諧,正負相抵,似有還無。這就是量子理論描述的典型的量子漲落場景,雖然奇怪,卻還完美。當然我們不能忘了,這個過程非常短暫,大約就在10-43秒前後。

如果我們不在意一個宇宙非得有日月星辰、萬事萬物的話,創世故事到這裏也可以結束了。而且,後麵我們知道,可能有許多個(比方說800億個,數字隨便寫都行啊)其他宇宙就是這樣,朝生暮死,曇花一現,那也沒有什麼不得了。對此,造物主是無所謂的,隻是人間的一切八卦故事隻好休矣。

第四步,看看兩儀又如何生四象。《周易》的四象是指太陽太陰、少陰少陽。前麵,太極生陰陽已經完成,這本身是完美的事情。但按照量子理論,總會有不完美的事情發生。這裏必須強調,量子理論不喜歡對稱、光滑狀態,它預言任何事物都可能發生“對稱性破缺”。這個思想很深刻。我們可以合理思辨:無極生太極沒有理由是孤注一擲,太極生陰陽也沒有理由是偶爾為之,總有一些時候,陰陽兩儀會破裂分化為太陽太陰、少陰少陽的多層次結構。然後形成多彩世界。

少陰和少陽應當是微觀的陰陽關係。在我們的宇宙,實的物質與虛的能量、正電荷的質子與負電荷的電子、太陽和月亮、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等等,這種陰陽關係充斥天地,無以計數。

太陽和太陰應當是宏觀的陰陽關係。量子理論認為,虛實粒子、正反物質、正負能量存在著破裂錯位的概率,它們偶然的破裂錯位,導致微觀尺度陰陽結構的崩潰。具體地說,奇點破裂10-43秒之後,一些實粒子、正物質、正能量,偶然地錯過了與虛粒子、反物質、負能量的對消湮滅。這一小概率事件立刻導致上帝都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那些“陽”的東西,通過雪崩式“負債”發展,形成萬物,造就宇宙。至於虛粒子、反物質、負能量這些“陰”的東西,它們回避到哪兒去了?科學家們還在孜孜不倦地尋找。換言之,我們的宇宙顯形為“太陽”,其他宇宙隱形為“太陰”。

關於太陽太陰,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的解釋。前麵知道,宇宙存在四個最基本的驅動力: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沒有這些力,兩儀必然死寂,無力造就萬物,宇宙大爆炸也許會在瞬間草草收場,成為一枚啞炮,胎死奇點腹中。其中,引力很弱,在宏觀上發揮收斂全局、凝聚星係的負作用,它應當被視為太陰;其他三力很強,在微觀上發揮構造萬物的正作用,它應當被視為太陽。霍金認為,大爆炸形成引力場,萬物從引力場借取能量,並在巨大尺度的暴脹過程中,不斷借取更多能量,而萬物的引力也產生等量的負能量。而且,科學家的計算表明,整個宇宙正的總電荷,精確地等於負的總電荷。這都是大尺度的陰陽關係。

第五步,最後是四象生八卦。呃,都八卦了,就是人類的事情了。

《周易》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大致如此,再往下說,無非還是陰陽啊、虛實啊、有無啊那些車軲轆話。請教各位易學高人,難道不是車軲轆話?至於更多奧秘,比如令TOE科學家無比煩惱的量子引力問題,《周易》也是知道的,但那得等到物理科學搞清楚後再來解讀。丹麥科學家、量子理論重要奠基人尼爾斯·玻爾,據說是一個“八卦控”,他甚至把太極陰陽魚圖案作為自己的logo。《周易》作者周文王如果活到今天,玻爾會不會向諾貝爾獎委員會寫推薦信?哪怕什麼科普獎也好。

宇宙起源的故事到此結束。我們該談談宇宙之死了。不過這個話題怪怪的,因為宇宙的死期遠得很,一般而言,科學認為宇宙的壽命將長達10 200年,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數字。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格倫·斯塔克曼在《生與死,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一文說:“沒有人把思考宇宙的命運當作自己的終身使命,有很多比這個更急迫的問題,但是對宇宙命運的思考充滿了樂趣。”是的,我們想知道,它究竟是將永生,還是有朝一日難免壽終正寢,要死又將怎麼個死法?